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科普堪忧,亟待加强  
 

□王渝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的素质的差距。”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2003年我国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基本达到科学素养标准的人口比例只有1.98%,虽然比1992、1994、1996年调查的结果0.3%和2001年调查的结果1.4%有所提高,但比起发达国家,如美国1989年的6.9%,2000年的17%,无论从绝对数,还是年平均增长百分点的相对数,都相差甚远。而另一方面,调查数据还表明,2003年我国公众中半数以上的人相信“抽签”,约1/4的人相信“星座预测”、“周公解梦”,1/5的人相信“相面”。与此同时,现代迷信也以各种面目滋生,伪气功、伪科学泛滥,乃至出现“法轮功”等邪教。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最近,中央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局、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要靠政府和全社会的科学普及工作、学校的科技教育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等。在以上诸方面,目前的现实情况令人担忧。我国各级财政对科普的投入不足,约1/3的地区,省、地、县三级财政的人均科普经费不足两毛钱。服务于公众的科普场馆和设施非常缺乏,在美国平均每41万人拥有一座科技博物馆,日本38万人,我国台湾省26万人,而我国大陆地区是540万人;美国每年平均3人中有2人参观过科技博物馆,日本是3人中有1人,台湾是2人中有1人,而大陆是40人中才有1人。中央电视台科技类节目播出时间不足8%,北京电视台5%,而美国是20%,日本超过15%。最近一项对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认为科普是科学家份内的事、同科研一样重要的只占39%,而认为科普低一个层次,有时间有精力可以支持一下的占59%。

科学普及同科技创新是体现科技进步的两个方面,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把科技创新的成果普及到亿万公众中去,使老百姓都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的福祉,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是贯彻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之一。

因此,科学普及工作亟待加强。

加强科普工作,首先要加强党和政府高层次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各级党政机关要把科普纳入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各有关部门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科普工作,要贯彻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家《科普法》,动员全社会依法科普,并要定期进行执法检查工作,对违反《科普法》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

加强科普工作,政府要加大投入,确保科普事业的社会公益化性质。科普经费应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科技投入中占有一定比例,并逐年增长。

加强科普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力扶持科普产业,动员企业、团体和个人力量,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渠道兴办科普的局面。

加强科普工作,要大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科普资源网络平台和资料库;要整顿和建立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普场馆、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类博物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

加强科普工作,要大力提高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能力。师范院校要设立科学传播学科和专业,培养科学传播人才。要鼓励现有传媒的科技类拦目、节目的采编、创作人员同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结合,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

加强科普工作,要改革学校的科技教育,中学不要文理分科,大学要实施通才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加强科普工作,要积极开展科技周、科技节等全国性科普活动,紧密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以及创建文明家庭和学习型单位等社会活动科普教育。

加强科普工作,要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和工、青、妇、科协等社会团体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把科普和科研视为同等重要,积极投身到社会化大科普工作中去。

加强科普工作,还要注意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四科”结合,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科学的“两科”联盟,科学普及与反对迷信愚昧、反对伪科学和邪教相结合。

加强科普工作,要以农民、青少年和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因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打印本页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