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开拓创新,推进党校教学改革  
 

随着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给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更多新的任务和要求;而只有不断推进党校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下的新的需要,促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整个党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贾高建

在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党校系统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党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为了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校必须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而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党校还应不断推进自己的教学改革,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

从早期开始,党校的教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并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当然,在不同的阶段上,由于具体条件和形势、任务的不同,党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各有不同。在延安时期,中央曾明确要求将党校的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分别在初级党校、中级党校和高级党校设置;1942年整风运动之后,党校的课程设置相应地作了调整,突出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学习和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此之后,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也相应地进入了党校的教学体系。在194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的马列学院和高级党校时期,中央党校的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共党史,以及中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地方各级党校也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这一时期党校的教学班次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种类,包括培养理论干部的班次和轮训实际工作干部的班次,系统学习提高的长期班次和侧重于某一方面内容的短期班次,依照干部领导岗位的区分而分别设立的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等不同层次的班次,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班次等等。这些班次的设置根据培训、轮训工作的具体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其教学内容也根据各个班次的不同特点而有所区别。

1970年代后期中央党校和全国党校系统重新恢复以后,党校的教学体系根据新的形势做了调整,主要是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等课程,结合对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反思,促进思想上、理论上的拨乱反正。80年代中,党校教学曾经历了一个正规化时期,要求学员较为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课程,并适当增加业务管理和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同时要求加强党性锻炼。进入90年代,党校教学进一步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央党校推进教学改革,建立了“一个中心、四个结合”的教学体系,即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把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备的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增强党性结合起来。中共十五大之后,中央党校又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出要紧紧围绕学习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建设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充分适应世界新变化和中国新发展的,主要包括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四个方面的教育课程,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这个新布局写入了2000年中央10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由此全国党校系统的教学体系都按照这个新的教学布局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所谓“三个基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五个当代”(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当代世界思潮)系列课程,就是在这个新布局下开设的。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校教学新布局也相应地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纳入了中心内容。

“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实施以来,党校教学出现了新的气象,对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仍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培训和轮训两类不同班次的任务区分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上存在“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情况,教学新布局的具体实现形式也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着手酝酿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经过深入调查和反复研究,最终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由中共中央党校会同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文件,从2004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此次教学改革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坚持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有两个:

一是调整和规范班次设置,解决培训和轮训两类不同班次的任务区分问题,并进而调整两类班次各自的结构层次。培训类班次和轮训类班次(进修班)作为中央党校两种不同类型的班次,应具有不同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培训类班次具有任职培训的性质,主要任务是在领导干部进入新的岗位前,对其进行理论、知识、能力、品质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轮训(进修)类班次具有在岗轮训的性质,主要任务是在领导干部担任一定时期的领导职务以后,脱产到党校进修,以进一步充实提高,并研讨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但考虑到一部分领导干部任职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所以在轮训(进修)类班次分设A班和B班,B班专门招收这部分未经过系统培训的领导干部。而不论是培训类班次还是轮训类班次,都应根据不同的领导岗位分层设置。

二是分类别、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解决“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以及教学新布局的具体实现形式问题。培训类班次的教学内容应着眼于领导干部的任职需要,按照系统学习理论、掌握必备知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要求,区分不同层次来安排;而轮训(进修)类班次的教学则区分A班和B班做不同安排:A班应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重大问题为主,可分设不同的研究方向,围绕这些研究方向开设专门课程,组织学员进行课题研究,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而B班则具有补课性质,应参照培训类班次分层次安排教学。

与这两方面改革相配套,教学工作的其他环节包括教材安排、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考核等,也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而在中央党校实行新的教学改革的同时,中央党校各分校和各级地方党校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形成中央党校与各分校之间、中央党校与地方各级党校之间的合理分工,改变整个党校系统“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局面。

党校教学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免会遇到许多矛盾,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应该看到,随着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给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更多新的任务和要求;而只有不断推进党校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下的新的需要,促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整个党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


 
   
Print This Page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人民网学习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