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坚持科学发展 创建和谐庆阳  
 

——甘肃庆阳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之路

庆阳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们破解协调发展难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庆阳在经济社会发展探索过程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要想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文化的媒介力、经济的牵引力和社会的整合力,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政府主导——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这样的发展需要特定的社会制度和体制的保障,政府则是实现这种保障的关键环节。

首先,注重提升执政能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诚信政府,构建诚信庆阳,为庆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庆阳在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突出软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一方面,通过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核心,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行政组织机构,使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上来;另一方面,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为充分正确发挥能力提供良好的舞台。庆阳政府从体制和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企业负担和投资兴业的社会成本,提高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和施展能力的舞台。

其次,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庆阳“全面提速、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关键在干部。中共庆阳市委书记黄选平说做“官”是干部的本份,做人是做“官”的根本,做事是做“官”的天职,做学问是做“官”的基础。庆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升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坚持德为前提、能为本位、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切实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最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深刻理解庆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战略性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和谐保证。近年来,庆阳坚持“全面提速、科学发展”的工作主题,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十一五”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庆阳发展实际,确定未来五年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的战略举措不动摇,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抓,重点实施项目带动、基础先行、工业突破、强农富民、开放开发、科教兴市六大战略,主攻石油和煤炭资源开发、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黑绿文”三大产业,建设甘肃能源石化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创汇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三大基(胜)地,全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奋力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文化搭台——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庆阳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以香包刺绣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多彩,底蕴丰厚,独树一帜。香包、陇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和陇东民歌堪称庆阳“五绝”。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荷花舞之乡和中国民间民俗文化调研基地,命名环县为皮影道情之乡。所有这一切既是庆阳的资本,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更是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平台和有效载体。如今,小小香包开始走南闯北,打出“庆阳香包”的响亮牌子,带来购物者的美誉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庆阳是一个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庆阳政府准确把握文化蕴涵的巨大商机,因势利导,自觉加大宣传和开发力度。自2000年始,庆阳市以其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为基础,连续成功举办四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庆阳人从香包上获益非浅,今年5月23日至6月1日将举办第五届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在前四届香包节的带动下,庆阳形成了以“庆阳五绝”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文化节期间,庆阳将举办商贸会展、项目洽谈、专题论坛、文化活动、旅游观光、命名评奖等六大类二十四项活动。在文化产业开发上,庆阳政府自觉以香包节为契机,深度开发民俗文化产业,自觉加大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扶持各类文化公司、专业户和农户从事特色文化产品的深度开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为重点的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自觉加大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加快红色旅游精品景点项目建设,着力把庆阳建成甘肃省特色文化和旅游大市,使庆阳走在政府主导,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和谐发展的高速路上。

经济唱戏——

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发展不仅是硬道理,更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直接而有力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对庆阳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庆阳不仅是我国最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地区,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之先河,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和一个农业大市,“三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庆阳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发展靠机遇,机遇千载难逢。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这是继东部沿海开放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对庆阳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庆阳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定位庆阳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战略地位成为庆阳发展的关键所在。庆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支持力度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全市人民在开放开发中得到更多实惠。

“全面提速、科学发展”要有新思路。庆阳发展的思路是:政府主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谐发展。首先,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牢牢抓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围绕能力建设,从规律上探索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凝聚发展力量、寻求发展机遇和总结发展经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条件。其次,打文化牌,谋划好经济发展这盘棋,自觉以香包节为契机,深度开发民俗文化产业,自觉加大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再次,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重点开发肉牛、苹果、蔬菜三大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塬区优质果品、川区优质蔬菜、山区优质草畜三大特色经济片带。最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互动式发展格局,走城乡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均衡发展之路。

社会和谐——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引擎

和谐发展是基础。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是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社会发展理念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科学发展是途径。发展观的核心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而客观上存在着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前者是粗放型旧的发展理念,往往“见物不见人”;后者是集约型科学的发展观,强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庆阳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加快搭建生产力发展平台,有效整合发展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和增长绩效。

以人为本是归宿。政府主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归根结底要惠民利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庆阳把发展好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做好各项工作,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实惠。因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是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