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直达心灵的倾诉 余青  
 

——评影片《季风中的马》

这是一部由蒙古族电影人完成的影片。本来,这部影片在第二十五届夏威夷电影节上得了大奖,国内却宣传得不多。它的知名度远没有《无极》、《神话》、《千里走单骑》那么大、那么广为人知。它是背对着喧嚣的文化市场的,而且,原版还是蒙语。它所传达的情感属于自己的民族,包括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历的挫折、迷茫、愤怒和忧伤,深埋在内心深处不愿轻易示人。它是沉默中的等待,它等待的是真正的倾听者;等待所有的等待者,听懂这如泣如诉的歌声。

愚钝如我,不仅无法看懂真正的原版,更没有草原生活的印象弥补想象的空间。辽阔的大草原,只是我梦里的天堂。面对这部影片,我几乎是怀着虔诚的心停下来,静下来,去认真地谛听,那回响在蓝色天空上的歌谣和来自牧民心灵深处的律动。

不可阻挡地,草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季风”(这部影片的命名,使整个影片具有了隐喻和象征的意义。它给草原带来的,不是丰沛的雨水和温润的希望,而是惊惶、无奈和茫然。连年的旱灾,牲畜不断死亡,已经让祖祖辈辈放牧为生的牧民愁眉不展,让他们更为不解的是所谓“生态保护”,仅凭一句“草原是国家的”,就有人趁机侵吞了他们赖以为食的草场。那匹已经衰老的白马在奔跑中不慎被遍布的铁丝网缠住,似乎预示了草原人们的命运:草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草原,草原上的人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人生。

无疑,生活从前不是这个样子。牧民乌日勒曾经在碧绿如毡的草原上驱赶着马群纵情驰骋,洁白如云的蒙古包前,年轻美貌的妻子抱着眼睛黑亮的婴儿等他归来。短短几年,草原就变了。纵横交错的草原公路上,载重的汽车川流不息地驶过,各种铁丝网也把广袤的草原分隔成一小片一小片,过度放牧把草场糟蹋得严重退化。他们有着难言的愤怒、痛苦和迷茫、无奈。与现代世界的隔绝的生活方式,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无辜。没有什么更叫人揪心了:奸商到毫不设防的牧民家里廉价收购毛皮,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孩子在哭泣,从来没有做过买卖的牧民妻子赶着牛车到公路上卖酸奶,可她还不知道应该先给酸奶定个价钱。男主人公乌日勒在绝望之中疯了一样地抗拒着,挣扎着,他酗酒、打架、打老婆、求人写状子告圈自己秋营盘的乡政府。不得已,妻子首先到城里打工,除了屈辱地糊口,城里没有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当一切都幻灭以后,他就每天坐在画室里,穿上古代勇士的铠甲,扮成成吉思汗的模样给画家当模特挣钱。

我想,电影想告诉人们,这些蒙古汉子的心里,一定会向成吉思汗询问今天变故的原因。然而,这些变故也是成吉思汗所无法回答的。同时,他们也会回想当年祖先金戈铁马,横扫大地的功勋和荣耀,当然,祖先的光荣不能代替今天的奋斗,但祖先流传下来的血性,也在呼唤今天的精神。

一个民族接受选择的时候到了。尽管那从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幸福的,但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不论是谁也绕不过去这个现代化的命题。个体的人所能做的,只有挺住和忍受,但一个有出息的民族不会就此沉寂下去。跟上时代的变化,在新时代中寻找民族自新的出路,这是唯一的选择。于是,当苦闷的乌日勒向一位老者倾诉自己对马的感情时,作为蒙古族的智者,老者对乌日勒说:“马不是离不开的。人不想去的地方,马并不能把人带去;人想去的地方,没有马也一样能去。”这时,电影超越了作为蒙古族一个民族生存状态的叙事,而升华到民族文化在当今世界如何发展的哲学命题。“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代贤哲的智慧与当代牧民的智慧是相通的。在势不可挡的历史巨变面前,抱残守缺或许是一种诗意的姿态,但于世无补,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只要我们记得到底想去的地方在那里,即便没有马,没有我们从前的生活,没有蒙古包,也能够达到那个地方。

告别的过程仍然充满了依恋和不舍。白马在蒙古长调一唱三叹的旋律中被放生,终老草原。乌日勒收起了蒙古包,熄灭了灶火,脱下威风凛冽的蒙古袍,换上不合身的西装,走在通往城市的公路上。也许,草原传统生活的诗意已经不复存在,但毕竟还有一个未来等待人们去创造,未来虽然遥远陌生,但毕竟乌日勒们还是迈开了第一步。

影片没有仅仅让人看到忧伤和惋惜,更是让人看到民族的高贵和不屈。这正是作为民族歌者的电影区别于其它影片的深刻主题。它的原本意义恰恰是表现本民族的心灵史,而非迎合各种风潮,包括主流媒体、民间团体对环境保护或者生态平衡的种种呼吁。所以,它的境界就在于穿过这些风潮,直达心灵,挖掘民族性格的核心内涵,在刻画民族灵魂的同时,将民族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时代变迁完美地融为一体。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