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沙尘带来的警示 罗勇 何勇 徐良炎  
 

今年以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

特征及成因分析

1、沙尘天气过程比去年同期多4次,但低于历史同期。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共出现10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4次扬沙,6次沙尘暴(含5次强沙尘暴)。与2003、2004和2005年同期相比偏多,但是仍然低于历史同期平均值。今年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入春以来的3—4月份(4月4次、3月5次、2月1次)。其中4月9—13日的沙尘天气是今年影响我国范围最大和强度最强的过程。4月16—18日的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北京地区总尘降量约33万吨,大范围强浮尘落在建筑物、花木、道路和车辆上,使整个北京披上了厚厚一层“金甲”。

2、西北东部、华北和内蒙古中东部沙尘范围比去年大。今年1月以来,我国西北大部、华北北部以及内蒙古大部、辽宁西部、山东部分地区沙尘日数有2—12天,新疆南部、西藏西北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超过12天。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以及内蒙古中东部沙尘分布范围比去年同期偏大。

3、今年沙尘天气过程比近三年同期偏多的主要原因是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3.6℃,比常年同期(2.9℃)偏高0.7℃。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2℃,部分地区偏高2—4℃。由于气温回升,致使地表层解冻,土壤水分蒸发大,土质疏松,为初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入春以来(3月至今),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75%。其中,秦岭及黄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青藏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5—8成,部分地区偏少达8成以上。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气温回升,使地表土质干土层增厚,一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今年春季,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从3月份到4月中旬,我国先后遭受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强冷空气(均达到寒潮强度)袭击,尤其是4月份的强冷空气更是少见。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我国北方地区典型沙尘暴的长期变化趋势

沙尘天气通常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对当地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破坏区域生态与环境。近年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京津等地并波及全国,使下游地区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大范围强沙尘天气过程的浮尘不仅向南可以飘到台湾,而且经过朝鲜半岛、日本直到北美洲西海岸。沙尘暴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破坏生态与环境的突出问题。

春季是我国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季节,春季爆发沙尘暴的频数占全年的半数以上。南疆盆地和内蒙古中西部是沙尘暴高发区,年平均次数达20次以上。在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下,1954年以来全国沙尘暴总日数的变化反映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沙尘暴总日数呈减少趋势,195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沙尘暴出现日数较多,1980年代以来逐渐减少。1966年沙尘暴日数最多,1997年最少。但1997年以后沙尘暴总日数又呈增加趋势,这与近年来北方地区春季植被的减少紧密相关。

沙尘源和强风是形成沙尘暴

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形成沙尘暴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沙源,例如沙漠、沙质戈壁和裸露地表等;二是风力足够大。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防沙治沙工作,对促进沙漠化过程的逆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尽管如此,195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沙漠化却呈现愈来愈大的扩展趋势: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扩展速度平均为1560平方公里每年,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平均为2100平方公里每年,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平均为2460平方公里每年,到90年代末已发展到3436平方公里每年或3600平方公里每年,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这显然并非纯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所致。

人类经济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止不合理的“六滥”活动(滥垦、滥牧、滥伐、滥采、滥用水资源、滥开矿)和采取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例如植树造林、封禁轮牧、退耕还林(草)建设,减缓或抑制沙漠化过程的发生发展,促使沙漠化土地的逆转。例如,建国以来北方沙区开展以防沙治沙为主要目的造林保存面积就达10×104平方公里,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有11×104平方公里受风沙危害的低产农田得到保护,粮食增产10%—13%,并在沙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90余处。这既提高了沙区粮食和牧草产量,解决了绝大部分农民的燃料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使土地沙漠化趋于逆转。二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沙区进行土地垦殖、放牧、开矿、筑路、新修水利、兴建工矿企业及城镇居民点等,破坏了沙区植被和土壤,加速、加剧了沙漠化过程的发生与发展,使原已固定、半固定沙丘活化,产生新的沙漠化土地或使土地沙漠化等级提升。实践证明,人类经济活动对沙漠化正、逆过程两方面的影响都存在,但总体而言,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土地沙漠化正过程占绝对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代以来共治理沙漠化土地26×104平方公里,但同期因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达34.46×104平方公里,累计新增沙漠化土地8.46×104平方公里。研究表明,这种人为经济活动造成的平均土壤风蚀量与自然风蚀量之比约为5∶1,即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地沙漠化比同等自然状态下高出4倍之多。这也正是我国沙漠化防治中“治理跟不上破坏”、“绿化跟不上沙化”,沙漠化只是局部得到治理而整体仍在不断扩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未来可能向暖湿方向演变,降水增多不仅有利于植被自然恢复,更有利于人工封育区植被和人工种植植被的成活和生长。但对抑制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沙漠化过程影响不大。因为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是由于人口增加过多,而土地生物生产潜力低引起的。未来气候变暖变湿虽然可以使土地生物生产潜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但与人口多和所需粮食、肉蛋奶和燃料也增多,及农牧民经济收入低等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尖锐矛盾。人们受利益驱动,加之生产经营习惯和生产方式落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很可能许多人会抓住这个可能的气候转型机遇继续甚至在更大范围内从事过度的经济活动,加速、加剧沙漠化过程的发生与扩展,这是需要特别警惕的。

沙漠化防治是减轻沙尘暴灾害的主要对策

对未来50年气候变化的情景预测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将可能向暖湿方向发展,从总体上看,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的沙漠化不至于造成重大影响,沙漠化发展趋势仍然主要决定于人类活动。

沙漠化治理难度最大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主体和主要沙尘暴源区的半干旱区。根据国家的部署,分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集雨灌溉,封育草场,禁采甘草、苁蓉、发菜,以煤代柴等,控制沙害应该是可能的。

治理目标是建立既防治土地沙漠化又促进生产发展的经济体系,总体上应坚持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主抓植被建设和生态恢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对沙漠化土地的压力;加强农牧业基本建设,改善经营管理;逐步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系统。同时,沙漠化防治措施必须因地制宜,因环境条件的区域差异而分为资源节约型、适度发展型和环境保护型,最终都应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实施过程应包括强有力、高效率的领导决策、技术指导和咨询以及基层领导与群众的共同努力。

防治沙漠化的关键措施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并针对其开发利用后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趋势确定适度利用指标。对于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的沙漠化土地,除保护现有天然植被、合理放牧、封育弃耕地外,还应扩大林牧比重,建立以护田林网为骨架的农林结合的稳定农业系统;利用丘间低地建立人工植被;减少草场牲畜压力,建立人工饲草基地。对于干旱区的沙漠化土地则应着眼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防护体系,包括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栽植固沙植物,人工固定沙丘;建立绿洲防护系统等。总之,应以防为主,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寓治理于开发中,并积极调整农业经营方向和农业产业结构,防沙治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遏止住沙漠化,实现沙漠化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生态、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此外,虽然近几十年各国科学家对沙尘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和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还有很多科学难题有待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强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沙尘暴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提高沙尘暴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