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以政治发展构建社会安全机制 张伟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开放、灵活、包容的社会状态,通过可控制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各种社会紧张能够得以释放,社会诉求得以回应,社会冲突得以消解。这就需要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弹性,主动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阀”机制,为社会和谐与政治体制自身提供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一,释放社会紧张的机制。

有人使用“安全阀”这个概念来描述为社会冲突提供合法的路径与机制。这种观点认为,释放不满是“清洁空气”,通过允许自由表达而防止对抗倾向的堵塞和积累。有人类学家还创造了“排气孔”这个术语,用来指原始社会中为敌意和被群体压抑的紧张气氛提供制度化释放出口的习俗。一种“排气孔”机制就像为被堵塞的河流提供一条河道,它使社会生活的主体部分免于受到毁灭性的影响。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冲突大多并不是显性的行动形式,而是处于酝酿不满阶段的隐性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对公共事务的议论大多是就事论事。但如果言路受到阻塞,反而会激化不满情绪,将问题全盘化、抽象化和价值化,使得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社会不和谐的积累点。不满累积导致社会行动,释放不满则可以化解冲突,防止其在某种契机下转化为激烈的社会行动。建立释放被封闭的对抗与进攻性情绪的安全阀制度,可以避免可能的冲突或减少其破坏性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系统。如果没有释放紧张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无论他们采用逃避还是爆发的手段做出反应,都不利于社会和谐。

第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机制。

社会和政治参与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私人的、个体身份的参与,一种是主观意识上作为抽象社会代表的有部分人格投入的参与。前一种参与的目标是个人直接利益,建立在理性计算基础之上;后一种则体现了“缺少自我利益的高尚性”,具有不妥协的特征。社会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参与者感到是为他们所代表的抽象群体的理想而抗争的时候,社会冲突似乎要比为个人原因而进行的参与更激进。实际上,很多大规模社会冲突的最初起因并不是价值取向的,但公众很容易在社会冲突过程中产生或被引向价值诉求,特别是政治价值诉求。

随着公民教育层次的提升以及对现代政治理念的接受,公民的社会诉求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经济利益得失。甚至,很多时候公民的社会诉求是抽象的,具有价值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现代积极公民的特征。反映在政治领域,就是他们的政治参与诉求。而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现代政治架构中,政治参与都是公民实现其宪法权利、表达价值诉求和政治诉求的基本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把政治参与视为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事实上,人类的民主政治史就是一部政治参与的发展史。无论在初期的民主政治中,在社会转型的民主政治中,还是在成熟的民主政治中,政治参与都处于核心地位。

有一种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认为,超越制度建设水平的过度政治参与会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同样,明显滞后于政治参与需求的体制僵化会积累矛盾,导致更大的动荡与不稳定。所以,政治体制对公民政治参与诉求的包容,是缓和社会期望张力的重要一环。我国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参与观念与实践,属于超越法制和财产关系的超强制型统治,这种政治传统在诸多方面影响至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政治参与制度和形式,其政治动员色彩较浓,和当代公民政治参与范围与深度日益推进的大趋势仍有一定距离。因此,社会各阶层实质性的政治参与渠道不够通畅,需要继续努力“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作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各阶层之所以对政治参与大多持冷漠态度,是因为感觉被排斥在实质性的政治领域之外。缺乏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公民政治疏远、甚至政治离异的深刻原因。如果持续增长的政治参与诉求无法实现,就会对政治体制形成较大压力,消蚀政治秩序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削弱政治体系的群众基础,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提高社会联系的机制。

人体凹凸有致,有时还要辗转反侧,所以要想睡得舒适,就需要松软的床垫,以抵消床板生硬的感觉。弹簧床垫之所以比较舒适,主要原因在于其内部是由许多个弹簧共同支撑起来的。而且,弹簧密度越大,越能够将整个床垫联成一个整体,躺在上面时对人体的支持就越均匀,人体各个部位就越容易找到平衡,舒适度也就越高。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不断分化,社会诉求不断多元化。社会组织是社会联系与整合的平台,相当程度上可以满足这种多元化的社会诉求,缓和无处不在社会冲突。否则,如果所有的诉求和冲突都指向政治体制和公共权力,它们就会成为矛盾的焦点,变得不堪重负。也就是说,如果把多元化诉求与冲突看作凹凸有致的人体,那么能够承受它们的众多社会组织就是床垫中的那些弹簧;相反,缺乏社会组织的社会就像失去缓冲的生硬的床板。

换个角度,从降低社会与政治风险出发,同样可以认识到这个问题。一盘散沙式的、公民缺乏彼此联系的社会既有维持稳定的一面,也存在引发社会剧烈动荡的危险。人类天然具有相互联系、寻找归属的社会性,每个社会的每个时期,都不乏试图进行社会整合的力量存在。当受到体制约束的时候,越是缺乏社会联系,人们渴求社会归属的欲望就越强烈,越具有不加选择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不健康的整合力量所能动员起来的社会能量都将非常巨大,对社会和政治稳定形成威胁。正是社会的发展使得以控制为主要特点的传统社会整合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分化与诉求多元化的现实需要。

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和培育大量社会组织应该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众多的社会组织本身是相互竞争的,彼此竞争的社会组织对于社会动员力既是分担也是分解。实际上,公民的社会需求非常多元化,其所参与的社会组织大多属于志愿组织、社区组织、环保组织、慈善组织、休闲娱乐组织、学术研究组织、行业协会组织等,其政治参与的指向也是多元的。

总之,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较长的历史过程,要求进行体制创新,在发展中求和谐。虽然当前政治完全控制社会的全能主义色彩日趋淡化,但尚未改变政治主导社会的基本格局。因此,需要与政治相联系来探讨和谐社会构建的相关问题,注重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通过及时的体制创新来增强政治体系的灵活性,适应社会基础不断变迁的新趋势。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