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卫生部副部长余靖谈加强疾病防控问题 青山  
 

日前,“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第二届全球大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等共同主办。

卫生部副部长佘靖在主题报告中谈到,当前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为72岁,婴儿死亡率为21.5‰,孕产妇死亡率为48.3/10万,人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如今,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消灭了天花、基本消除了丝虫病和完成了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自建国之初的3200/10万下降到2005年的339/10万。目前,传染病在全国人口死因中已下降到第9位,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

据统计,我国现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等近30万个,医疗机构床位总数337万张,卫生人员542.7万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2.46张,每千人口医生数1.52人。此外,全国还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9万人;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共有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人员近25万人。到2005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1.37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人口1.79亿人。

佘靖指出:当前,卫生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挑战。

一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人口流动、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和疾病传播的全球化等都对我国的卫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是人口学和疾病流行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带来了卫生服务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同时,我国正面临着疾病流行模式的快速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步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致死的主要因素,也面临着传统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和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包括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在内的一些重大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些都对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是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仍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传染病和地方病等也多发生在农村。同时,我国东部地区所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

四是医疗保障制度亟待健全。中国目前仍有约75%的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覆盖,主要靠自费医疗,群众缺乏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五是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3%上升到2004年的5.55%,特别是医疗费用持续快速上升,其年增长速度几乎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的2倍。

佘靖表示,在今后一段时期里,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高度重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加强其它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模式,改变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农村卫生是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保证农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是卫生工作的重要职责。我们制订并启动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第三,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第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第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六,转变和完善政府的医疗卫生职能。

第七,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第八,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把中医药发展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加强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弘扬中医药优良传统,组织开展对若干重大医学难题的联合攻关,推广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