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俄经济整体好转  
 

□景桂兰 郑纯雄

俄罗斯经贸部新闻发言人于2003年12月18日对外宣布:根据1—11月的统计,俄去年国内总产值增长了6.7 %,是普京任总统后连续第四年的增长。2000年是俄独立后经济发展最有成效的一年,GDP增长了8.3 %;2001年增速放缓,增长了5.4 %;2002年—4.3 %。据有关专家分析,由于国内多年改革的积累效应和伊拉克战争促使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2003年经济不仅没有出现人们曾经预言全面更新设备引起的周期性危机,而且扭转了前两年增速放缓的局面,实际增长要超过7 %。综合看,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效益比前两年有明显好转。主要体现在:

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变好,国际信用评级升高。一方面,政府降低增值税、销售税、刺激民间投资、有效使用土地等稳定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扶持出口、鼓励企业向高技术产业、加工业及服务领域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取得积极效果。除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工业仍是主要增长动力外,其它产业也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源。从2003年年初以来,就出现了投资、生产和消费需求这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2003年俄国内固定资本投资增长12%,比上年高出一倍;机器制造和冶金工业增长了7.5 %。另一方面,俄总统和政府注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并鼓励企业提高劳动工资,以增强民众的实际购买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国的私人农场和畜牧业生产也呈增长态势;消费需求比上年同期增长8—9 %。食品工业增长4.1%。此外,2003年6月,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从18%下调到16%,帮助企业降低贷款成本,追加生产投资,使大中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率累计增长达到82.4 %。总之,经济运行总体效率明显好转。2003年10月8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将俄的信用等级一次性调高两级,即由“适于投资”调高到 “具有投资吸引力”级。俄副总理兼财长库德林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对俄经济改革成就的“重奖”,它对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外贸增长强劲,外汇储备大增。2003年初,俄政府为确保本年度经济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其中包括在5月通过《2020年前能源战略计划》,坚持大幅增加能源生产和出口,加大与美国、欧洲、亚洲国家及能源公司的合资开发,加强石油天然气输送基础设施,改建和新建了一批输送管道,缓解了运输能力落后于开采能力的不利局面,使油气出口收入大大增加。此外,还通过税收调节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增加技术产品出口比例等措施,使前8个月的外贸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4.5%,达到1188亿美元,其中出口为8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到12月20日黄金外汇储备达到718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00多亿美元,创下俄联邦独立后13年来央行储备的最好记录。

治理通货膨胀取得成效,卢布升值、金融市场活跃。俄罗斯经贸部副部长阿·德沃尔科维奇12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2003年1-11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为10.8%,可以完成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2%以内的目标,而去年的预期目标为14%以内,实际达到15.1%”。另据塔斯社报道,截止12月25日,卢布兑美元的比价达到29.75比1,比年初提高约3卢布,对美元汇率摆脱了几年来不断贬值的威胁,这有助于降低通胀率、缓解还债压力、摆脱经济“美元化”的风险、增强居民储蓄本币的信心。资本市场股指持续向好,10月7日,交易所综合指数冲破600点大关,在609.80点收盘,创下199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外资增长比较快,外逃资金开始回流。2003年俄罗斯把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和减少本国资本外流,作为经济全面好转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有关统计,2003年实际引进外资12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倍,创造了俄吸引外资的新纪录。同时,俄外逃资金也由上年的82亿美元减少到2003年的60亿美元。相当一部分外逃资金开始回流。

税收状况不断改善,连续第四年保持了令人心安的财政无赤字状态。随着税制改革、税率降低、生产利润和综合出口的增大,俄联邦的资产净值估价增加了两倍,中央和地方国库税收也相应增加,2003年联邦财政连续第四年实现盈余,达到1580亿卢布,不仅偿还了国内一些久拖未决的工资、退休金、津贴等欠款;还及时偿还了当年到期的苏联时期所欠外债147亿美元,还债速度比约定计划快。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最近四年,居民的工资、津贴、退休金收入每年提高15-20%;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增长近3倍;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储蓄总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居民支付正常消费的能力大大提高,即使在中小城市,人们都感觉到中产阶级的迅速成长;全国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202卢布(合170美元),恢复到了199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由于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口出生率由负开始转为正;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下降2%左右;还为独联体国家的几百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惩治经济寡头,维护了经济秩序。在叶利钦时期靠精于权术、巧取豪夺国有财产而崛起的各类寡头,不仅控制俄经济命脉,而且钻入政权高层耀武扬威,致使经济秩序混乱失控、贪污腐败盛行、各种社会矛盾错综扭曲,群众怨声载道。有分析家认为:这种状况即官僚寡头和社会民众之间的矛盾甚至比过去那种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还要尖锐。面对此况,普京责成有关方面对官僚寡头进行依法查处。其中包括了曾爬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成为叶利钦“班子成员”、任职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盗窃了上亿美元国有资产的俄国头号寡头—别列佐夫斯基,“积累”了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媒体大亨——古辛斯基和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检察机关指控霍氏涉嫌侵吞国家五十亿美元巨额财产、偷税漏税等7项罪名。俄舆论认为,依法制裁霍氏尽管引起了国际上一些利益当事人的指手划脚,但在俄国本土内,仅仅在经济上至少有两大理由:一是削弱寡头对战略资源的控制,促进国内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形成。以霍氏为代表的12家寡头势力控制着俄能源、金融等主要经济命脉的60%,使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改革政策往往要受制于他们,而且,寡头们从个人贪欲出发,与国外公司签订石油开采、出口和管道建设等协议,严重妨碍国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二是防范美国大公司操纵俄能源。霍氏自己希望进入世界巨富行列,准备把尤科斯公司40%的股份出售给合作伙伴美埃克森——美孚公司,以便完成变现企图,在俄引起强烈反响。一批以石油专家洛帕特尼科夫为代表的俄学者一致认为,霍氏出售的不光是石油股权,实质是俄能源主权。因此,对这些寡头绳之以法,不仅能部分地平息民愤,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又是一场石油主权的保卫战。


 
   
打印本页
Email This Page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