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农垦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李鹏  
 

□李鹏

农垦系统现拥有土地面积3799.9万公顷,人口1259.53万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定位农垦的作用,发挥农垦优势,并使之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6月3日,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办论坛,国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20多位专家学者,就农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政策建议,进行了研讨,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垦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首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2005年,农垦系统用约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了约7%的商品粮,亩产达到364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6%;农垦生产棉花12亿斤,人均产棉相当于全国农村的16倍;云南农垦的天然橡胶亩产量超过号称“世界胶王”的科特迪瓦,成为世界大面积种植橡胶亩产最高的地区。目前,全国农垦系统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这些优势的发挥能够为各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持。

其次,为农民增收进行龙头带动。以农垦企业为龙头,通过“(企业)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构建企业与农户之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发挥农垦产业化优势,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如云南农垦集团把产业化经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带动地方27个县市、15个少数民族、近30万人种植天然橡胶,农民从橡胶种植中的获利超过纯收入的1/2。

第三,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出基地示范。目前许多农垦企业成为“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这些农场先进的科学技术、标准化生产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应当成为广大农村地区和众多农民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

第四,优化城镇布局,推动农村现代文明发展。经过50多年的发展,农垦遍布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形成大大小小上千个以国有农场为核心的农垦城镇,许多城镇已经成为地方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由于许多农垦企业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如果以现有农场场部为基础,把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与农场发展相结合,就能够走出一条以农场带动农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条块分隔体制的影响,农垦在整个国家结构中处于不工不农、不军不民、不城不乡、似工非工、似农非农、似管非管的不明晰位置上。鉴于农垦系统未来仍需承担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职责,因此,国家应当理顺农垦系统的管理体制,打破农垦企业政策的条块界线,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能够平等地享受国家工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等相关政策待遇。同时,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发挥农垦企业的重要作用,把广大农垦企业的人才、科技、组织化和产业化优势,引入地方新农村建设中。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