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贵州考察有感 扎西  
 

我对贵州的初次印象是从初中语文课中一篇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开始的。这篇古文名篇,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从故事中演绎出的成语典故“黔驴技穷”和贵州的简称。而贵州到底在何方,那里发生的各种传奇故事,我却一无所知。再到后来随着参加工作,汉语文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渐渐接触到了一些有关贵州的材料,各种媒体不断对贵州风土人情和那里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的报道,开始激起了我对那片热土的好奇与向往。

去年十一月下旬在深秋与初冬季节交替之际,我和我的同学们有幸一同踏上了这片乐土。第一次领略到了这里的山水秀美,第一次用心灵感受到了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各级领导和干部的执政理念和为民作风,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世代繁衍居住的各族百姓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一次触摸到了在这里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所有这些都使我感受颇多,启发很深。

来到贵州的头一天上午我们在宾馆安顿下来,尔后便参观游览了贵阳市的市容市貌和城市建设,这里的一切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整个城市建在错落有致的山林间,山在城中、城在林间,人如同走在美丽的画廊中。各种不同风格的摩天大楼在车窗外一一掠过,各种现代广告牌霓虹灯把城市点缀得分外妖娆。一度被严重污染的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经过几年投资整治,如今已恢复了往日的温情。河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两岸花草葱茏,树木青翠欲滴。好一派诱人的景致,成为贵阳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建的贵阳市委及金阳新区规划和建设透着浓烈的人本思想,一切为人的发展需要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在“实”上,落实在“特”上,着眼在“和”上。遵义市辖各县乡(镇)基层党组织充分肯定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农民的致富经验,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政府和党员干部想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从资金上提供支持,信息上提供帮助,技术上提供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使党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巩固,党员的威信得到了提高,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乌江流域又是“三江源头”之一。这里林木茂密,水源丰富,生物具有多样性。做好该流域的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当地政府切实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退耕还林等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视保证农民眼前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退耕还林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目前,整个乌江流域两岸山林茂密,江水烟波浩淼,生态得到恢复,群众生活正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贵州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政策、信贷、法律、服务等诸方面向民营企业给予支持。贵州的地域和气候条件比较特殊,宜于种植和生长许多野生植物药材。由于充分发挥了地方资源优势,在这里兴起了贵州益百、信邦药业等一批高科技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拓宽就业渠道,为国家创造财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还有更值得赞赏的是让中国的百姓家喻户晓的“老干妈”,一个农民老大娘依靠手工制作,从一家小作坊发展为年税收上亿元的民营企业。据说“老干妈”现已远渡重洋,成了民族的品牌。

贵州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黄果树、织金洞等都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景点,同时这里又有十七个少数民族世代和睦相处繁衍生息,酝酿了特殊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还有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遵义会址,著名战役四渡赤水的发生地等。贵州人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依托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和群众致富。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非常重视对古镇的保护、开发、利用。青岩古镇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小巷里每天都有来自东西南北各种肤色的人熙来攘往,小贩的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生意红红火火。在黄果树景点一出独具匠心的苗家婚礼让游客赏心又悦目。在游戏中使游客体验到了苗家的风俗,感受到了苗家人的精明。既愉悦了游客,带走了风情,又留住了客人,抓住了商机和财路。在郎德苗寨依旧完整保留着在二百年以前修建的民居和传统的民风民俗。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郎德民寨依托这独特的文化资源吸引八方来客。在苗寨,所有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皆参与各种民俗文化的活动。迎客、敬酒、向导、表演、推销小纪念品,每个村民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样的热心和参与难道还担心搞不活旅游吗?

贵州自古山清水秀,交通闭塞,地势险要,与中原相距甚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贵州把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加强交通公路建设。目前,县际间,省际间的公路四通八达。过去从省府到偏远乡镇用几天的时间,而今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朝发夕至非常便捷。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建设已为贵州的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贵州的旅行虽然短暂而匆忙,但这里淳朴的民风,严谨的干部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行使我对贵州有了全新的认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坚信贵州人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会使这里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百姓的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贵州定会呈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作者系中央党校西藏班学员)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