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回忆父亲严济慈生前的一些事情  
 

□严陆光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父亲是作为一个科学家而被大家认识的。他终身以“探索未知,发展科学”为己任。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就说过:要努力让科学在中国生根。三十年代的中国,自然科学刚刚进来,父亲也刚学成归国。在1923年到1927年、1928年到1930年六、七年中,父亲是在法国留学,处在物理学的最前沿。回国以后,主持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物理学发展的最前沿,做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工作。1927年到1939年共发表论文五十三篇,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科学杂志,所以这些论文有四十篇左右发表在法国的杂志上,十几篇发表在英国和德国的杂志上。这些重要成果,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

父亲另一方面的重大成就是把物理学传播到中国,在中国创建了物理研究所,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的物理学家。直接和他工作过的,后来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七、八位,培养了陆学善、钱临照、顾功叙、翁文波、吴学蔺、钱三强、杨承宗、王大珩、钟盛标、陈尚义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父亲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父亲常讲这样两句话:“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1986年,父亲到浙江大学参观,校方介绍浙大的“求是”校风时,他说:“不仅要讲实事求是,还要讲好高骛远。”他说的“好高骛远”,指的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只有敢于好高骛远,才有可能攀登上科学技术的高峰,而要真正攀登上去,又必须善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坚忍不拔,无所畏惧。

父亲反复强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他曾在《谈谈读书、教学和做科学研究》(《红旗》杂志1984年第一期)一文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心得,写道:“所谓创新,就是你最先解决了某个未知领域或事物中的难题,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从未有过,而又能被别人重复的,得到的看法应该是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而又能逐渐被别人接受的”;“要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具备两条,第一是能够提出问题,找到一个适合的研究题目,这个题目应该是经过努力短期内能够解决,而不是那种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都没有希望解决的;第二是有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科学工作应该努力做成第一流的。怎样才称得上第一流的科学研究呢?首先,研究题目必须是在茫茫未知的科学领域中独树一帜的;其次,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现在的方法,必须是自己独出心裁设想出来的;最后,体现这个方法,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即实验用的仪器设备等,必须是自己设计、创新,而不是用钱能从什么地方买来的”。

父亲还说过:“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甚至要有所牺牲。”他热心宣传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一句难能可贵的话:“一个人以学术许身,便再没有权力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法。”有一次吃饭时,胡适赞许父亲能在巴黎这样的繁华闹市里安心做学问,父亲回答说,也只有在巴黎闹市里还能做学问,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在一次会上,父亲发表了“对科技工作不能分八小时内、八小时外,阿基米德就是在澡盆里发现其定律”的著名讲话。

父亲把尊重和捍卫科学视为从事科学的人的天职。在六十年代,有一次他很生气地谈到:“有人要开会批判法拉第电解定律。法拉第定律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过的,怎么能用开会来推翻呢?不相信可以到化学实验室再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拿出否定的结果。”

父亲认为,搞科学是应该为人民谋福利的。同时,他对“知识”和“学问”两个概念也有独到的看法,认为“知识就是人类对事物的了解,在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是获取知识,而有学问是指要会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抗战时期,由于经费奇缺,无法开展研究工作,父亲便集中精力编写《普通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初中物理学》和《初中理化课本》四部教科书。这几部书教育了我国一代人,至今很多六七十岁的同志还常和我说,他们在大学、中学时念的是严济慈的物理。

全国解放使父亲欢欣鼓舞,年届半百的他热切期望继续在第一线为做出一流的研究工作而拼搏。这时,郭沫若院长来看他,动员他参加科学院的组织领导工作。父亲清楚地知道:“一个科学工作者一旦离开他们的实验室,他的科学生命也就从此结束了。”郭老当时劝他说:“倘因我们的工作而能使成千上万的人进入实验室,岂非更大的好事。”父亲想通了,认为应该服从革命工作的需要,或许能更有利于人民,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便愉快地接受了使命。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

1958年国家决定创办中国科技大学,年近六十的父亲又满腔热情地回到了讲台,接连六年亲自讲授普通物理学和电动力学,深受广大同学欢迎。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的大学生素质好、肯努力,男的想当爱因斯坦,女的想当居里夫人,都想为国家增光,为四化多作贡献。当老师的应该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成才。如果一个青年考进大学以后,由于教学的原因,两三年过去了,雄心壮志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从蓬勃向上到畏缩不前,那我们当老师的就是在误人子弟,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国家,这是我们当教师办学校的人应当十分警惕的。”

父亲晚年特别关心两件事:青年的成长和家乡的建设。他在自己的入党志愿书中像誓言一样写下了:“努力去做一个不自满自足的闭门幽居以科学术士自居的人,不让自己以老一辈科学领导者自居的人,懂得年长科学人员与年轻科学人员联合的意义和巨大力量的人,自愿和乐意给年轻人打开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承认科学的未来是属于科学青年的人。”这就是他晚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纲领。父亲在家乡生长到十八岁高中毕业,离开后由于繁忙,很少回去。到了晚年,家乡的山水田舍、乡亲的音容笑貌、校友的同窗情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他先后多次回去看望,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总想为家乡贡献一点力量。

父亲不会唱歌跳舞,很少看电影、戏剧,不爱聊天,几乎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做些有益人民造福人类的事上。

(本报记者陶春根据严陆光院士提供资料整理。)

简介

严济慈(1900—1996)字慕光,浙江东阳人。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东南大学并获学士学位。后留学巴黎大学,专攻物理,1927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同年归国,先后担任中央大学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与镭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造诣精深。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严济慈主要论著

1、初中算术,商务印书馆,1923。

2、几何证题法,商务印书馆,1928;语体文新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28。

3、普通物理学,正中书局,1947。

4、高中物理学,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48。

5、初中物理学,三联书店,1950。

6、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

7、严济慈科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6。

8、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9、居里和居里夫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0、严济慈科技言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Print This Page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人民网学习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