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展望中美关系的深化 宫秀川  
 

4月14—15日,“中美关系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就目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展开讨论。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研究中美关系非常重要。中美两国是两个大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另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研究中美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时又是研究全球共同发展命运的重大课题,因为研究中美关系就是研究不同制度国家如何长期和平共处,在和平共处中推进合作,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李君如说,中美关系是两个不同类型文明之间国家的关系,这两种国家之间的文明在交流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相互合作,正是通过文明的交流、沟通、合作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他指出,中美关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国家实力上,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又是正在快速崛起的后起大国,从世界史来看,这种情况往往就会导致对立、对抗频生,但是中国却提出了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与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和谐相处,这就涉及到在21世纪里构建新型的国家关系。所以中美关系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不同社会利益的国家关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国家关系,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自谕了。中美关系的研究是关乎世界和平的战略问题,这种研究不仅影响两国的安全、发展,还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目前的中美关系,他认为,中美之间的战略定位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了。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如此多的合作,又有如此多的不同。现在需要在一些功能性领域中加强合作,这就会涉及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层次的矛盾,这是新的难题。王缉思指出,从中美关系中历史焦点转移的过程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是符合全球发展的趋势。中美关系在1989年后的焦点问题是人权问题,随后是由于李登辉访美造成的台湾问题凸现,到了1990年代末是两国的之间的战略互信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战略互不信任的问题。9·11后战略互信的框架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所以现在中美关系的焦点已经脱离了传统上的问题,而是在战略稳定的框架下,在经贸领域和各个非传统安全领域下的合作与摩擦。这样的一种合作方式是和全球发展趋势相吻合的,纵观这几年的全球经济中,大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并存,但是以合作关系为主,所以说,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也是全球化的一个趋势,它规定中美关系也只能往这个方向发展。王缉思认为,要不断深化研究中美关系。过去研究中美国关系一直是如何定位、怎么定性中美关系,这些问题非常简单而且又很有争论性,而现在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复杂到必须把能源、安全、军事等等功能性领域结合起来研究。研究中美关系必然要涉及台湾问题,还要涉及多边问题,日本问题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指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首先是由于两个大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历史、文化差别非常大,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也很大。除了差别,另一特点就是当前两国关系的多面性,这种多面性表现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美经济关系是中美关系领域中最好的一方面,主要是互补性很强,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合作是主导面,但是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往往会成为美国政治问题,政治问题反过来又成为中美关系的热点摩擦,具有多面性。美国是一个全球大国,它有多方面的利益要求,中国还只是一个亚洲地区的大国,但是影响逐渐超出地区的范畴,所以在两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比如说能源问题。

崔立如指出,中美关系20多年总体上稳定,在宏观战略态势上保持了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整个国际的局势,另一方面,是中国采取的一种非常温和的和平发展政策。他强调在中美关系的战略问题上,双方的沟通、对话和互信非常有意义。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