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茶壶”的心声  
 

“如果将研究生和导师比喻为茶杯和茶壶,当三十个茶杯围绕着一个茶壶的时候,茶壶有能力将他们都灌满吗?”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历史系博导许纪霖就研究生连年大幅扩招问题说,这两年,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眨眼间,从“吃不饱”到“撑死人”。一位导师每年少则带四五个学生,多则七八个。就我们系,每年招收的博士生、硕士生有100多,比本科还多。

在国外,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如美国一所名牌大学,一个系一年招了10名博士生,入学第一年,淘汰三名,第二年,又有一人落马。可是在我们国内,研究生教育却是“进门难,出门易”。培养环节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和质量监控,淘汰率几乎为零。一旦踏过门来,就不怕出不去,松垮、浮躁自然就多了。

对很多学校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许教授认为,一个研究生一学期是否好好地看过一本书?我看,这恐怕也是个大问题。

现在的学生,硕士三年,修完学分,完成一篇达到水准的毕业论文已属不易,何来“余热”完成更多论文?

再说,全国核心期刊区区几家,怎么轮得上这么多学生分羹?有位博导算了笔账:自己所在的学院有博士生300人,按要求每人需发表三篇论文。可全国符合发表要求的刊物不到10家。就算一期能登30篇,光一所学校就能包下两、三期全国所有的该专业杂志。那么,其他学校的学生怎么办?其他研究人员怎么办?

考核指标一刀切,既不系统也不科学,结果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来,许多杂志为创收,办有增刊。只要将版面赞助费连同文章一起邮去,银货两讫,保证见刊。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增刊只对作者供应,不公开发行。

更明显的是在毕业时,中国的观念,传统,弟子不及第,是导师教育无方,学生摸准了导师的心理,笃笃定定:不怕我过不了,就怕你面子上过不去。果真,“皇帝不急急太监”。导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给学生操刀修改,有的甚至改错别字。临答辩前,托熟人,打招呼:敬请各位高抬贵手,一起抬个轿子,把学生抬过门。

过去,一个博士生需“会审”一上午。如今,为求效率,博士生呼啦啦集体过堂。

再说,论文签辩的评审都是同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其他人都OK了,我怎好意思NO?此番人情风刮过,无人幸免。真有执法公正的“包公”,反成了人人侧目的“妖怪”,经常有一些博导,毕业论文逐字看来,所提问题,无不让人张口结舌。几个回合下来,论文答辩再也没人请他来了。

今、明两年的研究生招生数,接近于过去20年的招生数。预计到2010年,我国博士生数量将是世界第一。

几年下来,一些国家的教育界乃至企业界也都知道中国教育的特点:中学生、小学生,基础扎实,训练严格;本科生,好学上进,素质不错;而研究生则是质量参差不齐,一不小心,就会碰上水货。

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学理念无法一统,也不必硬统。各个大学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类型性质,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大学理念和评价标准。有个性的就是好大学,有独特风格的就能做百年老店。

美国的哈佛是一个标准、高贵的人文博雅传统;期坦福又是一种理念,地道的美国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偏偏专攻形而下,以科技领先自豪。

美国的大学就像美国人一样,各有各的个性,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们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试想,总是有一把快刀,将各个大学切斩得整整齐齐,大学岂不犹如规格化的螺丝钉一般,只有大小尺寸的区别?我们的高校是否也该换换新思路,将国际上的“多元”理念引进来,让每所大学都有个性发展的机会呢?

(《解放日报》2004年2月13日 曹静)


 
   
Print This Page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人民网学习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