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沧海桑田 几度夕阳红 刘琼  
 

——上海的松江顾绣沉浮400载

朋友,也许您对美轮美奂的江南四大名绣倾心不已,但您不一定知道,诞生于四大名绣之前并对四大名绣技艺传承有着重要影响的松江顾绣,这个看似国画实为绣品的“画绣”真的是绣画难分,长期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只因偶然的机会才使之“飞入寻常百姓家”,得以在民间世代相传。

松江,古称华亭,又名云间,水清木华,亭亭玉立。松江四鳃鲈鱼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明代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经济的发达催生了灿烂的文化。松江自古为“文秀之乡”,是江南著名书画艺术文化名城。三国魏晋时期的陆机,誉为中国古代名人书法第一家;元代曾寓居松江的赵孟頫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后有杨维桢的“铁崖体”,沈度、沈粲兄弟的“台阁体”,徐霖的“篆体”并称雄于世;明代董其昌的“董书”与画名震天下。这方上海历史的发祥之地,走过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文荟萃,文物殷盛,充满着历史的灵性和文化的魅力。顾绣,这朵松江民间艺术的珍贵奇葩,四百多年来,在中国刺绣百花园里一枝独秀,香飘四海……

出生望族中道衰

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技术,松江府 “衣被天下”,缂丝工艺扬名南北;明代 “衣冠悉如汉唐制”,刺激了江南刺绣业发展,绣艺人才辈出,顾绣便应运而生。

顾绣,俗称“画绣”,是有别于日用工艺的纯观赏性针刺技艺流派,由明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的女性眷属创造、发展和推广。创始人为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其少时寄养于田姓人家,随田女学绣,并经常为田女代绣官用绣件。缪氏入士大夫家庭为妾后,所见名人字画渐多,眼界顿开,遂尝试以绣艺描摹字画,开了“画绣”之先河。

清嘉庆《松江府志》载:“上海顾汇海之妾刺绣极巧,所绣人物、花卉,气韵生动,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惜之,此顾绣之始也。”平心而论,天下绣艺精湛者恐不止顾氏女眷,何以独顾绣能成一派?顾绣的精髓不仅在劈丝、配色、针法三绝,更在理念与文化价值上对传统的超越。当然,这其中要归功与顾绣同期活跃于明代后叶的松江画派,以董其昌为领军人物,这一批士大夫或隐逸文人集合着“华亭派”、“云间派”、“苏松派”的实力,注重摹仿古人,追求以画托情,董其昌更是成了中国山水画分南北二宋的首创者,影响至今。又因董氏与顾家的密切关系和深厚的影响力,使顾绣成为松江画派文人画在针刺艺术上的延伸。

顾绣正是将松江文人画派画理融入刺绣技艺,以高雅脱俗的名画为蓝本,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画绣结合”的绣品成为有别于日用工艺的纯观赏艺术品。然而,顾绣的传承脉络极细,只在宦官、书画人家的闺房间习传,而且必是先精画技、后学针法,普通人家女红工艺再精湛也不会、也不知去习顾绣针法。

那时,文人墨客相聚,到得厅堂,主人常邀你相猜哪是董其昌写意云烟真迹,哪是倪瓒枯笔山水真迹,客人往往面对绣画同列,一时难辨。顾绣历经明代万历、天启、崇祯三朝20余年磨砺,渐趋成熟,风靡全国。据说,当年苏州、杭州民间的绣品以及官营丝织机构也将他们的制品冠以“顾绣”之名,大有“无绣不姓顾”的势头。

遗憾的是,明末,顾氏家道中落,成为顾绣脱离士大夫家庭、嬗变为民间手工技艺的转折点。

存活民间坎坷多

在顾绣的曲折变故中,顾名世曾孙女顾兰玉是个关键人物。

顾兰玉,这位“清初才女”,绣艺得自缪韩亲传,略迟于缪氏的韩希孟系顾氏女性中,绣艺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为顾名世次孙媳,精通六法、擅工画花卉,以20年艰辛,潜心“画绣”,能真切地传递松江画派的意趣,达到与国画几可乱真的境地,并创立了用针法表现透视法则和素描关系的“写生绣法”。

顾兰玉因家道中落,被迫流落于松江民间设帐授徒。清嘉庆《松江府志》载其“工针黹,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之为顾绣。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自此,顾绣栖身在松江的九峰三泖之间,民间妇女争相传习,迅速传入四面八方,苏、宁、杭、湘、蜀都有了它的踪迹。顾名世也因家族女性群体的杰出成就,被江南绣业界尊为绣祖。

但作为“画绣”,虽然历朝对刺绣者个人素质并不强调,顾绣则凝聚了绣家的学向、修养、以及对绣品所怀有的高尚情趣;绣制者对刺绣虔敬痴迷,大寒大暑不绣、阴晦天气不绣、风雨时不绣;要拣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之时,掂香祝告后方动针开绣。绣工须有文化底蕴,环境要求“闲、静、明、洁”,加之其制作耗时长,本身又是民间绣艺与士大夫文化结合的产物,一旦离开了松江画派的土壤便失去了其赖以茁壮成长的水分与养料,失其精髓而得其技者,无奈使其从纯观赏性艺术珍品逐渐变成了日用工艺品,以至顾绣之名虽盛,但“画绣”的真谛在上海荡然无存。

薪火延续代代传

松江作为顾绣的原籍地,一直以复兴顾绣为己任。士大夫阶层中不乏对顾绣念念不忘的挚爱者,坚持顾绣的纯艺术宗旨,顾绣在江南、乃至全国时有所闻。清末明初,南通名人张謇、沈寿兴办顾绣学校,顾绣香火得以延续。上世纪二十年代,松江慈善机构“全节堂”设立“松筠女子职校顾绣班”,明代顾绣真髓又返传到松江。当时顾绣班中的一位女学生戴明教,半个世纪后成了明代顾绣在新中国的第一代传人。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市松江区工艺品厂成立顾绣组,聘请戴明教女士授徒传艺,维系松江与顾绣人脉,正式恢复对顾绣的研究、授艺与生产。以后,松江顾绣艺人不断创作出一批批精美绝伦、雅韵欲流的顾绣新作。松江顾绣犹如旱苗沐雨、枯木逢春,开始显露出勃勃生机。

如今,第二代松江顾绣人也都已五十上下,即将退休。可以说,她们为繁荣、振兴松江顾绣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谱写了新时代的顾绣史。她们为顾绣能在今天受到各方面关注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她们执着追求,不仅在为培养第三代绣女作出努力,还想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顾绣,发展顾绣,让顾绣更上一层楼。

松江第三代绣女,她们都还很年轻,刚刚进入顾绣轨道,她们刚刚问世的处女作还犹如出生婴儿。当然,她们的顾绣之路会走得很远、很远……

顾绣明天再“添针”

新年伊始,古老的松江顾绣欣逢双喜。一是,经国家保护中心审定的顾绣第二代传人作品《赵孟頫·吴兴清远图》和《倪瓒·渔庄秋霁图》于2006年2月12日至3月10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参加由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委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保护展。另据新华社报道,有5个项目的“现场表演成了参观者最易集聚成群的地方”,其中顾绣技艺演示位居第一。二是,新中国顾绣第一代传人戴明教已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如今,松江顾绣的精湛技艺已被天下人所认同,成为民间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名噪天下的顾绣,远销24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曾给予大量报导;绣工还应邀出访多个国家作文化交流,顾绣又迎来了她的春天。

松江顾绣,坚持手工绣艺,一根丝线有时要劈二十四分,针刺纤细如毫毛,严格的工艺制作标准,典雅古朴的风格神韵,站在时尚潮流的风口浪尖不盲从规模化、程式化、机绣、电脑绣的冲击;加上其坚持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绣时耗费长,受视力影响,每位艺师的创作高峰时段平均在20—50岁之间,往往仅一幅尺方作品就需至少3至4个月方可完成,每人毕生只能绣上几十幅;又鉴于顾绣技艺要求艺人除了要对表现对象深刻观察、细心揣摩外,还需综合水墨、素描、水彩等美术元素,以求针法极力模仿绘画的笔墨技巧,使山水、人物配色精妙、逼肖活现……顾绣不愧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

松江顾绣的文化价值不仅在继承明代顾绣的“画绣”理念,更在对传统民间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技艺承传过程中包含有形和无形的传统文化遗承。那些有形的绣品留在世上,供人欣赏、解读、学习,承接历史的可见性延续;那些无形的针法、刺绣程序、材质选择、审美理念和书画艺术素养,只能凭着天资、悟性,通过师徒以口语或手教相传而成。

因此,顾绣作为松江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砝码之一,改善顾绣的生存环境,保护传承顾绣已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为了顾绣灿烂如锦的明天,专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再为顾绣“添几针”。

上海市松江区政府在正确看待顾绣的文化价值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民间特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战略高度,对保护顾绣十分重视。今年制定了主要包括政府每年拨款专项保护基金;建立松江顾绣艺术陈列馆;成立松江顾绣研究室;建立中老艺人个人工作室;出版松江顾绣作品集;为1949年以后从事顾绣的艺人及有关人士举行表彰、命名等九个方面的保护顾绣五年计划。

可喜的是,顾绣香火渐旺,松江慈善机构“全节堂”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设立“松筠女子职业学校”,开设顾绣班,由来自江苏南通的宋姓女教习传授绣艺。戴明教就是当时顾绣班中的一位女学生,半个世纪后她成了明代顾绣在松江的传人。于本世纪初开办的“大江职业学校顾绣班”,使松江顾绣传人谱系得以迅速壮大。区政府正着力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培养顾绣新人,为新一代绣工接受专门艺术教育、为顾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社会各方在这几年里积极努力,共同为顾绣多“添几针”,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的松江顾绣,这一古老的上海民间手工技艺将向世界展示新的风采,为中华刺绣文化书写瑰丽的一章。

明清至今四百余年来,顾绣在松江这方水土上,由士大夫文化宠养的娇儿,变成民间的一芥草民,又在松江文化的庇荫下冉冉重生,命运的跌宕起伏,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坚如磐石。文化这条河流,蜿蜒着历史的河床缓缓涌来,奔向浩瀚的世界海洋。或许有一天,顾绣会挟着最富上海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强势,淌过国土的分水岭,对世界文明发生影响,那就是获得传承的文化,就是上海松江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