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长三角一颗璀璨的新星  
 

——江苏省南通市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实现跨越发展

南通,世界第六大城市带重要成员之一,江苏省唯一沿江又沿海的地级市,正走向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2005年,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GDP1472.08亿元,增长15.4%,增幅居长三角和江苏省首位;新批协议外资突破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2%;新增工商注册登记外资31.1亿美元,列江苏省第二;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7.48亿美元,列江苏省第三,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利用外资15强行列。2006年第一季度江苏南通GDP增长16.1%,增幅继续居江苏省各市之首。

南通何以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综观南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出结论,南通的快速发展源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改革开放以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总量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这一区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3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聚集了以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为核心的16座大中城市。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必争之地。长三角地区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亚太地区脱颖而出,迅速崛起,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被公认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

在第六大城市带悄然崛起的同时,南通作为重要成员之一,也如一颗新星在冉冉升起,走向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南通市委、市政府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新发优势在苏中”的科学判断,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战略定位,继续按照“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新南通为战略目标取向。

“江河时代”的

厚积薄发

跨越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分析与理论的指导。挖掘潜力,积聚实力是跨越发展的基本条件。南通市提出的跨越发展,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潜力何在?南通的两大优势,已经使南通的跨越发展战略呼之欲出。

南通的历史人文资源,是跨越发展的坚实后盾。

南通积累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张謇被认为是近代南通城市规划建设、工商业、文教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开路先锋,为当代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张謇一生共创办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建设项目177个,涵盖造船、水利、电力、交通、旅游、气象等众多领域。在兴办实业、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张謇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共创办学校及相关机构达400多所,其中我国最早的民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我国第一座民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等“七个第一”闻名于世。南通自古人文荟萃、名贤辈出,除了张謇之外,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等都是南通的骄傲。

此外,南通还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纺织之乡、长寿之乡。

南通的区位优势,成为跨越发展的推助力。

海口优势。长江,在南通和上海汇入大海,这个节点就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南通雄踞长江三角洲北翼洲头,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区位优势,素有“江海门户”、“扬子第一窗口”之称。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兼有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进可领风气之先,退可有腹地之广,是承接国内外资本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节点。

长江过境流量丰富,淡水资源充沛。南通又是一座临海城市,海洋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拥有黄海岸线205公里,具有建设大型深水海港的条件。南通沿江沿海是全国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滩涂近20万公顷。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江岸”优势于一身,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南通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重要成员、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世界港口协会成员港。

南通已经形成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开发格局,一些重大项目加速集聚。

2003年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实施了新一轮沿江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取得了江河时代的阶段性成果,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南通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GDP产出接近1500亿元,增长速度居江苏省第一。

南通的支柱特色产业快速扩张,适宜沿江布局的船舶制造与配套产业、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态势强劲。预计2010年,南通造船能力将在2004年100万载重吨基础上提高到600—700万载重吨,有望成为全国第二大造船基地。

自2003年来,南通市沿江的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2.68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4亿美元,2005年实现业务收入1163.04亿元,比2002年增长295%。与此同时,家用纺织、电动工具、船舶配件、精细化工等一批集聚度较高的工业集中区,已经或即将成为沿江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南通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

狼山位于南通市区城南6公里处的长江北岸,自东向西有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合称“狼五山”。五山雄峙江边,就像一串五彩珍珠点缀着一马平川的江海大地,秀丽多姿、风光独特。文天祥、王安石、米芾、骆宾王等古人游览狼山后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狼山风景区是江苏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区,年接待量保持在80万人左右。如今狼山风景名胜区正朝着具有生态保全、旅游休憩、观光度假等综合功能的现代城市型风景旅游区方向迈进。

被誉为少女脖子上“翡翠项链”的濠河原是南通的护城河,一半源于天然、一半成于人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长10公里,呈葫芦状俯卧市区,是国内仅有的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以古老的护城河为纽带的濠河风景名胜区,独具城包水、水包城、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自然格局和水域风貌,集游、购、食、住、娱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环城状、开放式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其健康、优美、舒适、和谐的生态环境获200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岸线再珍贵,发展再重要,也要为老百姓留下足够生态空间”,是南通市委、市政府一贯秉持的生态理念。以沿江生态环境保护为理念,建设绿色林带、观光农业基地、岸滩湿地、永久农地和滨江公园、山水间休闲公园、江海风情园、休闲度假等一批旅游项目。南通的生态建设严把产业项目的环境准入关,保持着可持续性发展态势。沿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II类标准,长江水段水质保持国家地面水II类标准。

“江河时代”

向“江海时代”的跨越

依托南通是江苏省唯一沿江又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南通决策者紧紧抓住优势转化及其所带来的机遇,全力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提升城市能级,力促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江河时代”向“江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实施大通道建设。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正在建设之中,有望于2007年底建成通车。沪崇启、崇海大桥即将动工兴建。三座大桥建成后,南通将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交通圈、一小时经济圈、一小时都市圈,形成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黄金十字通道”。届时,跨江大桥、高速公路、铁路和现代空港,纵横交错,在长三角北翼形成立体交通枢纽,将使长三角城市空间布局的态势和等级关系发生突破性变动。

实施大港口建设。南通港阔水深、腹地宽广,依托江海丰富的岸线资源,南通正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目前南通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38座,5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19座,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通航。2005年货物吞吐量突破8326.9万吨,成为长江下游最大的矿石、钢材、粮食、食糖等重要物资和进口商品的仓储、中转集散基地,也是服务长江流域、辐射内地、接轨上海、连接世界的多功能、综合性水运枢纽,是全国十大港口之一、长江第二大港。

南通拥有可建10万吨级以上深水海港的岸线40多公里。在加速沿江港群建设的同时,全力启动沿海港口建设,以呼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总投资160亿元的LNG接受站和电厂项目经批准已完成前期工作;总投资20亿元的东风电一、二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秸秆发电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经国务院批准,获取30平方公里的海域使用权证书。目前,洋口港临港工业区一期围堤已经竣工,海陆连接通道已开工建设。吕四港两个5万吨级泊位岸线使用获交通部批准,启东滨海工业集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55个项目进区落户。洋口港、吕四港建成后,将形成大型石化、冶金、电力等临港产业高地,南通将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的组合大港和现代物流中心,实现由江河时代向江海时代的跨越。

以资源与优势吸引投资,充分利用外资。2005年,南通完成协议注册外资突破50亿美元,增长34.2%,新增工商注册登记外资31.1亿美元,列江苏省第二;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7.48亿美元,列江苏省第三。新批投资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198个,比上年增加49个。

外经合作连续10年保持江苏省第一。2005年,对外劳务完成营业额6.62亿美元,增长42.7%,新外派劳务人员约占江苏省的三分之一。

抓紧开发区建设,为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南通经济开发区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1个。南通拥有充裕的淡水资源、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和27公里长江岸线,已经建成万吨以上泊位码头7座。吸引了单线生产规模全球第一的共聚甲醛项目等近400个外商投资项目,累计吸收外资近60亿美元,形成了长三角北翼的出口加工区以及中国长江化学纤维工业园、南通长江国际化学新材料工业园、南通光机电工业园。

跨越发展的双翼

——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南通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跨越发展。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培育重点中心镇,构建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形成市区经济与县(市)经济互补共进的发展格局。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形成了现代纺织服装、船舶制造与配套、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力能源为主体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同时重点发展船舶制造与配套、现代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精细化工及新兴石油化工、轻工食品、电力能源等产业,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带动形成优势企业群,将南通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一步打造“南通铁军”品牌,向全国一流建筑强市跨越。

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2005年,南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全市四分之一的耕地亩产超过了3000元。全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2249公里,创历史新高,并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扎实建设“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教人才支撑。南通优先发展教育,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加速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促进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力争建成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深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南通提出以建设节约型机关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并重,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有效规避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以积极的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生态。

制定并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执行“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规划。2005年,南通市城镇提供就业岗位16.7万个,有5.5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南通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和要素。应用发展的办法、和谐的方式克服制约发展的障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稳定发展的步伐。兼顾各方利益,注重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

南通建立兼顾各方利益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南通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对象已由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扩大到特困职工、低收入家庭,扩大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或使用面积低于12平方米,并且申请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00元的家庭。

为了让城乡孩子都享有良好教育,南通市近5年来投资100亿元,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学校乱收费、老师“赶场”搞营业性家教;杜绝招生工作中的塞条子、走后门的不良风气。

南通的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工作成效良好。据统计,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达94.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接近90%。

南通市首创社会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和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刑事案件发案率江苏省最低,连续两年跻身江苏公众安全感测试分最高城市行列。在2005年公布的中国200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南通的社会秩序和安全指标列第二。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跻身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南通刑警队被国务院授予“特别能战斗刑警队”。

南通是江苏唯一的既有江又有海的城市,又是江苏省最靠近上海的城市之一。南通有条件、有基础、也有信心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既快又好地发展,率先崛起苏中、融入苏南,实现跨越发展。南通的跨越发展,不仅领先国内,更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

南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在南通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努力创新,以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为保障,更好地实现跨越发展。

(学习时报综合部地方发展调研组 闫东)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