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接轨大沈阳——辽宁省灯塔市实施“环沈南经济带”发展战略  
 

曾几何时,计划经济时代的东北风光无限,被称为“中国工业摇篮”。逝者如斯夫,20多年间的沉浮变迁,在市场化进程中,东北地区患上了严重的不适应症,发展迟缓。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正式列为国策。

在此时代背景下,辽宁省灯塔市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毗邻沈阳的区位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主动依托沈阳、接轨沈阳、服务沈阳、融入沈阳,以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各方配合,大力实施“环沈南经济带”战略,全力打好“沈阳牌”。

接轨大城市沈阳已成为“大都市圈”中的灯塔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

享有北方“鱼米之乡”美誉的灯塔市坐落于辽东半岛腹地、太子河畔,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灯塔市于1980年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15个乡镇街,一个经济特区,总面积1331平方公里,人口50万。

近年来,灯塔市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形成了粮食、蔬菜、林果、肉蛋禽、淡水鱼五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矿业、建材业、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工业等支柱产业。成为辽东半岛17个对外开放县(市)及辽宁省12个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市)之一。

灯塔市委书记韩春军(右二)陪同上级领导视察

何以打“沈阳牌”

灯塔市建设“环沈南经济带”的发展思路,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都是由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或国家带动和辐射,向区域经济方向发展。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大都市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际上的欧盟就是典型代表。

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最大的都市经济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浪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百姓富足、京津唐地区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广州的“两小时经济圈”正呼之欲出;“沪苏浙经济圈”、“胶东半岛经济圈”业已形成;“长三角”的昆山、海门、嘉善等地通过依托上海等大城市发展起来了……

以接轨大都市圈的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已成为一大走向。

灯塔市自然不能再悄然沉寂。2003年3月,由灯塔市委组织的考察团南下,分别考察了江苏省海门市、浙江省嘉善县和上海淞江区,就其依托大城市——上海发展的情况进行认真调研。经过一番审时度势,灯塔市委、市政府,毅然作出了打“沈阳牌”,实施“环沈南经济带”的战略决策。市委书记韩春军告诉笔者:接轨沈阳不仅是整合区域发展优势,发掘灯塔经济潜能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灯塔市产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需要。

据国际权威专家研究,大城市的辐射范围,一般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3.5小时,即大约在300公里至400公里为半径区域内。以这个半径形式的经济范围就叫“都市经济圈”。一般来说接受辐射的能力,得益于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较为成熟的技术力量,比较广阔的区域市场及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条件。

从现实的发展方向来看,沈阳地处东北三省与关内连接的咽喉要道,是辽宁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有名的重工业基地,其雄厚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经济资本在国内仍处于领先地位。“十五”期间,沈阳要建成轻型汽车生产、机械装备、软件开发、环保产业等四大生产基地,未来的沈阳将成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环保大都市。沈阳的发展正处于调整、优化、升级时期。

从灯塔的市情来看,接轨沈阳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灯塔距沈阳45公里,16个乡镇中就有5个和沈阳郊区直接接壤,处于沈阳经济圈的紧密层,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灯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农业技术基础比较先进,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民营经济很发达,县域经济总体布局比较合理,尤其是灯塔人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发展竞争意识及对外开放的合作能力,这些都是接轨沈阳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而且,沈阳在实现老工业城市向新型工业城市的跨越发展中,必须要经过较大规模和较长时间的技术改造、资源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周边的县(市)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辽宁省规划形成的三个物流中心,即锦州——沈阳——大连中,灯塔处于最佳位置。“振兴东北”,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更为灯塔提供了发展契机。灯塔与沈阳有着广泛的合作领域,两地之间在工程承包、产学研一体、产供销一体等方面有着许多合作成功的范例。

实施依托沈阳战略,必将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灯塔能够充分发挥工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的经济优势及区位优势,使境内的剩余生产力和闲置生产力得以充分利用。

传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往往侧重于增长级的培养,片面地将资源、项目向优势地区倾斜,而最终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却不能预期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非均衡发展,在一个地区的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步入持续发展阶段,随着差距的拉大,则会阻碍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无庸讳言,作为东北三省的经济中心,沈阳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原有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通过增长级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来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接轨,既是沈阳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周边地区走出去,接受沈阳辐射的明智之举。

坐井观天怎知天外还有天!面对现代市场的经济条件,面对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坐落在大中城市群之中的灯塔市不能再只限于县域这一狭小的范围配置资源。而要充分利用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接轨大沈阳无疑会给灯塔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可以打出的牌

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必然面临第二产业的适度外转移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强化。另一方面,周边欠发达地区尚未跨越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阶段,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为产业结构升级积累资金,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关键举措。接轨沈阳,积极利用梯度推动效应,实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后,这些欠发达地区可以将一部分产业向周边相对更加落后的地区转移,如此在动态调整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落后地区的赶超型发展。

只有增强产业优势,才能提高接轨能力。

多年的发展,灯塔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支柱产业,即矿业、建材业、服装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接轨沈阳,增强对接效应,成为灯塔市急需解决的问题。灯塔市决定从做强做大现有产业入手,使之成为打“沈阳牌”的支柱产业和主力军。

矿业。铁矿、石膏、煤矿是灯塔市三大主要矿产资源。其中,铁矿储量4.6亿吨,煤炭储量4.4亿吨,石膏储量7800吨。各种矿业企业410余家,其中,铁矿业24家,煤炭业168家,石膏矿2家,采石厂、白灰企业110家,此外还有丰富的石灰石、粘土等资源。粘土等其他小矿近百家,是灯塔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针对矿业企业中存在的开采规模和生产能力没有达到要求,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不够、效益不高的问题,灯塔市积极研究组建铁矿集团,整合矿产资源,扩大开发规模。目前,正积极洽谈40万吨钢铁冶炼及连铸连轧项目,此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推动矿业的发展。灯塔市也将以此为“龙头”,积极推进铁矿资源的整合,促进矿业发展走上规模化。规范铁矿的开采,限制小煤矿的发展,扩大石膏矿的开采规模并提高其加工能力。充分利用地下煤炭储量,加大与沈煤集团合作力度,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抓好铧子镇石膏的深加工以促进石膏开发。2003年,与清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联合开发的10万吨H型粉刷石膏生产线已开工投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之首。灯塔市用资源面向沈阳引资金、引项目,最大限度地把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建材业。建材业是灯塔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以水泥、红砖为主,年上缴税金2200万元。目前灯塔市共有水泥企业13家,年生产水泥近130万吨;红砖生产企业66家,年生产红砖5亿块;白灰企业和石材企业110余家。但是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弱。面对严峻的形势,灯塔市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建材产品结构,逐步取消实心砖,发展空心砖。同时,积极整合宝镜山石灰石资源,组建辽宁辽东水泥集团诚兴有限公司,新上两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预计年产水泥可达260万吨,相当于目前全市水泥生产总量的2倍。辽东水泥集团的成立,为建材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灯塔市走出去,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强竞争能力,奠定了基础。2004年,该集团已与沈阳冀东水泥集团签定合资合作合同,不仅加快了建设周期,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至2004年底,两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

服装业。目前,灯塔市共有服装加工企业近700个,其中私营企业300个左右,个体业户400个左右,年加工服装能力500万件,年产值可达10亿元。去年以来,灯塔市规划建设了灯塔市服装轻工工业园区,重点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以园区为载体,扩大招商引资,走规模化、品牌化道路。同时,建设服装批发大市场,真正使灯塔市的服装业形成“产加销”链条发展模式。

灯塔市近年来皮装裘皮产业异军突起。素有“皮装之乡”美誉的佟二堡特区生产的皮装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丹麦、泰国、韩国及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倍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佟二堡皮装裘皮大市场堪称全国之最。佟二堡人在美国、加拿大、香港的皮草拍卖会上很有名气,每年都有近百人参加拍卖会,购裘皮量占皮草拍卖会量的15%。目前灯塔市正在全力打造“皮装名城”、“裘皮之都”。

农副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努力,灯塔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这是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也是优势。灯塔市在大米精深加工、畜牧业养殖、淡水鱼养殖、无公害蔬菜生产等方面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全市共有44家优质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4万吨,并创办了“太子河”、“葠卉”、“鑫卉”、“小草”等品牌。今年,灯塔市计划将以沈旦、灯塔、佟二堡三家粮库为依托成立灯塔市粮食加工总公司,组建灯塔米业集团。与此同时做大做强以葡萄酒和养牛为主的几个优势产业,其中畜牧业已经成为灯塔市农业发展的新亮点。灯塔市的无公害蔬菜已有“万佳生态”、“中圣”、“波特”等几个品牌,并在沈阳设立了“绿色蔬菜销售处”,随着灯塔市在基地建设、培养经纪人队伍、建立质量检测标准、争取绿标等方面的努力,将会有更多的无公害蔬菜打入沈阳及周边城市市场。

灯塔市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如何打出硬牌

建设“环沈南经济带”关键还是要靠引进项目作为支撑,没有一批能够牵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经济发展就缺乏连续后劲,就会直接影响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

打“沈阳牌”就是要突出重点,狠抓项目打硬牌。

长期以来制约灯塔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项目,特别是缺少起牵动作用的大项目。而灯塔现有的项目建设也处于一种自然、无序状态,有些乡镇新的没有,旧的没扩,山河依旧。

项目的滞后阻碍了“环沈南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为此,灯塔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决定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争取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招商拉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抓项目方面,灯塔市未雨绸缪作好准备工作。首先围绕主导产品逐一进行规划和包装。重点抓好水泥、铁矿、煤、石膏、服装、优质米、淡水鱼、葡萄生产等项目的前期论证与包装,挖掘优势,对外招商,形成强大规模优势。

同时,树立“零资源”观念。发挥区位优势,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发展成为产地市场,最终形成产业优势。佟二堡不产皮毛,却是皮装裘皮集散地。西马峰的床上用品、柳条寨镇万金台针织等都是从无到有的典型例子。

领导带动。在抓项目的过程中,灯塔市采取项目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都投入到抓项目的活动中,并积极力争落实。

园区牵动。着重将重点项目引进门,吸引重点项目进驻园区。如灯塔服装轻工工业园区、廿家子服装工业园区等。华兴化学品有限公司天然脂肪醇和磺化项目、忠信野生鱼类现代化繁育场续建项目、灯塔热电厂、石膏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纷纷上马,促进了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灯塔市要求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大开放、大联合”的观念,把外向型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引进和培育外向型项目为重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主动加强对外联系,抓住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把沈阳作为投资热点的机遇,扩大与韩、日、俄和港、澳、台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巩固现有出口规模,扩大外贸出口。重点抓好对实嘉、四季、万鑫、华美、华日等创汇大户的跟踪服务。

确保打好“沈阳牌”

确定了接轨战略,明确了接轨目标,选准了接轨突破口,最关键是要组织落实。

主要实现接轨沈阳从民间自发转为社会自觉,从松散型转为紧密型,从低层次转为高层次,从企业为主转为政府加入。确保打好“沈阳牌”,灯塔市领导者认真筹划、周密部署,从力量保证、环境优化、活动推进、政策吸引和考核促进等方面具体落实接轨措施。

加强领导。为加大对全市接轨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灯塔市组建一个班子主抓接轨沈阳工作,具体负责对灯塔市接轨沈阳的筹划安排、协调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及时解决实际困难。

制定政策。政策是推进接轨工作的重要促进因素。灯塔市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是选派市直、乡镇街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到沈阳地区有关部门挂职锻炼,既当信息员,又当联络员,密切与沈阳的关系;三是鼓励机关干部停薪留职离岗进行招商引资,并建立管理考核机制,大力奖励能真正引进项目、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营造环境。一方面,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叫响“接轨沈阳,发展灯塔”的主题口号,以舆论开路,典型引路,进一步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克服接轨沈阳的自卑心理,功利倾向和无所作为的心理状态,增强接轨意识,营造接轨氛围。另一方面,优化自身发展环境,树立灯塔的良好形象。规范行政执法,狠抓“四乱一难”和“吃、拿、卡、要”现象,继续开展改善公路环境及涉外企业收费方式两项专项整治活动,力争做到对外埠车辆不扣车、不罚款、不扣证。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开展调研。为了进一步调动全市“接轨”的积极性,形成对接轨沈阳工作的理性分析和现实思考,使建设“环沈南经济带”更具可行性,灯塔市下发通知,组织各乡镇街、市直机关部门分行业、分战线开展接轨沈阳的调研活动。群策群力,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调研形成决策是灯塔市委的又一重大举措,将推动接轨沈阳工作向纵深发展。

做好宣传。能不能接受辐射,想不想主动去接轨,根本的一条在于思想观念是否更新,思维方式是否转变。为了让打“沈阳牌”的决策深入人心,使整个灯塔形成打“沈阳牌”的浓厚氛围,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民动员、全民参与,重点抓好打“沈阳牌”的宣传工作,做到电视台天天有打“沈阳牌”的报道,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灯塔了解沈阳,更让沈阳了解灯塔,增加投资,营造良好的接轨氛围,从而提高了灯塔的知名度。

后记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灯塔市在打“沈阳牌”工作上取得初步成果。全市16个乡镇(街)都制定了接轨沈阳的方案。一批沈阳的投资者纷纷前来洽谈项目,沈煤集团投资近2亿元,在灯塔市建热电厂一处;沈阳嘉美集团到灯塔铧子镇开发建设农业生态园,现已动工兴建;灯塔西马峰镇从沈阳引进的塑料彩印包装项目,现已建成投产;灯塔市在大河南镇规划建设了面向沈阳搬迁企业的工业园区,目前,已吸纳了五家沈阳搬迁企业,津佳乐酿酒和快马机械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鹏维化工、水泥制品厂和电渣熔铸厂正在筹建。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机床铸件厂、华芑玻璃厂以及浑南浑河堡的多家企业正在洽谈入园事宜。一些与沈阳联系紧密的协作配套企业也纷纷扩建,沈旦堡镇第二铸造厂为沈阳中捷友谊厂生产机床铸件,去年扩建后,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今年准备再建两个分厂,并新建一处铸件打磨、抛光等后道程序加工厂,延长产业 链条,提高配套能力。方正包装箱厂通过扩大与沈阳的联系,已与LG电视、海信电视、中央电子、三宝电脑等企业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生产前景看好。信隆印铁包装厂分别与沈阳雪花啤酒厂、飞马油漆厂等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灯塔市以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建材产品等为重点,在打“沈阳牌”上取得了新突破。新特农业开发集团已与沈阳绿色阳光联合,在沈阳设立100多个直销处。佟二堡特区在沈阳市和平区建立了一处“绿色蔬菜”直销点,将“万佳生态”牌农副产品打入了沈阳市场,全市每天向沈阳销售无公害蔬菜20多吨。通过与沈阳辉山奶业建立联系,带动了奶牛养殖业发展,今年,全市奶牛可发展到5500头,比上年增加2000头,成为沈阳辉山奶业的一个基地。此外一大批服装轻工产品进入沈阳五爱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品在沈阳市场销路看好。

短短的几个月,灯塔市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观念上都较以往与沈阳的联系更加紧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为可贵的是,灯塔市与沈阳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十分广泛,接轨大沈阳,打“沈阳牌”前景看好。我们将拭目以待——一个沈阳与灯塔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吕红娟)


 
   
Print This Page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人民网学习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