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应当学习改革开放史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5 日 | 文章来源:第338期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就坚持改革、深化改革的问题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他们的讲话,都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有全局和战略上的重大指导意义。在中国发展与改革的关键阶段、关键时刻,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精神,按照讲话的精神来观察思考当前中国发展与改革的问题,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对于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地推进改革和现代化事业,是极为重要的。为达此目的,本报认为,此时此刻,很有必要提出认真学习中国改革开放史的任务。

中国改革已经二十八年,这是又生长起一代人的时间。经过这样长的时间,对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不是可能已经隔膜,已经淡忘?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中国是在蒙受了什么样的灾难以后,是在什么样的困境当中,是经过什么样的挣扎奋斗,才找到了、走上了改革之路的?对这样的问题,对这样一个栉风沐雨,荜路蓝缕的艰辛历程,今天的青年没有多少体验,一些在海外谋学谋生的人们也比较隔膜,即使是一些年长者,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也淡漠了。认真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要重新回到这样的基本问题上来,对之获得或重新获得一个真切透彻的理解;就是要具体地、历史地认知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了解改革的措施、步骤、过程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特别是在怎样的困难和障碍下展开并一点点克服、突破这些困难和障碍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主心骨,懂得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什么倒退没有出路,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向来务实地观察和处理当前的各种具体问题,从而在发展与改革中继续排除、防止种种左的阻力和右的干扰。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是坚持党性,坚持先进性的一个当然之理。

学习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历史同样证明,只有改革开放能够救社会主义,能够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才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富有生机与活力地继续发展,从而才使中国振兴的前途得到根本的保证。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并真正学懂邓小平理论,才能成为一个清醒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学习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进一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现代社会化经济。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创造中国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以市场导向的,带来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市场化的实质是社会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是社会化经济的基本组织方式。马克思经济理论在其一般意义上本来就是关于市场经济的规律及其作用条件与作用形式的理论,而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切科学的成果,也都可以与之相通,互相发明。所以,如果真懂得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深刻逻辑和方法,自能正确理解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而与此相反的种种说法,究其实,都是既没有读通马克思,也没有读通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怎么办?一个办法就是把改革的实践发展史与改革的思想史、理论发展史结合起来深入学习。其中,尤其要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的关于改革的重要文献,这样更可看清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意识形态是如何一步步破除的,还应当怎样继续破除。

学习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伊始,党即提出富民思想。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为了这个根本目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风雨同舟,千方百计争取繁荣和发展的创业史、反贫困史。着眼于两个大局,分三步走,是摆脱普遍贫穷,达成全面小康的现实途径;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再也不搞政治运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实践“三个代表”,是促进社会团结稳定和谐的根本前提。在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突出特征,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和战略的与时俱进,是对中国发展经验与规律的进一步总结和认识上的深化。所以,认真学一学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发展与改革,在新的历史阶段上使全体人民的利益得到更加和谐协调的实现。

既然如此,认真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即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就是十分重要、当前尤为重要的事情。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应当以正确的方式,做好这件正确的事情。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