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首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民居建设 闫东 吕红娟  
 

“十一五”规划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式提上日程。什么叫新农村?它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不是集中搞新房子,就叫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平谷是北京的一个农业大区,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资源,该区定位为“京东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和生态休闲绿谷”,积极探索把平谷建设成为与北京国际性大都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道路各具特色。作为首都代表,平谷区正以自己的实践呼应着北京市“新北京、新奥运”、“生态涵养发展区”等总体战略,不断摸索着适合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祖国各地都在向着党中央规划的目标奋勇前进。春暖花开,闲庭信步,2006年,平谷区,又开始了奋斗中的盛世年华。平谷区的人民群众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满怀信心地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民居之路。新民居,新农村,新生活。新民居建设,拉起了平谷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的帷幕。

新民居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突破口。有了突破口,才能抓住主要矛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然而突破口的寻求,需要决策者运筹帷幄的战略视野与较高的理论素养。

平谷区发展不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北京就很难实现。如果无法利用北京的区位优势与无形资源,就很难实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平谷区委、区政府发展的战略思想渐成雏形,确定了“建设新农村、新民居,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俗休闲旅游业,实现旅游富民的战略目标”。以新民居建设为基点,对现有村落和农民住房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改造,将其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功能较为齐全,以旅游接待为主的服务型农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平谷区委、区政府,对新民居建设投入了巨大心血,这些心血显现了新世纪平谷区委、区政府的执政能力,渗透着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新民居建设的科学化运作

中国的渐进型改革就是以点带面,以小带大,最终全面铺开。平谷区委、政府,深谙这一道理。他们精心选择试点,稳步推进,让群众参与到自己的“幸福工程”上来。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整合资源”的原则,他们优先选择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群众积极性高、社会稳定的村进行试点,确定了将军关、玻璃台、挂甲峪和南宅四个试点村,其中有三个山区村,一个平原村。

新民居建设要有个好的开始,精选示范户是头等大事。在平谷,示范户不仅要有一定经济实力,自筹资金达到规定标准,已经办理了宅基地的审批手续,并且最重要的是农民户素质高,接受政府关于新民居建设的有关政策并愿意参加新民居建设,愿意承担参观接待任务。示范户并非强制性参加,而是农民自愿报名。建筑施工单位、建筑材料、监理队伍和新民居户型等经政府推荐后由农民自行选择,并与之签订相关的工程承发包合同。

目前,第二期的部分村已开始了规划设计等准备工作,各村和村民热情高昂,期待着区委、区政府的进一步举措。平谷区委、区政府还特别提出,进行分散新民居建设,农民是主体。区政府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以宣传、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和强化服务等手段,引导农民走环保节能的新概念住房建设道路。

为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的积极性,保证施工质量而又不增加农民建房负担,平谷区委、区政府还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和扶持政策。政策规定,新民居建设参与户免费获取新民居建设户型资料;在加强对农民所选建筑施工队伍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的同时,农民选用监理工程师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新民居建设采用太阳能技术取暖达到国家规定节能标准的,区政府给予每户1.5万元补贴(干部职工不享受);对于积极参加新民居试点建设并按照要求完成参观接待任务的,区财政给予一定额度的误工补贴。除此之外,根据现行宅基地审批政策规定,对于建二层楼房的农户,不影响附近村民的,可在原址重建;对附近村民造成影响的,在新规划区域内进行施工建设。

没有特色,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也提高不了农民的兴趣,更何况新民居还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各方面需求,保证他们来的方便、吃的香、住的好、玩的美。新农村规划一定要有特色、出精品,彻底改变原有村庄缺乏规划设计、自然发展、环境脏乱差的状况。这对平谷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修改和修订,平谷区新农村规划设计方案终于面世了。新的规划设计方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符合北方地域特点,适合北方气候要求。规划满足了农村生产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吸收住宅建设的现代科学技术,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造价农民也承担得起,并且一村一个特色。清华大学、北京立人等6家专业设计单位,分别对初选的8个试点村进行了规划设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听取各设计单位汇报,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各设计单位拿出了较为成熟的规划设计方案,并组织了专家评审会,邀请首规委的专家组对玻璃台、挂甲峪、将军关、南宅四个村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评审。在专家组提出意见的基础上,各设计单位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规划建筑充分采用了现代新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采用的主被动式太阳能供暖技术,其最大特点是建筑设计样式新颖独特,能耗低。试点农民全部实现宽带入户,建设了垃圾焚烧炉和化粪池等,厕所实现了全部水冲的大变革,农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短时间内住上与城市居民一样舒适的房子,过上一样幸福的生活将成为现实,农村城市化触手可及。

资金如何筹集与运作,关系着新民居建设的成败。由于农民多数较贫困,在资金的解决上,平谷区委、区政府主要采取了政府扶持和农民出资相结合的方式。政府负责试点村的各项规划设计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和各项服务管理费。农户承担房屋建设费,每户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平均造价为15万元左右,由农户直接出资和贷款解决。贷款一村一策贷款运作模式,由区政府提出融资方案,人大批准向金融部门承诺,绿都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贷款主体,农民负责还本付息,通过偿债基金的运作方式进行融资。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目标。节约土地,就是珍惜生命。新农村建设原则上在原村址进行,需要占用新址的,要经过规划、土地等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批,使用新宅基地的,原来的旧宅基地收归村集体所有。新村占地总量不得超过原村庄的占地总量。目前看,不但农民的房屋居住、使用面积大大增加,而且四个村还节约出一定量的土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开、竞争,是政府事务良性运作的保障。保证新民居建设质量,降低投资成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政府理念。平谷区在建设施工上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企业,使房屋建设费用更趋公平合理。竟标后每平米造价约1000元左右,大大低于市场开发建设价格。在建设上保证水、电、路、有线电视、网络、电信村村通,会议、休闲娱乐设施兼顾,家家达到高质量接待的标准。

新民居建设的民本观念

平谷区在新民居建设中,始终想民众之所想,做民众之想做,减少农民投入,加大补助力度与范围。

在试点村里分别召开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会议,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意见,着重做好村民新居的选型定位工作,避免出现纠纷;请设计人员向村民讲解新民居的构造及使用特点,打消村民顾虑等等。点点滴滴,细微之处,显示出平谷区委、政府的民本观念。

资金的合理运作,减少农民负担。考虑到试点村农民经济状况、新建民居的造价和接待能力,平谷区委、政府确定新建民居建筑面积以150平方米为基数。按每平米1000元造价计算,每户新民居总造价为15万元。农户购建150平米以上户型的,只享受150平米造价的贷款政策,超出部分由村民自行支付。与此同时,奖励农民积极还款付息。奖励资金来源:将贷款贴息资金作奖励资金,总规模为80万元(为两年的贴息额度)。

为加大新建民居的科技含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各试点村一期建设全部采用主被动式相结合的太阳能采暖方式。采用该方式预计增加设备设施的投入资金为200元/平方米。如果此项投入完全由农户承担,农民就会陷入资金困难,所以拟根据各村的经济状况,采取不同标准,对首批试点村的太阳能采暖工程进行补贴:其中玻璃台村每户补贴2万元,共154万元;挂甲峪村每户补贴1.5万元,共219万元;将军关和南宅村每户补贴1万元,计402万元;以上共计补贴755万元。

造价合理,让农民满意。试点村的建安造价在全市统一预算标准的基础上降低40%。其中玻璃台村单方造价为1261.4元/平方米;将军关村单方造价为1100元/平方米;挂甲峪村单方造价为1065.2元/平方米(均包括太阳能工程200元/平方米)。

全面承担规划设计、管理服务费用。试点村的规划设计、各项管理服务费用由区政府承担,需投入资金 3016.7万元,这些投入资金主要向市有关部门争取,不足部分由区财政补。其中试点村规划设计费投入441.7万元,管理服务费309.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10.5万元。

平谷区委、政府本着“群众事,无小事”的态度,考虑新民居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少量城里住户购房问题。对玻璃台居住的少量城里户,由村里根据住户的需要按照区规划进行建设。但这部分住户不享受购房贷款政策,而且要适当提高购房价格,因为他们占用了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慎重解决了农民宅基地面积问题。经过前期调查摸底,四个村的宅基地面积平均在0.5亩左右,平谷区一直执行的是0.26亩的标准,为尽可能照顾农民的利益,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按照新村规划建设面积不超原面积的原则,此次新村建设统一按照0.4亩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新村建设后,四个村共节省土地面积114.5亩。将来各村节省出的土地有条件的要适当进行房地产开发,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弥补新村建设的前期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等。

加大投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新民居硬件环境。区政府根据可用资金量,承担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费用。区政府拟对每个试点村投入300万元左右,共计1310.5万元。根据实际需要,各试点村要建设500-1000平米的公用设施面积,包括会议室、村委会办公用房、医务室等。公建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一方面由区政府根据各村的建设规模和使用功能补贴4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各试点村可采取合作建设、转让公建设施经营权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商业铺面、修理铺等服务设施尽量安排临街农户进行经营,谁经营谁出资,或集体出资,有偿经营。

新民居建设的连锁效应

平谷区新民居建设,处处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方方面面:以民为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新民居,成为平谷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新民居改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又因为整个建筑符合现代住宅理念,能够使新民居成为集居住、接待、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寓所和家庭旅馆,具有接待旅游游客的生产资料功能。农民不仅可以获取资源收益、农产品增值收益,获取就业和服务收益,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可能成为现实。同时农民还可以由从事单一的第一产业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具有第三产业性质的产业工人,从而逐步实现农业人口由一产向三产的战略转移。

新民居,成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窗口。新民居建设将彻底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变几千年山区村落自然发展的历史。它吸引着大量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群体涌向农村。它还将引进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着落后的农村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居民的涌入,农村将成为城市功能一个新的承载区,完善了城市功能,外延了城市生活空间。这有助于城市人口向郊区疏散,缓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相对集中村落人口。它实现着城乡互动,资源互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构想。

新民居,成为科技运用的平台。新民居建设充分采用了现代新技术,大规模采用的主被动式太阳能供暖技术。在费用方面,每平米投资为200元,一个供暖期只需电费100元左右,既节约卫生,又美观节能,使山区农民从此告别煤炉供暖的落后方式,是农村供暖的一场新能源革命。

新民居——

社会主义新农村富强的平台

67家农户变成67家旅店。“国庆节前夕,我们村简直一步登天,搬进了这二层小楼,我们家住一层,客人住上面,一个多月来,已接待十几批客人。”去年11月9日中午,家里吃饭的客人满坐,忙着应酬的北京市平谷区玻璃台村党支部书记陶广银说,全村67户人家住进了别墅,开始了旅游致富的实践。玻璃台村曾经是北京市深山里最穷的村,它的变迁只是平谷区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平谷连接京津,山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4%,是首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县”,还是世界最大的桃乡;平谷是京津唐三大城市居民短途旅游的理想选择地,有近3000万人的客源市场作依托,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引导农民致富,必须符合区情,结合市情,因地制宜。因此,整个平谷的新农村建设分三类开发建设,一是城区周边农村靠发展房地产业带动,二是深山区靠旅游业带动,三是平原地区的农村的发展,目前正在调研拿方案。发展房地产业不需要政府太操心,而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山区正需要政府“雪中送炭”,帮助山区农民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从而帮助山区农民增收及就业。

平谷实施“旅游富民”,探索建设新农村始于两年前。平谷全区40万人,虽然平均收入颇丰,但全区四分之三的面积是山区半山区,人口有18万,273个行政村中一些农村还不富裕,一些山区农村还比较落后。“京东绿谷,市外桃源。”如今当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涌向郊区时,平谷发现了自己的魅力。经过多次调研,2004年年初,平谷区委区政府毅然提出,“以农村新民居为平台,大力发展民俗休闲旅游业,促进农民成为兴办旅游的新主体,实现旅游富民的发展目标。”如今这一目标正在逐步走向现实。

新民居:发展民俗休闲

旅游业的平台

事实证明:大量生态环境资源、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资金和农村劳动力资源,这些生产力要素只是缺乏一个整合的平台而没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城里人本来很想到农村休闲、体验、享受大自然,但由于没地儿吃住,只好作罢。有些人即使来了也是免费看山景,回城镇消费,农民空守着宝贵的生态资源却不能增收致富和就业。

这样的矛盾可能不只是平谷区仅有,但给平谷区带来了异常深刻的思考。

平谷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和果品生产大区。果品生产面积达到36万亩,尤以盛产精品大桃著称,是中央政治局和国家重大活动特供产品,2002年,被评为“吉尼斯世界产桃面积最大区”称号。如此大的水果种植基地,为平谷的旅游采摘提供了商机。平谷区生态环境良好,是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县”,这为发展民俗休闲旅游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依据自身资源特色,平谷推出了“四色旅游”活动。即春季十万亩桃花如霞似锦的“红色之旅”;夏季绿色扑面、融入自然的“绿色之旅”;秋季欢乐金秋、分享收获的“金色之旅”;冬季银装素裹、乐在冰雪的“银色之旅”。依据“四色旅游”;平谷区相应推出了四个旅游节:即春季红色之旅的“平谷阳春桃花节”;夏季绿色之旅的“平谷山水旅游消夏节”;秋季金色之旅的“平谷金秋金果观光采摘节”;冬季银色之旅的“平谷银冬游冰节”。

如今,平谷区民俗休闲游方兴未艾,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新民居:兴办家庭旅馆的载体

按照兴办家庭旅馆搞民俗旅游接待的要求设计新民居。试点村规划设计提高了配套设施档次,加大了户用电容量、形成管沟排污系统、垃圾集中处理、建成便捷的村域交通网络等,并充分考虑旅游接待的需要,合理配备餐饮、娱乐、商业、停车等设施。

兴办家庭旅馆,农民不仅可以获取资源收益、农产品增值收益,还可以获取就业和服务收益。农民也由从事单一的第一产业的体力劳动者,逐步转变为具有第三产业性质的产业工人。而且,随着生态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平谷人的共识。随着农村发展速度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差别也将逐步缩小。反之,如果还是采取招商引资建宾馆、饭店的老办法,绝大部分的利润被开发商赚走,以旅游带动农民增收和就业作用并不明显。

平谷区有着长远的战略构想,对现有民居进行改造,户户建家庭旅馆,全民搞旅游接待,使民居既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农民成为兴办旅游的主体,获取吃、住、游、娱、购及服务等旅游各环节的利润。发展民俗休闲旅游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理想选择。按照平谷人的构想,未来平谷的旅游业将以建设新农村、新民居为切入点,把农村建成城市居民休闲、体验、观光、度假的胜地,形成“村村是景观,处处有亮点,家家办旅馆,农民当老板”的现代城乡生产生活新方式。

“新民居”的催化剂——

借“外脑”的人力资源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善于趋利避害是政府建设与运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取向,就要求党和政府抓全局、抓重点,以服务为主,避免事无巨细全抓全管,实行政府事务的合理的社会化与市场化。

平谷区委、区政府善于利用与开发社会资源,逐步加强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制度化联系。例如平谷区与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人才交流培训基地、文化交流基地等5个基地,全方位推动平谷区的新农村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在提高林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技术、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山区绿化和城镇绿化美化、农村城市化、水土流失、林果草新品种引进与驯化、产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共建果林苗圃、花卉、新品种驯化基地;通过农业硕士推广班等形式为平谷区培养管理干部和科技骨干;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平谷区进行就业见习等,签订生态文明村共建意向书。

今年3月22日,老教授协会和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20多名老教授前往平谷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教授们捐献了适合当地生长的四倍体刺槐优良种苗,并与北京林业大学在平谷基层担任村主任、村支书助理的毕业生们座谈,回答了村民们的提问,介绍了旅游、种植以及果品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平谷区科协的推动下,平谷区政府与北京林业大学在盘峰宾馆召开了“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来自北林大的七名村主任助理参加了研讨。通过八个月的工作实践,结合本村的发展实际需要,七名村官对本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六条建议:第一,新村建设要有全局观和长远观,各村应站在全区的角度考虑本村的发展,重视完整统一的科学规划,减少对土地、水、电、气等资源能源的消耗,以求得全区利益的最大化。第二,完善村委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保管各项承包合同手续,使村务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改变目前存在的随意性,以避免工作失误的出现,减少村民间的矛盾纠纷。第三,加强对村民的法律宣传教育,使村民不仅具有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更要具有自我约束的法律意识

人是生产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巧借“外脑”的人力资源战略,为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犹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加快了新民居建设,推动着平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学习时报社专题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组 闫东 吕红娟)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