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干部之重在于干事创业 杨坚平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历史和现实表明,党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如何,精神状态如何,对一个地方或部门、单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徐闻县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具有自然、地缘、人和的优势,近几年来我县提出了“五大战略、六大措施”和 “打造一座绿城、四个基地”的宏伟目标,全县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社会经济逐年加快,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全县去年GDP排在全省67个县的41位,人均GDP排在56位,财政收入排在43位。这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经济较为落后。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树立强县富民的理想,全县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干事创业的意识,做到“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千方百计加快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步伐。唯有这样,才能回报组织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才能称得上“不负干部之名,不推干部之责。”

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做“思进型”干部,不做“懒惰型”干部

“想干事”是干部的思想品行、职业道德的表现,干部想干事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党和人民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干部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受群众欢迎的事情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江泽民同志说过“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更多的机会干事,有更大、更好的舞台表现自己的才干,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做“思进型”的干部,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做“不思上进”、“懒惰型”的干部。

干部的权力说到底就是干事的权力。职位越高,干事创业的资格和条件就越好,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就越大。干部是干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并不是干部 自己跑出来的,说出来的,为人民谋利益不是一句空话。干部在其位要谋其政,才能谈得上有党性,才能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邓小平同志曾经“三起三落”。 他在第三次复出的时候,已是70多岁的老人,他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当然当了,就不能够只当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是“想干事”的一个共产党员的表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作为干部,我们要多想党的事业,多想如何干点事业,时刻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视党的事业重如山,为党的事业去拼搏、去奋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 不把心思、精力和智慧持续投入到工作中去是不行的;悲观等待、无所作为、不想做事更是不对的;从政多年,山河不改,面貌依旧,更是愧对百姓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把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县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才能突破难点,开拓创新;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实干,才能干出实绩,造福百姓;少琢磨些人,多琢磨些事,才能不断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 全县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当“奋斗型”干部,不当“懦弱型”干部

“敢干事”是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体现干部的品格和情怀。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力量凝聚起来,要甘当“奋斗型”的干部,敢干实干,干出业绩来,让百姓信服,而不能甘当“懦弱型”的干部。

加快徐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广大干部应具备开阔的世界眼光、战略的思维能力、开放的全局意识和创新的时代理念。因此,要着重强化干部“四种”意识:一要增强发展意识。始终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摆在突出位置,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加快徐闻发展上来,切实肩负起构建和谐徐闻的重任。二要增强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干部要自觉把本地本单位担负的任务放到全县、甚至全市、全省、全国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去研究,促进区域发展协调,整体利益均衡。三要增强竞争意识。四要增强实干意识。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前瞻性的目光,去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干部应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开创性地做好每一步、每一件工作,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工作依托,在使用权力的同时,必须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这一职位上所赋予的责任,把自己的事业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想人民所想,急群众所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工作。

要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做“创业型”干部,不做“平庸型”干部

“想干事”是一种态度,“敢干事”是一种精神,“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会干事”是干部理论政策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化专业水平的表现,干部要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理念,要不怕难题,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创业,就要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甘做“创业型”的干部,不做“平庸型”的干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干部队伍是党的队伍的核心力量,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来体现。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的干部,自身很正, 工作也很投入,很辛苦,但工作成效不明显。造成这样的原因,或者是浮光掠影, 不愿深入实践等,说到底,就是执政能力不强,不善于干事。

“会干事”体现在实践中,干部不仅要会谋划,还要会操作。如果我们把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比喻为构筑一座宏伟的大厦,那么我们的干部工作就是它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只“想干事”、“敢干事”,而不“会干事”,只会“看功”、“唱功”,不练“做功”,是建不成“大厦”的。

要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当“实干型”干部,不当“口号型”干部

“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和前提,而“干成事”则是干部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中实现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及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表现,是干部德才的真实表现,是干部必须追求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当“实干型”的干部,不当“口号型”、“口水型”、“纸上谈兵型”的干部。如果上级党委作出的决策得不到执行,规划的蓝图得不到实施,布置的任务得不到贯彻,确定的思路得不到落实,老百姓盼望的事情得不到实现,利益得不到保障,他们会怎样看待干部的行为?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又如何体现?因此,是干部,就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意识、敢干事、会干事的本领,更必须有干成事的行动。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锁定在干成事这个目标上。

干成事,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的政绩观,反映了其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说到底也是对“干成事”这个事的看法和态度。从一定意义上说,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为谁追求政绩,是衡量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干成事的重要标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最根本的要抓两条:一是抓理想信念教育,使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进一步改进干部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建立科学的实绩考核体系,要针对各类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履行职责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为干部的实绩考核提供科学的依据。要进一步量化、细化工作指标,硬化工作措施,努力把工作任务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头上,切实做到级级有目标、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对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方位激发内部活力,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使广大干部为人民干事创业,真正在干成事上取得新成效。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徐闻县委副书记)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