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牛文元教授: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有两大核心:第一是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大关系是核心走向。 ——牛文元

□本报记者 陶春

日前,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牛文元教授作了题为“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牛文元认为,在新世纪,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六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第一方面就是人口问题。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未来的20到30年来临,人口的问题,是中国居于首位的国情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中国每年新增人口一千多万。每年新增的GDP大致是7-8千亿,新增人口每年要消耗掉新增GDP的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新增GDP要拿出20%左右供养新增的人口。

13亿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用乘法来看,一个小问题被13亿一乘,可能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用除法,一个再大的数字,被13亿一除,可能就是很小的数字。这是其他国家无法体验的。中国人口有三大高峰,第一是人口的总量,这个人口巨大的列车,它的惯性还是汹涌向前,每年一千到一千二百万的新生人口,还要持续好多年。第二个是就业人口,由于结构的升级、产业的换代,我们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培训,为下岗职工和新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这对任何一级政府和任何一届政府来说都是不可绕开的大问题。第三个就是老龄化人口。

第二方面的挑战: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而且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不减,这是我们历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个时代。但是,每年平均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我们是靠拼资源、拼消耗换来的。我们粗放式的生产导致了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超常规利用,而这种超常规利用,在未来的20年当中,一下子还不能完全改变过来。这就给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方面。我们过去强调生产价值,森林砍了,做木材,造纸,换来的钱大家认为这是钱。但是它的生态价值算过吗?涵养水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生物进化的过程等等,多少钱?这些我们没有做过计算。

第三,我们要促进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逆转。我们的生态环境的形势其实是整体恶化,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我可以想象一种状态: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翻了两番到三番,而生态环境没有受到干扰,并且变得更好。不仅是我们,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没有碰到过这种状态。因为从理论上讲,如果我们划一个坐标系,用纵坐标代表环境质量生态退化的速率,用横坐标代表人均的财富从少逐渐加大,实际上随着人均财富的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是恶化的。而且,这种恶化的速度是加大的。到了这个倒U型曲线临界点的时候,再随着人均财富的继续增长,生态环境质量开始变好。我们统计过世界上133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变化,无一能逃离这个规律的制约。即使是在你非常重视的情况下,这个规律仍然是要表现出来的。

当然,向右侧逆转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肯定不会走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世界银行统计,美国是在人均GDP达到11000美元的时候,日本达到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开始向右侧逆转。但是我们作为后发国家,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肯定不能再走,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我们现在就可以借鉴。当人均GDP达到3000到4000美元之间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生态环境质量向右侧良好逆转的时候。

第四,现代化进程的急速推进。现代化是几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志士仁人追求的梦想。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给我们带来肩上的压力,是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所面临的不得不承受的压力。中国的发展,如果用竞赛来讲的话,是腿上绑着沙袋和别人在跑道上竞走。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基本现实。

中国就陆地面积而言,处在世界大国的地位。世界上领土面积超过72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只有6个,我们对比了这几个国家。中国 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35%的国土面积经受土壤侵蚀和荒漠化,30%的耕地面积为PH值小于5的酸性土壤,20%的耕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或海水入侵,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中国大陆平均高度是世界平均高度的1.83倍。稍有物理常识的人就知道,离地心越远,要修公路、搞建设、开发矿山、建立城市,比高出它一倍的地方,要多付出大量的代价。

中国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又面临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因此中国的任务叠加了,由此给中国造成了一种发展成本。我们大致计算了一下,世界上平均发展成本是1的话,中国要多花四分之一。也就是一美元在国外做到的事情,在中国做要多拿出0.25美元。这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比较。

第五,城市化战略的优先定位。从新中国建国初期到现在,我们一直背着这个包袱,就是工业化的进程。超过城市化进程。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一个口号,我们都有一个口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认为在城里人吃的是闲饭。其实弄错了,真正生产力的聚集和财富创造的源泉,应该是城市代表先进生产力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由于我们五十年来执行城市战略的偏差,造成我们现在城市化水平落后,城市本身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六,区域不平衡的加剧。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斯涅夫的分析表明,其实在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是扩大的。只有过了3000到5000美元之后,贫富之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是用了非常大的力气,比如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等,来改善区域不平衡。

牛文元教授认为面临这六大挑战,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好的方向和战略。这些战略和方向,都不是传统的发展道路。我们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际上是以一种远见的、科学的、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提出了最好的一个国家战略。这个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以人为本的内涵。大致可以总结为6个方面,要惠及全面福祉、保障基本人权、创造机会平等、男女平等参与、弱势群体的救助、文明共建共享。

全面发展的内涵。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不是光考虑经济,要考虑到社会,也要考虑到自然,能不能支撑;第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第三是“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结构的调整。

协调发展的内涵。协调发展的内涵有五个:“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公平”的有机协调;“发展数量、发展效益、发展速度”的有机协调;“点状发展、轴状发展、面状发展”的有机协调;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有机协调;“个体利益、团体利益、整体利益”的有机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条: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区域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的发展为代价。

可持续发展有两大核心:第一是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必须是平衡的、协调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种,而人要把自然当成自己的奴仆,这不合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第二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大关系是核心走向。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应该是多赢、共赢,而不是谁要吃掉谁。当然在系统发展某一个转换的时刻,也就是系统转换的时候,我们是需要破坏旧系统,建立新系统。但是在长时期,在系统进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互相协调。

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次通过三大“零增长”台阶。第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现在是千分之八左右,慢慢维持平衡,以后开始下降。二是资源消耗速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总量上变化为零增长,那么我们整个地球、人类社会、人类文明才有可靠的保证。三是生态环境退化速率。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必须通过三条“倒U型”曲线:发展动力的倒U型曲线;发展质量的倒U型曲线;发展公平的倒U型曲线。这是我们在世界上和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一起共同商讨、研究的结果。

科学的发展观有三大判据: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六大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环境与发展的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利己与利他的平衡、可持续供给与理性消费的平衡、物质生产与精神富足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催生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就是进入绿色GDP的时代。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我们简化一点说,就是从传统的GDP减去自然部分的虚数,减去人文部分的虚数。例如,两辆车不发生事故,GDP没有任何增加,这两辆车碰了,GDP就来了,你要修车,要仲裁,要医院看护,这都加到GDP当中了。但是,我们需要这种GDP吗?人文部分的虚数包括更多,二十几项,把这些东西都减去了,才能得到真实的绿色GDP。

牛文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中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国家高技术计划(S-863计划)软科学研究战略组组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打印本页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