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领军新农村建设 王松华  
 

——建立基层党组织实践先进性的新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实践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实现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和工作效果的最佳化。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持续增强的新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配备工作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要创新“选强”的工作机制和办法,对乡镇一级,进一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规范监督,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开、竞争、择优的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采取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考察、群众考评的“双推双考”的办法调整充实乡镇机关干部。对村一级,全面实行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乡镇党委审查,党员大会选举的“三推一审一选”的办法,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善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对那些年纪大、身体差、能力弱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是建立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步调一致。要制订并落实村党组织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村委会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党员议事等制度,使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对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上进行把关定向,对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规划部署,对重大问题提出决策意见,对村委会工作依法进行监督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

三是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确保对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分类指导。改变过去单纯按乡村组条状和党员聚集地块状设置的做法,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按行业、企业、新经济联合体及党员特长等情况灵活设立党组织,使党组织的设置从单一走向多元,由区域型向产业型、功能型转变;同时,可将党小组设置为政策宣传、普法民调、村务监督、市场信息传播咨询、文明创建等不同性质的党小组,以实现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促进党组织结构的优化组合,以利于加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分类指导。

四是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帮带”工作责任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模式,实行镇级党委包村、村级支部挂户责任制,采取“选择试点、挂钩联系、定点指导、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的做法,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政策帮扶、技术帮带工程;围绕带领群众致富,总结和推广一批结对帮带、挂钩联系户典型;围绕带动一方致富,总结和推广一批优秀党小组责任区、党员示范基地典型,做到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有自己的联系点,有实践先进性的“责任田”。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机制

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模式。要从扩大联系范围、改进联系方式、丰富联系内容、增强联系实效等方面入手,创新农村党员联系群众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和农村普通党员分片联系群众制度,分点分片广泛建立党员“联户责任区”,建立健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以确保农村党员心在群众,身入群众,同群众连成一片。

二是建立农村党员分类联系群众制度。要本着因人制宜、科学分类、明确责任、结对帮带、共同致富的原则,分类建立农村党员领导干部、农村中有帮扶能力的“双强”党员和流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根据农村党员的实际,把党员分为“双强”型、参谋型、劳力型、救助型等若干类型;根据农户的致富状况,把农户分为小康型、潜力型、纯劳力型、救助型等若干类型。对有潜力无实力型农户,采取结对帮扶的方法,通过“双强”党员为其传技术、找门路,使其学几门实用技术、上几个增收项目;对纯劳力型农户,通过外出务工党员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及时帮助其组织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对救助型农户,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要采取政府救助、联户资助的办法,帮助其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对小康型农户,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全方位支持,鼓励他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幅度增收,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

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员、干部调查研究和群众评价制度。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党员、干部与群众谈心制度,广泛倾听民声,全面了解民意,确保集中民智,作出尊重民权、顺应民意、维护民利、赢得民心的正确决策。同时,经常性地开展争创“带头致富之星”、“科技推广之星”、“贫困农户帮扶之星”、“邻里纠纷排解之星”、“公益事业带头兴办之星”等星级创建活动,建立群众评价农村党员、干部制度,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督办,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促使农村党员、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干部任用管理新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工作运行机制。对农村党员、干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党员批评、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拓宽农村党员民主参与渠道,建立农村党员参与农村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保障农村党员有与其义务对等的民主权利。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机制。要围绕榜样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方面,创新农村党员激励模式,给予农村党员更多的锻炼机会,使更多的农村党员有机会承担党的工作,让农村党员在参与党内事务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村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能力。

四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坚持和完善以党员、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定期考核、民主评议等为基本内容的农村党员、干部考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尺度。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新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村“两委”协调议事机制。要建立健全由村党支部召集、书记主持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然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既保证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又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积极作用,实现农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分工合作的制度化。

二是建立健全民主管事的工作机制。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凡属公益性建设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村务决策,交由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商议,在全村范围内公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

三是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基层干部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要以强化财务管理为重点,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适当安排优秀党员进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探索村民“点题”公开和群众质询答复等公开形式,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村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枝江市委书记)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