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 张季风  
 

□张季风

人们把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形容为“政冷经热”。尽管“政冷经热”不是一个十分严密的概念,但也大体反映了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成正比关系,但其毕竟是经济外因素,而起决定作用依然是经济因素。不可否认,近两年中日之间的“政冷”开始影响到经济关系,并且已经出现局部“经冷”现象,而且,这种局部“经冷”被放大许多,“政冷经凉”的说法似乎成为目前舆论的主流。但是,笔者认为,对局部“经冷”的无限放大,可能会造成舆论压力直接影响到具体企业的实际投资行为和贸易行为,因此,对当前中日经济关系做出全面客观评价十分重要。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判断,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应当从长期和中期数据考虑,而不能仅凭一年甚至半年的指标为依据;第二,需要从综合指标分析,而不能只从单一数据判断;第三,不仅要看到中日经济关系对中国的影响,还要看到对日本的影响;第四,经济关系的局部降温究竟是经济自身原因还是政治原因。根据以上原则,笔者通过中日双方公布的1990年至2005年15年的长期数据以及中日之间“政冷”凸现的2001年以来的5年中期数据,对双边经贸关系加以综合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中日经贸关系仍处于健康发展之中,“政冷经热”状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这种状态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双边贸易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数量不断上升

日方统计数据

第一,日中贸易迅速增长。1990—2004年,日中贸易从2.6万亿日元,增长到19.0万亿日元,增长7.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4.6%,远高于同期日本外贸3.6%的平均增长率。2001-2004年4年期间,日中贸易从10.8万亿日元,增长到19.0万亿日元,增长76.3%。年平均增长率达21.2%,远高于同期日本外贸4.6%的平均增长率。2005年日中贸易达到20.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4.4%,也高于日本外贸11.0%的增长。

第二,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的比重迅速提高。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总额的比例从1990年的3.5%上升到2001年的11.8%,2004年又上升到17.2%。2005年略有下降,为17.0%。2004年中国(含香港)日本双边贸易额达到22万亿日元,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国(含香港)日本双边贸易额突破25万亿日元大关(日美贸易为21.8万亿日元),仍保持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第三,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在1990—2004年度的15年中,这一期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虽然出现过一些曲折,但平均增长率仍高达22.8%,而同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负3.5%。在2001—2004年度的3年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直线上升,平均增长率高达46.3%,而同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负7.2%。2004年度,对华直接投资增长率同比高达38.2%,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为6.3%的负增长。从2005年1—9月的情况看,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5026亿日元,已经超过2004年度全年的投资额。

第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度的0.6%上升为2001年度的4.5%,2004年度有上升为12.8%,2005年1—9月进一步上升至15%。跃居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位。

中方统计数据

第一,中日贸易额不断增加,2001年以来年年创新高。1990-2004年,中日贸易从129.3亿美元增长到1678.9亿美元,增长13.0倍,平均增长率达16.6%,略低于同期我国外贸17.4%的平均增长率。中日贸易2001年为877.5亿美元,2002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3年突破1300亿美元,2004年又达到1679亿美元,2005年直逼2000亿美元大关,可谓年年创新高。2005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9.9%,增长幅度明显下降。

第二,中日贸易占中国外贸的比重有所下降。中日贸易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11.2%上升到1996年20.7%。此后,由于中国外贸增长高于对日贸易增长,中日贸易占中国外贸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到2004年降至14.5%,2005年又进一步降至13%。

第三,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曲折,但基本呈上升趋势。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在1990—2004年的15年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达443.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仍高达23.7%,略低于同期我国引进国外直接投资27.7%的平均增长率。但在2001—2004年的4年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8.4%,远高于同期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10.6%的平均增长率。200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54.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低于韩国,但高于美国和欧盟。2005年,日本对中国投资项目3269个,合同金额119.2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而同年我国外资引进总额为0.5%的负增长。截至2005年底,日本累计对中国直接投资项目35124个,合同金额785.7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533.7亿美元。

第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我国吸引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我国吸引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1990年为14.6%,1994年骤降为4.8%,1995年恢复到8.3%,此后小有波动,但基本保持在8—9%之间。2003年恢复到8.7%。2004年占同期我国吸引外资累计总额5449亿美元的8.1%。2005年上升到10.8%。

中日经贸合作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第一,中国对日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1970年代的中日双边贸易是典型的垂直分工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中国以原油、煤炭等能源和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换取日本的机械设备和金属制品。1980年代中期稍有好转,但并未发生显著变化。1985年,中国对日出口产品中,以矿物性燃料为主的初级产品仍在74%左右。而进入1990年代以后变化很大。1997年与1985年恰好发生逆转。初级产品降为22.5%,而工业制品上升到77.5%,到2004年工业制品进一步上升到85%以上。中国对日出口产品中工业制品比重的上升标志着双边贸易正在向水平分工型贸易方向发展。

第二,中日在生产领域分工合作进展也非常迅速,这种进展不仅体现于数量上的变化,也体现于质量上的变化。1980年代以加工贸易为主,1990年代开始向电器、电子和机械行业发展,现在又扩展到信息通信产业和汽车产业。

第三,近年来,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日直接投资开始起步,尽管其数量仍很有限,2003年度为3亿日元,2004年度上升为9亿日元,但增长速度很快。

中日经贸关系局部降温有一定必然性

如前所述,近年来由于中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速度快于中日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中日贸易在中国整个贸易总额所占比例有所下降。2004年,欧盟和美国分别上升为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日本下降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且日本对华ODA也逐年下降。出现这种状况,有多种原因,当然也不能排除“政冷”的负面影响。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第一,从欧盟对华贸易上升来看,主要是由于欧盟东扩,从过去的15国增加25国,相应的对华贸易比重自然会上升。另外,欧盟是一个区域经济集团,而日本仅仅是一个国家。若从国别来看,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2005年中德贸易仅为632.5亿美元,相当于中日贸易的1/3。

第二,美国上升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按国别计算为第一位)。其实中美贸易额上升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理所当然的。从具体数字来看,2004年中美贸易额为1696.3亿美元,仅比中日贸易高出17.4亿美元。中国欧盟贸易额为1772.9亿美元,比中日贸易高出94亿美元。但是,2005年中美贸易达2116.3亿美元,高出中日贸易272亿美元,中国欧盟贸易额为2173亿美元,比中日贸易高出329亿美元。差距明显高于上年。但就目前状况来说,也只能说欧、美、日不相上下,从长期着眼,中欧、中美贸易,特别是中美贸易还将有大幅度增长,而中日贸易的绝对量还会上升,但相对数会继续下降。

第三,由于中日贸易基数较大,受边际递减的影响,难以出现突破性的高增长。2002年以来,中日之间的贸易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以上,相当多领域的贸易合作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在短期内不容易出现过快的增长。特别是在日本对外贸易增长5%左右的情况下,中日贸易仍然维持20%、10%的高速度,已实属不易。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增幅减少,也有许多经济原因,其一,日本经济复苏,收入有所提高,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吸收了国内企业的大量供给,因此对华出口相对减少;其二,由于中国对过热投资进行调整,相应减少对日本的钢材、机电产品的需求;其三,中国对香港贸易扩大,而日本对香港的出口增大,总体来看,中国(含香港)的对日贸易仍有很大增长,达到了25万亿日元,与美国进一步拉开了距离。其四,也不能完全否认反日过激行为,即“抵制日货”的影响。

第四,近年来日本对华ODA数额逐年削减,这固然有政治原因,但也存在经济原因,即与近年来日本的财政状况恶化也不无关系。ODA原本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履行的一种援助义务,当受援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援助国减少,甚至停止援助,也不必大惊小怪。

综上所述,1990年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日政治关系骤冷以来,反映中日经济关系中最主要的贸易与投资两大支柱的大多数数据都在高速增长,而且双边经济合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不能不说中日经济关系仍然很“热”,特别是相对于政治关系的“冷”来说,就更显得经济关系很“热”。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外贸的比重下降以及日本对华ODA逐年下降,除了政治原因外,其下降自身也存在许多必然因素,而且仅凭个别的指标下降,并不能断定“政冷经热”的基本格局发生本质变化。目前(2005年底),我国对欧盟、对美、对日贸易分别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3%、14.8%和13.0%,可见,欧、美、日三足鼎立,日本占其一。只要这种格局不变,只要中日经济合作的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增长,就不能断定为“经冷”。

尽管“政冷经热”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并不等于“政冷”,即经济外因素对中日经济合作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政治关系发展顺利,也很热的话,经济关系肯定会更好,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中日经贸关系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货贸以及民间直接投资已经步入市场化的轨道,也就是说主要是“看不见的手”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相对来说,“政冷”对传统货贸以及民间直接投资影响小一些;但是“政冷”对类似高速铁路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中日双边或两国共同参与的多边FTA的缔结等需要作出政治决断的大规模合作影响极大。事实上,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明显缺乏大项目的带动,毋庸置疑,高速铁路等领域的合作倘若能够实现,可以带动传统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恶性竞争和摩擦,《2005年日本通商白皮书》又明确提出,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要慎重,采取“China+1”手法,分散风险。这些都足以证明经济关系出现政治化倾向的苗头。另外,由于“政冷”,以及国民之间的不信感,国民感情的恶化,对传统货贸以及民间直接投资带来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说不定这种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强,事实上,中日双方的政府贸易管理部门之间、具体的合作企业之间、甚至在具体的合作项目谈判过程中已经实际感受到“政冷”的某些负面影响和压力,这应当引起双方足够的重视。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