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探索中部崛起新境界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20 日 | 文章来源:第340期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发展,作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部地区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如何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走一条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中部各地正积极思考和探索。

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湖北地处中部腹心,区位优势和综合优势明显,无论经济实力、地理区位,还是历史地位和现有基础,都应该加快发展,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强调指出,湖北省要在中部崛起中发挥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努力使湖北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

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市长李宪生提出,武汉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要在中部实现率先崛起,建成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部地区要素配置中心,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自主创新密集区、交通通讯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进一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近年来,武汉市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东西湖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委加快区域发展的各项要求,立足打造“百年东西湖”,积极推进“生态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汉口生态新城”。

“十五”期间,东西湖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3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3.7亿元,年均增长18.2%。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38亿元和7.22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7倍和3.3倍。全区人均GDP达到29000元,人均全口径财政收入6500元,居湖北省前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全国百强县(市)排名,2005年度东西湖区综合发展指数为64.48,已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与第52位相当。

东西湖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以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眼战略发展、长远发展、科学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为根本,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的集约经济,推进开放型经济结构升级,推进循环经济较快发展,提高包括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生产要素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在内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追求短期效应,不搞形象工程。

东西湖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摆脱粗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把区域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进程导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回答了新形势下有关区域崛起的一系列深层次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是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向科学理性的回归和升华,也是基层党委、政府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得出的深刻结论。

正由于此,有学者把东西湖区的有益探索称之为“中部崛起的新境界”。

(上 篇)

解放思想 扩大开放 求真务实

探寻科学发展新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从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新世纪以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珠三角整合,长三角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崛起……加速中部崛起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部六省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禀赋。建国以来,中部发展了冶金机械、汽车轻工、水力发电等重要基础产业。

新世纪中部地区要实现迅速崛起,首先需破瓶颈以求突破,更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

中部崛起必须超越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短期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科学发展新路。

一、远看百年 科学谋划

“打造百年东西湖”!

——最近,武汉市东西湖区委书记贾耀斌在总结全区“十五”发展、研究“十一五”工作时提出重要命题。“我们一定要继承东西湖区历史优良传统,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着眼百年,科学谋划,为全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铺平道路,扫清障碍,切实提高包括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生产要素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在内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生态链、产业链、社会链的延伸和传承打下扎实基础。”

为官一任,远看百年。

大智慧,大气魄!

东西湖从区域发展根本入手,理性规划布局,潜心务实推进,效应初露,格局初显。历史将证明,这几年的理性发展对东西湖未来走向将是决定性。有观察者如是说。

东西湖区地处长江中段、汉江下游,位于武汉西郊,方圆五百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现辖3个国有农场(办事处)、8个建制街(镇)。全区中心吴家山镇距武汉中心城区——汉口15分钟里程。

东西湖原为湖泊沼泽。建国初,武汉市明确将东西湖区定位为“副食品生产基地”。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湖北、河南等地移民至此垦荒开办国有农场,其后数十年长期致力发展城郊农业和副食品加工。

改革开放以后,东西湖区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诸多探索。90年代初,以开工建设台商投资区为起点,加快区域开放、开发进程。9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湖区大胆创新求变,向市场要发展,突破资金、人才瓶颈,逐渐把握主动权,经济社会结构开始由传统农业区向现代工业区转变。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中部区域工业化进程加快。

2002年底东西湖区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明确提出实施“生态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四轮驱动战略,东西湖“工业新区”的定位逐步嬗变为“汉口生态新城”。

在区域工业化前期尝到甜头的东西湖区,为什么把“生态化”摆在区域发展首位?一些人迷惑不解。

“当今世界,经济决定环境的局面已向环境决定经济的格局转变”。贾耀斌,这位曾历任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副校长、武汉市汉阳区区长的学者型官员,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写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正在实现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工业经济确实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水平,但是也付出了严酷代价。传统工业以对资源的恣意掠夺引发出一系列问题——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

彭丽敏区长(现调任湖北省环保局长)与贾耀斌书记拥有强烈共鸣。这位前武汉市环保局长对于环境、生态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有着深刻理解。

“工业化必须统筹在生态化的考量范围之内,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科学长远发展”。在区域工业化的热潮中,东西湖区委这一冷思考无疑具有当头棒喝的意味。

少上一个工业项目,不过让GDP少增长几个百分点。严重破坏一处生态环境,自然修复可能需要数十年。

土地平坦,湖面辽阔,植被葱笼,空气清新。作为特大中心城市近郊五百平方公里的原国有农场群,东西湖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区人均拥有绿地16.5平方米,人均水面700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9.4%。

良好生态是区域最宝贵的财富,更是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东西湖区的生态环境”。东西湖区委班子要求,全区各项工作开展必须以充分保护生态资源、生态价值和生态品牌为前提。

生态立区,以科学规划为先行。

按照“生态、大气、和谐、现代”的要求,东西湖区请来十多位国内一流的规划、建设、环保专家调整全区规划,完善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编制了《东西湖区发展战略规划》、《东西湖区产业发展规划》等数十项规划,基本形成全区三级城镇科学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立足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建设,把区域东部城镇与西部农村统筹起来,把现代工业、商贸物流等城市服务业与都市农业统筹起来,把区域生态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统筹起来,按“三轴、两带、多组团”的布局从整体上勾划了生态东西湖新城的面貌――

沿东西向12.9公里金山大道构筑商务总部轴,沿南北向10公里五环大道构筑机电工业轴,沿绕区20公里的107国道构筑食品加工、物流发展轴;沿与107国道平行、20公里惠安大道建设10万亩蔬菜长廊,沿南北向11公里东柏路建设奶业、畜牧业长廊;构建以常青花园为主的居住组团、以金银湖为主的生态商务组团、以吴家山地区为主的食品工业组团、以三店为主的机电工业组团,以高桥地区为主的现代物流组团。

“十一五”期间,继续在紧邻武汉市中心的东部地区,按国际化标准规划推进188平方公里“汉口生态新城”建设,全部实现城市化,与武汉主城融合。继续完善西部农村次中心集镇地区和中心村的集中建设,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实现西部盘活。

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区域生态与区域经济科学共生。

近年来,东西湖严格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发展,严格控制产业项目使用土地,严格农用地转用指标,按集约化目标向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倾斜。

通过几年努力,把原来散布全区的22个大小园区整合成9大园区,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中。

把握新农村建设契机,通过拆村并点,从全区424个自然村的29000亩土地中整理出20000亩土地,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用地总量,为经济上“再造一个东西湖”提供宝贵资源。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十大生态工程”:解决农村健康用水、城市污水排放、规模化养殖污染问题,加强城市绿化、生态农业种植,建设生态示范区、绿色城市小区,推进企业创优达标、空气治理和退田还湖。

2005年9月,东西湖区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今年全区国有投资建设项目244项,总投资50.44亿元,重点安排环境整治、亲民便民、新农村建设,其中投资12亿元启动东部城市化区域污水收集,金银湖、径河水系治理,西部食品加工区污水排放,以及全区环境整治工程。

巨额投资埋在地下、投进水里。

真正大手笔!

东西湖的生态资源和投资品牌正在显示其强大经济实力和价值。

今年初,东部吴家山一块商业用地拍卖价格达到每亩146万元,是五年前同等地段价值30倍以上,创下武汉近郊区历史纪录。

近两年来,东西湖签约引进投资项目400多项,超过亿元投资项目近80项,单一项目平均投资超过7000万元。

今年一季度,全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6%、33.3%。

如今的东西湖,规模经济初成,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初露端倪。

生态农业成为东西湖重要品牌。

全区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达3.3万亩,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36家,产品远销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带动区内2.29万农户增收。

无公害蔬菜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在武汉市名列前茅。继慈惠牌蔬菜、友芝友乳制品2个品牌共15个品种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之后,2005年又有46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标识。

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其中菜、奶、鱼等农业特色产业的产值达到8.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64%。

今年以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武汉双汇、蒙牛(武汉)友芝友乳品、武汉希望饲料等大手笔扩建、新建项目投资总额已达10亿元,建成可实现年加工总产值33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科技环保工业规模化推进。

华润、统一、武烟新厂等税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正在成形,食品饮料、机械电子、现代物流三大百亿产业初具规模,已形成以食品工业组团、机电工业组团、建材工业组团,30多个骨干项目及其配套项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200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工业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9.8%。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1%。

区域发展潜力十分强劲,进一步突出和巩固了武汉市制造业五大板块之一的地位。

2005年,全区实际引进利用内外资36亿元。签约引进内外资项目172项,投资总额达145.2亿元。

物流、旅游、房地产和商贸等现代城市服务业迅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东西湖区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已快速集聚现代物流企业40余家。联邦快递、铁道部货运枢纽站、国家级武汉舵落口大市场等,成功实现物流集中配送。

金银湖国际高尔夫球场、东方马城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相继落户,香港新世界、万科四季花城、沿海物业等项目完成或在建,中百仓储、中商平价、武汉商场等一批国内大型商贸企业相继入驻。

东西湖还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以信息资源开发为重点,切实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高设施建设水平和信息采集利用能力,争取到2007年初,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最近,东西湖区被列入国家区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单位。

二、扩大开放 选商择资

今日中部崛起成势,时不我待。

区域发展不能先乱而治,也不能多谋无断,贻误天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外新一轮产业、资金、项目转移开始向内陆延伸。

谁能更早、更好地进入区域、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大循环,谁就能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优势。

“僧多粥少”、“饥不择食”曾经是各地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的真实写照。盲目引进必然带来项目布局失调,产业分散,资源浪费。

面对新形势,东西湖区大胆提出新型开放策略:扩大开放,选商择资。

立足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突出办大工业、上大项目、求大发展,谋求开放合作中的主动权。东西湖提出,由一般招商转向主题招商,由全面招商转向专业招商,由政府主导招商转向通过市场手段招商。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力求招商引资与培育后续税源相结合,项目落户与增强区域实力相统一。

在东西湖成为投资追捧热土的时候,区委、区政府头脑冷静,提出投资强度的硬约束,要求引进企业每亩开发用地投资额不少于80―150万元,工业项目建成后每亩地年产生税利不低于5―15万元,将小乱差投资拒之门外。

“麻雀不能占了凤凰的窝”。前任区委书记彭明权(现任湖北中烟公司总经理、武烟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句形象比喻曾经脍炙人口。

“满天星星不如一轮明月。”2003年初,贾耀斌书记这句精妙的比喻为湖北各媒体津津乐道。

东西湖提出,在大力培养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可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之外,当前更要着力引起与武汉作为一个特大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实力强、辐射带动力强的国内国际一流企业,迅速增强全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东西湖大力实施“明月工程”,按照“主攻台港日、拓展欧美韩、盯住国内百强”的思路,引进、培植、壮大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支撑作用强的特大企业和项目。

2005年,300万台产能的TCL空调、80万台产能的小天鹅洗衣机、投资3.4亿元的双汇工厂、投资2500万美元的德国荷贝克、投资27亿元的武烟新厂、投资8亿元的大连冰山工业园等47个大项目落户东西湖。三江集团总部、省移动、省联通、省盐业公司、武汉烟草专卖局、武广高速铁路总公司、武合铁路总公司、联邦快递、美孚石油、康明斯、沃尔沃等一批企业区域总部进驻东西湖。

近五年来,东西湖区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83个。美孚、百事可乐、达能、ADM、联合利华、三洋、VOLVO、摩根等18家全球500强企业先后被引进,台湾统一、远东、香港新世界等5家港台十强企业和紫江、万科、光明、蒙牛等20家国内500强企业也纷纷落户区内。“十一五”期末,全区力争培育10家税收过亿元的“小巨人”企业,50家税收过千万的“星级”企业。

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配套和完善产业链,打造食品工业、机械电子以及物流“三大百亿工程”,强化大企业的带动效应。今年,力争三大产业实现产值分别达到15亿元、40亿元、10亿元。

三、优化环境 双赢而为

区域崛起,地方党委、政府如何作为?

东西湖实践者的回答是:无为则不治,有为则有味,双赢而为。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动权,既要当好守夜人,更要当好主导者。

曾几何时,为了吸引资本、人才、技术的流入,少数地区不惜出台五花八门的鼓励措施、优惠政策,甚至踩线、越位,恨不能称资本为万能,呼投资者为“上帝”。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湖区也经历了从最初向上级单位“要钱”到后来的“要政策”,再到后来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开始举市场之力,内引外联,开拓发展格局。

如今的东西湖区委、区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更加理性和成熟。他们一方面坚持以完善功能、强化配套服务为重点,优化投资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提升区域发展品牌和投资价值,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单位生产效益,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结果双赢。

以现代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步伐,提升硬环境规模和质量。

近几年,东西湖紧紧把握省、市突出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的态势,主动与区域大项目建设实施对接,筹集100多亿元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彻底改善原城市郊区落后面貌。

全区达标公路1000多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达220公里,是国家标准两倍。

以“五纵四横一辐射”为主的对外快速通道、区内主干道、各街园区连通道、村村通四个层次的区域道路,在全区50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立体化交通格局,实现“半小时经济圈”。加强交通站点、航道及港口建设,配套建设东山、辛安渡、柏泉等五级客运站。按照现代城市标准,进一步完善给水、排水、供电、燃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显山透绿、景观道路、湖泊修复”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提升城镇综合功能。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培养、任用高素质人才,优化软环境。

东西湖区委、区政府坚持从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用改革的思维、经济的规则、法制的手段,不断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以提高行政效能为中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中心内容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促进政府行为的科学性。区委、政府、街、办事处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实行“一套行政系统统一服务”的领导机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充分履行职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前置审批向后续监管的转变,从源头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组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加大对机关效能的监督和奖惩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区域发展,人才是关键。东西湖坚持每年从区内外考试选拔、引进人才,一大批35岁左右、年轻有为的干部走上规划、环保、研究室等重要部门的领导岗位,开始主持东西湖经济发展大局。区委还决定,从2005年开始实行“开眼工程”,计划把全区所有处级干部分批送到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学习深造,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青年人才,谋划东西湖未来发展。

软硬环境的建设和改善为东西湖发展树立了良好区域品牌。连续十年来,东西湖保持着投资企业“零投诉”记录,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城市生态打造了中部地区最适合创业、最适宜居住的投资平台。

(下 篇)

节约资源 集约经营 循环发展

培养区域持续竞争力

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在区域开放开发中屡见不鲜。这条道路看似见效快,实际破坏区域生态、阻碍持续发展,危害极大。

东西湖区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根本,大幅提升资源价值,坚持土地利用集约、产业发展集中的原则,更加注重单位投资强度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整合资源,以产业布局引导项目选址,推动重点项目向核心板块、重点园区集中,变分散开发为集中开发,用可持续发展而非以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体系去衡量和要求地方干部,改变了传统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

一、大力发展集约经济

中部崛起命题的提出,从根本上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上提出新要求。

中部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后者,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一条中部特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开放、开发道路。

据有关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1979年―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增长。然而,在经济总量增长的背后,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倍以上,为日本的14倍多。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仅30%左右,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综合利用率则高达66%至92%。如此严重资源浪费,国民经济将不堪重负。

中部资源丰富,沃野千里,人才辈出。然而坐吃山空,必致山穷水尽。

2003年初,东西湖区委、区政府上任伊始,在全区强化寸土寸金的观念,为此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土地集约开发利用的决定》,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并着手对全区各大小园区进行清理整顿。

同时,全区采取得力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通过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的消耗管理,鼓励制造业企业按节约资源的要求优化设计,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推进交通运输、农业机械、新建住宅、公共建筑的节能,引导服务业和居民生活节能。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合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培育公民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良好生活习惯。开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的活动,树立节约意识。

在倡导节约的同时,东西湖高举起集约经济大旗。

近年来,东西湖区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推进产业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集中,实现产业链延伸和规模经济的互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同步,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东西湖提出,要把园区培育成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力区、聚集产业的活力区。根据全区产业规划,重点建设武汉食品加工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台商投资区机电工业园、国际物流园等园区。

在园区建设方式上,也变原来政府主导开发为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改单一以农场、园区内生力量为主,逐步吸引区外有实力、有经验的团队进入,共同实施园区建设。

2005年,东西湖区将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万元GDP“三废”排放量、单位土地面积产值等四个表征循环经济水平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状,用可持续发展而非以单纯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体系去要求和衡量干部,从而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同年,湖北省、武汉市将东西湖区列为省、市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试点单位。

鼓励发展科技环保经济。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武汉地区重点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的科教优势,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性和高度技术关联性的环保产业领域,鼓励集成创新;对于引进先进技术的产业领域,鼓励引进、消化、吸收,提升技术水平。“十一五”期末,全区力争创新技术型企业达到50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二、探索建设生态循环经济

东西湖人高度重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资源与环境相协调,把全力建设生态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长期任务。

近年来,东西湖一直努力挖掘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品牌,彰显生态特色。积极加强生态景观建设,落实生态保护举措,用生态扬名,借生态招商,借生态聚财。

2002年,区委、区政府开始探索推行生态循环经济,以可再生资源作为园区发展基础,主要围绕可再生资源的加工、循环利用来推动产业发展,得到专家好评。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吸纳国际、国内企业参与规划、建设,引导企业采取清洁生产工艺,鼓励上下游企业间资源循环使用,形成生态工业网络。

华润啤酒武汉公司通过综合利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糟、废酵母、瓶渣等副产物的再利用,年创利446万元。同时投资750多万元引进二氧化碳回收设备,将酒花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回收处理用于啤酒生产,提高啤酒质量。

全区还试点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东流港牧业园变原来的农户散养为集中圈养,建设5个正规化奶牛小区,实现原料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给东西湖区养牛农民每年带来6000多万元的订单。

新沟工业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圈。以世源热电厂为中心,在发电的同时将余热输送到周围企业,作为生产用蒸汽;间接冷却水降温消毒处理后作为居民生活和农田灌溉水回用;粉煤灰用于生产环保型建筑材料。

据初步核算,东西湖循环经济年创效益在4200万元以上。

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东西湖区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成立为首批12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以此为契机,东西湖提出,“十一五”期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8%以上,空气质量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试看中部起宏图。

坐拥两江、九省通衢的武汉西郊,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正在崛起。

“十一五”规划为东西湖区描绘了美好蓝图:到2010年,力争实现人均GDP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5万元,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市、全省前列,跨入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经济发达、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东西湖明天怎能不令人心醉神往呢?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