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美国失业为什么增加 李保民  
 

美国经济经历近十年“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逐年下降到2000年的4.0%的低水平。然而,从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乏力,“9·11”事件更将美国经济推进正式的衰退,失业率不断攀升,2003年6月的失业率竟一度创9年来的最高纪录6.4%。为尽快遏止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趋势,布什极力推销他的减税计划,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频频动用减息钝刀。根据经济学理论,经济恢复增长应带来就业的增加和失业的减少。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尽管促成了2003年第三季度高达7.2%的经济增长速度,却仍未能有效地创造更多就业职位,失业率仍高达6.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说明,美国可能正进入一种伴随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失业的梦魇挥之不去。

当前美国的伴随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情况,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的失业问题,具有其内在的形成机理。

1、知识经济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高速增长,总供求格局的变化导致劳动力的需求不足。美国长达10年经济过热中的盲目扩张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利润大幅度减少是企业投资持续低迷的主要症结所在,但美国企业要消化长期过度扩张所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亦非短期就可奏效。出口也因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增长乏力,存在巨额贸易赤字。就业是一种派生需求。目前美国经济处于低谷,又受9·11事件和随后的大量反恐消耗的冲击导致需求的不足,大量裁员与周期性失业增加势所难免。与劳动力需求不足失业增加的趋势相反,美国推迟退休年龄、大幅削减社会保障费用,又推动了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2、美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积聚了大量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人口。美国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美计划中的信息技术工人数量将从1994年的136.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18.5万人,如果考虑将有22.7万人退休,则年均需增加9.5万人,而全美所有大学1994年总共才毕业2.45万名电脑和信息科学学士。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就业的人数及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夕阳产业失业者大量增加,造成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3、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结构大大深化,产业转移与通过“转包”出口工作岗位,客观上使美国失业形势“雪上加霜”。

其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导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很多美国传统产业的萎缩和产业转移,是制造业工作岗位减少的主要原因。由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传统产业纷纷外迁,跨国公司争先恐后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确实导致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失去了许多工作岗位。仅自2001年至今,就失去了260万个工作岗位。近3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美国制造业又裁员2.6万人,使该行业出现连续41个月裁员的境况,同时也使去年全年的裁员总数达到50万人左右。

其二,高科技服务业可以分割的特性,使其可以大量转包到低工资国家,客观上也导致了工作岗位的大量出口,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尽管美国的工资长期增长缓慢,但福利成本居高不下、增长迅速,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促使美国的企业将业务“外包”给低工资国家。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的一年里,虽然美国员工工资的涨幅仅为2.9%,但福利成本则飚升了6.3%。以电话客户服务为例,美国的电话客户服务人员每小时至少要挣15美元,还要付给加班费和夜间补贴;而同等服务质量的印度电话客户服务人员每小时收入不到2美元,况且英文流利、反应迅速、态度友好。因此,已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将其电话客户服务部迁至印度。与此相类似,印度也因没有语言障碍、工作勤奋、普遍精通数理化并能迅速掌握高精度技术,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而成为美国软件“外包”业务的主要接受者。目前,通过“外包”业务美国已出口大量客户服务业、软件业等服务行业的工作岗位,引起这些行业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不满情绪的高涨。

从总体上看,是因为当前的美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从结构上看,是知识经济发展引发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导致就业岗位分布产业间的重大调整使摩擦性、结构性失业大量增加;从全球视角看,是经济全球化大大深化国际分工格局,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使这些产业的工作岗位大量流失,而新近出现的新兴产业的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又将新创造的可填补工作岗位出口到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可见,美国当前失业严峻的窘境,虽说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却是非常符合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生的规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的产业收入差异和产业结构变迁趋势以及资本追逐最大化利润的“天性”,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打印本页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