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学术创新殊非易易 周振鹤  
 

因循守旧是社会不能进步的主因,喜新厌旧也是人类的本性,唯其喜新才能创新,唯其创新才能发展。但在学术领域里要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却并不容易。在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有一时突破与超越的可能,但在人文学科方面创新的难度相当大。我们想出的每一个新思路,都不免有前人的影子在其中,我们迸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有时只是前人思想的变形而已。

我曾经不无偏激地说过,大智慧已经被两三千年以前的人发明完了,我们现在发展的只是一些小智慧。关于人伦的道理,孔子已经说完,关于祸福相互依存,老子业已阐明,性善论有孟子说在前,性恶论也被荀子说了去,甚至逻辑学也由墨经开了头,而以消费促生产的极为时尚的理论,更有管子的侈靡论著了先鞭。夫复何言!生在现代的人看来是有点悲哀。所以后代的中国人只着力于为经作传,为传作疏,也就是把古人说过的话再往前延伸一点,然后在其间发表一点自己的小智慧。

在西方也有类似现象。怀德海也很极端地说过,一部西方哲学史只是柏拉图的注脚。其实不论中外,并不怪今人不比古人聪明,而只怪今人生得太晚,一些普遍的真理,古人已经说在我们前头了。以此之故,在人文学科领域里要谈创新,真的要存一点敬畏之心,要老老实实先积累,然后我们才会知道哪些东西真的是我们自己的发明,而哪些东西早就被老祖宗说过了。研究历史的要穷尽与你研究的那个问题有关的所有史料,然后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即使你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史料,但是如何分析也还是一个问题。司马迁写《史记》就是不肯把秦始皇二十六年所置三十六郡的名目写出来,以致两千多年来,研究文章无数,至今还弄不清这三十六郡是哪一些。而须知这三十六郡的设置正是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标志,而废封建改郡县可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两桩最重要的事件的头一件。

现在人文学科的毛病不是创新太少,而是积累太少,总以为自己想出了一个前人不知的念头,发现了前人不知的史料,做出了前人没有做过的判断,殊不知前人也许已经都做过了,只是你没有注意到。所以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近年来不断出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科研资源。不少学术著作貎似横空出世,自我作古,其实许多研究不是拾人牙慧,就是变相地炒作。所以在人文学科方面最合适的研究,其实还是填补空白比盲目创新要靠得住。例如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许多小语种的外文资料至今没有国人去研读,如果有人下决心学好一种小语种的外语,而又肯下苦功去钻研无人读过的资料,那他的成绩肯定比冥思苦想的创新要出色。

以上所说差不多都是废话,因为一句“厚积薄发”的老话已经概括了所有的意思了。但这四个字并不见得都能被所有人记得,或者记得也不见得付诸实行。所以我愿意再重复一下:我们所能“发”的只是很“薄”的一点,在强调人文学科创新的时候我们尤其不能忘了这一点。

(2006年5月22日《新京报》周振鹤)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