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关于重庆市委党校“分校运行模式”的调研报告 周放  
 

2003年11月3日,中共重庆市委以渝委[2003]369号文,正式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万州、涪陵、黔江分校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从管理体制、职责任务、教学管理,加强领导四个方面,对三所分校作了较为宏观的规定。由于2003年全市区县党校、行政学校培训资质评估结果在2004年6月24日才予正式公布,亦由于三所分校领导班子在2004年9月10日才予正式确定,所以,虽然有的分校2003年12月挂了牌,黔江分校也于2004年3月举办渝东南试点班, 但是三所分校的工作于2004年9月中旬才正式全面开始启动,2005年才正式全面运行。

在直辖市建立市委党校分校,这种干部培训模式是市委根据我市特殊市情进行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全国省级党校中,除山东、山西、四川省委党校设有隶属于省直机关工委的省直分校外,我市这种分校模式尚属首创,没有现成经验可学。因此,全市党校系统对分校工作认识是否明确?分校的管理体制、职责任务、教学管理、领导方式等运行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分校培训效果是否良好?分校的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分校的工作?都是我们应当解决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干教办、市委党校有关领导作顾问或课题主持人,市委组织部干教处,市委党校工作处、教务处、科研处及三个分校常务副校长参与主研的《关于重庆市党校“分校运行模式”研究》的课题组,并于2004年5月开始,通过走访、召开相关区县组织部门和党校“征求意见会”,举办各类班次、召开学员座谈会、进行教学过程督导、专家咨询、各分校提供书面报告、课题组成员研讨会、相关部门研讨会等方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和初步的研究。

现将调研情况陈述于下:

一、在举办分校问题上,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普遍认为建立分校十分必要。

分校设立初始,有的地区和一部分同志曾有过一些疑虑:别的省市区均未搞分校,我们有无必要搞?搞分校区县欢迎吗?会不会伤害区县委和区县党校的积极性等。通过分校的试运行,我们调查到,现在大家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建立分校有五大现实需要,总体上可调动分校所在区、区党校、市党校三方面的积极性。

一是市委战略思考和重庆特殊市情的需要。重庆直辖后,人口3140多万,幅员面积8.2万平方公里,辖40个区县,管理单元多、没有中间层次、幅员范围广、山多路难行。建立重庆市委党校万州、涪陵、黔江分校,符合重庆这种的特殊市情;有利于实现市委构建“大党校、大网络、大队伍”新干训格局的战略思考,有利于完成全市60万干部大培训的任务。

二是优化和整合全市党校教育资源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党校系统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现象。市委党校和区县党校之间、区县和区县党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悬殊较大。利用分校模式,市委党校派出较强的师资力量去分校任教,既增强分校师资力量,又使市党校的教师有更多近距离接触区县的机会;而分校有特色的课程亦可丰富市委党校本部课程,分校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资亦可到校本部任教,真正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佳整合的良好格局。

三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万、涪、黔三地人文、历史、区域优势,打造“区域性中心党校”,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的需要。万州、涪陵、黔江三区文化悠久,区位独特。历史上对周边影响较大,万州在老四川曾以“成、渝、万”并提;涪陵、黔江与万州一样,都曾是地区所在地,曾经作为当地各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整体上讲,三所区委党校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均强于周边各县。

四是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确保完成大培训任务的需要。我市要在5年内完成60万干部的大培训任务,其中3/4的任务将由区县承担,然而,我市部分区县办学质量不高,办学资质不够,严重影响着干部培训的质量,令人担忧。姜异康书记曾指出:“边远地区的干部,也要受到较高质量的培训”;“我市区县党校的水平,应高于周边省、区的区县党校水平”。举办分校,以其强于周边各县党校的硬件、软件和整体办学水平,承担不够资质的周边县党校的相应培训任务,就能确保同级别的干部,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保证干部大培训的质量。

五是降低区县学员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益的需要。万、涪、黔三个区的学员和其周边部分不够办学资质县的学员,如到市里来学习,其交通、伙食、住宿及其他开支的费用要高得多。万州分校作了一个测算:全区正、副处级干部集中在分校培训较之集中在重庆市委党校本部培训,每年可减少支出约60万元。

通过调研,集中各方的意见,课题组认为:分校正常运转起来后,可以扩大市委党校的培训规模,加强市委党校教师对区县情况的了解;可以树立分校所在区的美誉度、知名度,有助于打造区域性中心;可以扩大区委党校的影响力,提升其地位,促进其硬件与软件条件的改善。由此可见,举办分校是一个“三赢”的举措。分校完全可以办成市委党校的延伸点,所在区域的新亮点,区县党校的示范点。万州区区长吴政隆说:“市委党校万州分校的建立,是市委对万州的关心和厚爱,对打造教育强区,提高干部素质,培养优秀人才,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涪陵区委副书记常国权说:“我们一定要珍惜分校这块牌子,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我区党校建设,使干部培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涪陵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石小川说:“建立分校是一种好形式,我们坚决拥护市委的决定。”

二、通过分校举办四种类型班次的探索,分校运行模式初具雏形,逐步走向科学合理。

2004年9月―11月,我们按照市委《通知》精神,在市委组织部的安排下,分别在万、涪、黔三所分校举办了万州分校举办了处级领导干部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巫溪酉阳正科级领导干部班等四种类型共26个班,培训分校学员1137人。

对分校举办的各班次,尤其是对不具培训资质而异地培训的巫山班、酉阳班,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到三个区党委、组织部和分校(区委党校)均十分重视。校启动伊始,市委组织部就从市委干教经费中给每所分校划拨启动经费20万元。市干教办处长受市委组织部李武科副部长委托,会同市委党校,召集了万、涪、黔、巫、酉组织部长,万、涪、黔分校常务副校长开会,对设立分校的意义、分校各班次设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师资配置、管理要求、收费方式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共识。市委党校副校长、三个分校的校长周放同志明确提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高水平的管理方式,高质量地完成分校培训任务”的要求。黄建国、常国权、石小川、黄美方、林彬、陈珍明等区委领导,亲自召开区县的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研究分校开学典礼和办班要求。三所分校全力以赴,精心准备。市委党校副校长、分校校长周放同志,率工作处、教务处同志曾三下涪陵、万州、黔江三所分校,深入课堂、食堂、宿舍调研,检查工作,解决分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三所分校所在地的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分别使分校在原有基础上改善教学条件,更新或增加教学和生活设施。黔江区委区政府为配合分校全面启动,决定投入1100万元加大校园改造力度(总投资1600万)。万州分校分别添置更换了100台计算机,7部投影仪及90台空调;贷款200万元对学员公寓A、B栋进行了改造装修,全部配上卫生间和空调、彩电。涪陵分校增添了3间多媒体教室,更新了学员宿舍设施。这些均为分校培训工作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校培训各班试运行模式大致如下:由市干教办下达调训计划到区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分校;区委组织部和分校发出培训通知、调训学员;分校提出教学计划、教师人选报校本部;市委党校讨论、审定教学计划,根据分校需要委派任课教师;分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具体实施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在学制上,除高专班、企管班为半个月外,其余班次为1个月。在收费上,渝东南民族地区干部培训班、巫山、酉阳班由市干教办补助经费,划拨到市委党校后,由市委党校核发;其余班次按低于校本部同类班次的标准,报市委干教办和区委同意后收取。教学上,除大的专题与本部同类班次内容相仿外,分校还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富裕有地方特色和配合地方党政中心工作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当地有典型意义的单位、地方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周边县级党校起到辐射和示范的作用。

课题组认为,分校培训的关键和难点在于资质不够的周边县异地来校培训的班次,近两年来主要是巫山班和酉阳班。因此,无论是开学前的准备还是课程的设置,日常的管理,分校都下了大力气,花了苦功夫。承担培训任务的万州、涪陵二所分校,将最好的教室、最好的宿舍、最强的班主任、最优秀的教员配给巫山、酉阳班。考虑其饮食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异,万州党校在伙食安排计划上,专门拟制了四套方案(自助餐、席桌、零餐、盒饭)备用。考虑其住校时间长,分校强调“带着感情办党校”,注重人性化服务,视学员为亲人。如万州人吃粉蒸肉爱放糖,而巫溪人不放糖,巫溪班学员提出意见后,分校食堂立即改进。五一、中秋、国庆等节日,分校特地为巫溪、酉阳班举办联欢晚会,师生同乐,排解乡愁。每周六、周日晚,特地为来自区外的学员举办卡拉OK演唱活动。有学员生病了,班主任不仅亲自陪同看医生,而且还在生活上给予周到细致的送汤、送饭等特别服务。安全、舒适的住宿条件,香甜可口的饭菜,丰富的文体活动,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周到入微的服务,使学员在分校享受了家庭般的温馨,开始到校时部分学员的少许自卑感一扫而光。

三、从分校整体情况看,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果良好,受到地方党委、分校及学员普遍的好评。

在分校每次开学准备会上,从市委党校、区委区府领导到分校领导,均强调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培训质量。具体措施主要有:

1、科学设置内容。根据四类不同班次的情况,分校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内容。如针对处干班主要来自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情况,设置了“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与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牢记理想宗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当好正职领导的方法与艺术”、“领导与管理创新”、“领导决策与博弈”等专题;针对巫溪、酉阳科干班主要来自乡镇的情况,设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庆城镇化问题研究”、“行政许可法”、“‘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突发事件应对处理”等专题;针对高专班来自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置了“当代科技发展趋与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科学的人才观研究”、“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人的发展与职业、职业精神”等专题。针对企管班主要是企业负责人的情况,开设了“新型工业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理论”、“企业管理理论”等,对克服“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样齐”的弊端,起到积极的作用,受到学员的高度肯定和好评。通过问卷调查,各校学员对课程设置满意率平均在88%以上,问卷中没有不满意的。

2、选派精兵强将。一是选配优秀教师。分校选配了优秀骨干教师上分校主体班课程;同时,聘请了市委党校一批优秀老师授课,真正做到了名师云集,强将荟萃,切实保证了授课质量。二是由区委组织部分管部长、分校常务副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联系相应的分校班次;三是选配能力强、素质好、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班主任。比如巫溪班、酉阳班,分校特地选派了有一定基层实际工作阅历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受到学员喜爱和欢迎。各校学员对教师满意率为90 %左右。

3、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分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推行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利用大会交流、“网络党校”远程教学、学员论坛和社会调研等多种方法,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强化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使教学既丰富充实、又生动活泼;既讲透高深理论,又结合本地实际。为加强体验式教学,涪陵分校将酉阳班、企管班带到太极集团、涪陵建陶、金帝集团、涪陵烟厂等企业参观学习,现场体验,让学员增强了实际经验。分校体验式教学还注意改变外出学习“走远不走近,看富不看贫”的倾向,有意识组织学员到贫困乡镇体验。各分校处干班均分别赴广州、深圳、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考察,使大家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找到了差距,拓宽了思路。

4、从严科学管理。一是规范管理制度。各分校制定了教学、活动(包括课外活动、文体、调研、党性锻炼活动等)、管理(包括学员纪律、宿舍管理、安全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万州分校在开学之初就将《学员廉洁自律规定》、《请假制度和考勤办法》、《课堂纪律》、《学习考核制度》、《学员食宿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一起编印成册,发到每个学员手中。二是严格予以实施。为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各分校制定了严格的上课考勤制度和夜间巡查制度,建立了“学员出勤公示栏”,对各班事假、旷课、迟到、早退学员人数及姓名每天进行公示;晚上对学员食宿情况严格抽查,决不允许私自外宿;严格禁止任何时间、地点和形式的打牌等带有赌博性质的活动。完善的制度、有力的措施,确保了教学的有序进行,也做到了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5、丰富课外生活。为使来自万州、涪陵以外的区县学员生活丰富多彩,分校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坚持每天上午集体课间操,每日下午4:30以后开展象棋、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每周六、周日晚上7:30至10:00举行卡拉OK演唱活动。学校还组织了大型的“庆国庆体育竞赛”、“迎国庆、强党性,保持先进性文艺汇演” 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文体活动,补充了学习培训的空隙,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员的团队意识,增进了学员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各分校各班的学员结业座谈会上,学员普遍认为,分校培训非常成功。一是专题设置好。有理论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切合工作和思想实际,体现了“精”和“管用”。二是教学方式、方法好。处干班的学员说:“教学方式和方法处理得好。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小组讨论、学员论坛和全校性的大会交流,做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思考相结合,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三是教学水平高。高专班的学员说:“我们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本来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通过高水平老师的讲解,在分校高浓度的理论氛围中使我们感受到了理论思维之美、弄懂理论问题之乐、理论联系实际之妙,达到了提高素质、开阔视野的目的。”学员们反映:“教授们在教学中都很敬业,治学严谨,传授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特别是运用现实中的案例教学,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我们非常满意。”处干班的学员说:“没想到分校教学水平有这样高。把高水平老师集中到一起,这也体现了分校的优势”。四是管理到位。学员普遍认为,分校本期培训虽还有区委党校其他班次一起培训,但教学管理、课内课外、学习生活、井井有条,严格有序,反映了较高的管理水平。五是服务周到热情。高专班的学员说:分校后勤保障、生活安排、人性化管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巫溪班、酉阳班的学员说:“分校对我们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学员们都对分校这种办学形式作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种形式,一是使边远地区干部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充分体现了市委对边远地区干部的关心;二是节约了培训的成本,学员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大大降低,同时还可缓解工学矛盾;三是通过分校模式运行,分校能将重庆市委党校和各区委党校的优质师资进行整合,形成的教学能力和达到的教学效果都实现了最优化。四是分校后勤管理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和释放,实现了市、区、县多家“共赢”。

四、分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我们的建议。

在调研中,课题组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也调查了解到分校运行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1、分校意识不够明晰,一些方面还存在疏漏。

对分校的定位和运行模式如何更加科学、合理、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市里到区里(包括市委党校),在发文、考虑工作计划、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开会等方面,有时存在对分校的疏漏、遗忘。

2、“三个积极性”(市党校、区委、区党校)调动不够充分,校本部对分校缺乏必要的管理权威和调控手段。

区里和区委党校对市里给分校的支持期望值较高,希望市里每年能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分校,有的同志希望分校能够适当提高级别,分校工作者应有相应的一些待遇。市委党校也有同志担心:分校实际承担的是市委党校本部的部分培训对象,一旦本部任务不足或培训空间增大,很有可能出现“生源之争”的现象,从而担心影响本部的利益。目前市里文件规定,市委党校对分校主要只是教学上的指导和教师的派遣,对分校学员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校本部虽有责任在肩,但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权威和有力的调控手段。

3、在分校施教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学员普遍反映学制太短,最好每次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反映办学针对性不够明确:在学员调训上分类还不够明细,如处干班和巫溪、酉阳班的学员,既有部门领导又有乡镇领导,不同类别的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在课程设置上,学员反映宏观的专题多,联系实际、解决工作问题的少。

(2)分校学习,使三个地区学员与市里其他地区学员的交流减少,不利于拓宽思路;巫溪、酉阳班的同志希望能够到市外考察。

(3)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力度不够。尽管各分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互动式讨论、网络党校远程教学、参观考察等内容,但主要仍然是讲述式。在课堂教学中,仍未突破教师讲、学员听的“满堂灌”模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较少,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影响。

(4)部分学员的学习纪律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4、分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一,不能适应分校教学科研需要。三所分校现有专、兼职教师89名,其中正高职称的仅3名,副高39名。黔江党校35名教师,仅10名副高以上人员。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三所分校能为分校主体班上课的教师就更少,难以完成分校的教学科研任务。故现在每期教学任务,主要由校本部教师担任,无形中增加了分校的办学成本,从长远看,应当加强分校本土教师队伍的建设。

5、分校硬件建设投入不足,教学、后勤和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学员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搞好分校建设,我们建议:

1、增强分校意识,加大对分校工作重视力度。

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到区委、区委党校,在考虑相应工作时(如调训计划、学科建设、师资培训规划、课程设置、干训资金调度、工作计划与总结),脑子里应有明确的“分校”概念,要随时注意主动将分校工作纳入正常议事日程,自觉放进工作总盘子中,不使出现疏漏或“两驾马车”各行其道的现象发生。市干教办、市党校、万涪黔区委应当进一步重视分校工作,加大对分校的领导与支持力度,加大对分校必要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真正把三个分校建设成为在全市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区域性中心党校”。

2、分校运行模式应更科学、合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要利用分校试运行积累的经验,积极认真地研究分校的准确定位和运行模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市干教办和市党校应联合出台《重庆市委党校分校运行办法》。

3、逐步实现本部与分校以及分校之间的“四统一”。

三所分校都是市委党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校间的培训任务、调训对象应大致统一,除按市委369号文规定对象调训外,培训对象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统一调配;分校的教学计划与市委党校本部应大体统一;对三所分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基本统一;三所分校的同类班次的收费标准也应当统一。

4、给予分校必要的待遇。

对分校在公文发送、给其境内外国内外培训、市里开会、相关评比指标等名额分配上,给予专门指标和相应待遇。

5、在分校经费上,除按市委369号文规定执行外,市里给予必要补助。

按市委369号文规定,分校经费主要由区级财政自负。而渝东南班和不够资质的县外派班经费仍由干教办给予解决。除此之外,考虑到分校运行后,虽然总体成本降低,但施教机构办学成本却有所增加,建议每年由市干教经费解决40——60万,用作分校办学补助资金,由市党校工作处作为市委党校调控手段之一,视其培训外地学员的多少和办学质量高低等情况补助分校,用于集中改善分校办学条件,以进一步调动分校、区委和市党校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各分校的收费标准要略低于市党校本部的标准。

6、大力加强分校师资队伍建设。

严把教师入口关(新进入分校的教师必须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应工作资历、职称水平测试、素质考察等),提高教师学历、职称水平;建立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逐步使分校教师结构更趋合理;要充分利用市里统一培训、网络党校远程系统、市党校与分校教师的交流互动、上挂与下派锻炼、教学与科研大协作等方式,提高分校师资队伍质量;应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增加分校教师上课的比例,以进一步降低施教单位的成本,提高分校的自身实力。三所分校还应当根据各地实际,建立起一支以当地领导和专家为主的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7、加大对分校管理督察的力度,深化分校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要进一步加强对学员调训情况、学习效果、考勤纪律的督察力度,研究建立分校“督学制度”,进一步提高分校培训质量。要继续加快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教学的改革步伐,充分利用基于因特网上的现代干部远程教学系统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员教学、交流、研究等方面提供必要条件,全面提高分校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全市区县党校整体办学水平,真正把分校办成市委党校的延伸点,所在区域的新亮点,区县党校的示范点。

(主持、执笔:周放)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