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国酒茅台“十五”辉煌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也是茅台集团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五年。这五年,茅台集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发展作为兴企强企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公司党委、董事会、经营班子及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的开门红,企业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企业影响力空前加强。

这是茅台集团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居安思危、居危思进、硕果累累的五年,是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改革大深化、管理大加强、结构大调整、品牌大释放、产能大突破、市场大扩张、效益大提高,企业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五年。

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

这是茅台2001——2005年一系列重要指标:

销售收入(含税)从2001年的20.5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0.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5.88%,比2000年的15.95亿元增长216.61%,五年实现销售收入126.42亿元。

实现税金从2001年的6.6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0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8.37%,比2000年的4.53亿元增长188.08%,五年实现税金46.76亿元。

利润总额从2001年的6.3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8.9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31.52%,比2000年的3.89亿元增长385.71%;五年实现利润总计56.18亿元。

利税合计从2001年的12.7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1.9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5.84%,比2000年的8.42亿元增长279.93%,五年间总实现利税102.29亿元。

上缴税金从2001年的7.5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0.5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8.59%,比2000年的4.68亿元增长339.32%。“十五”期间共上缴税金65.39亿元。

茅台集团总资产从2001年的58.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0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6.5%,比2000年的32.4亿元增长223.87%;2005年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负债率在33.3%以内,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23.3%。

人均税利从2001年的28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44.18万元,年平均增长率18.5%,比2000年的19.91万元增长233.63%。

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从2001年的13.4%提高到2005年的21.55%。

职工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人均收入达到3.96万余元,比2000年(1.29万元)增长了两倍;2005年福利发放品种13种,折合人民币人均 1549元,比2000年增长71.16%;职工居住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电脑、摩托车、小轿车已逐步走入国酒人的家庭,广大员工正逐步分享企业高速发展的丰硕成果。

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十五”期间茅台集团为员工办理了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各种保险共计6项,为员工提留保险金额达1.58亿元。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8月上市以来,随着价值投资理念逐步被投资者认同,公司卓越的品牌价值、良好的盈利能力、广阔的市场潜力、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规范的市场运作,逐步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公司的股价一路上扬,不断创出新高。2005年8月4日达到新的历史高度,涨至55.80元/股(复权后达100.56元/股),茅台的累计涨幅已达223.7%,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也由此被境内外投资者公认为在弱市背景下国内证券市场上几只最具投资价值的股票之一。2005年被评为未来十年中国最具成长性的蓝筹公司、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十佳上市公司殊荣,并上榜“2005中国上市公司综合20强”。

“十五”期间,茅台集团保持了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进一步巩固了国酒地位,企业综合实力以及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企业发展步入新天地

五年来,茅台公司占地面积由2000年的1238亩增加到3411亩,增长175%,建筑面积由83.21万平方米增加到113.62万平方米,增长36%;新建投产茅台酒生产能力4900吨,实际生产能力超过6000吨,每年增长超过1000吨;新建投产制曲生产能力3950吨;新建酒库面积13.37万平方米,新增储酒能力约2.3万吨;新建并投产了具有20000吨/年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包装车间;完成进厂道路高架桥工程、5万吨/日供水系统取水泵房、3×20吨锅炉房及供汽系统的建设。新增了制酒八车间、制酒九车间和制酒十车间。收购习酒公司酱香生产线组建了制酒十一车间,收购怀酒厂组建了制酒十九车间。

新建完成了10万吨啤酒生产能力,加上习酒公司、葡萄酒公司、保健酒业公司,在产能迅速扩大的同时,茅台公司打造了国内酒行业唯一的集酱香白酒、浓香白酒、啤酒、葡萄酒、保健酒为一体的大型酒业集团。随着“走出酒的天地”步伐的迈出,茅台集团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近30家,员工8000余人,企业总资产上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所涉足行业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等。

企业改革实现新突破

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贵州茅台股票的成功上市,标志着茅台公司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跨越,标志着企业从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的跨越。这对茅台来讲,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

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制定了《关于实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打破原有的等级工资制,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年功工资和资质工资;在销售公司、投资公司实行了单项风险承包责任制;各子公司实行了领导班子年薪制。

用工制度改革方面,在全员劳动合同制体制下,实行了以录用短期临时合同工为主体的用工改革。理顺公司各类临时工的劳动关系,初步形成了全员合同制、生产协议工、车间临时工、宾馆(环保)临时工及补员临时工五种形式的用工模式,打破了大锅饭,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对茅台集团53个单位进行了岗位测评,定员、定编、定岗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为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坚持推行并逐步完善了中级管理人员“一年一聘”和“末位淘汰”制;积极推进竞争上岗制度,逐步拓展了公开招聘的用人机制;推行了对中级管理人员的试用期制和任前公示制;加强了对一般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力度;取消了企业干部行政级别,打破了“干部”和“工人”的界限;进一步做好公司人才储备工作,搭建优秀员工展示才能的平台,推行了见习助理制度;进行了技术岗位的职称评定工作,开通了员工成长的技术通道,让技术业务骨干脱颖而出,并能够享受相应的待遇。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员工学习成长方式,连续五年保持100%的培训率,共举办了各种培训331期,达41914人次以上。实施了公司人才储备制度,五年来,共招聘大中专学历毕业生459人;与江南大学、贵州大学合作开办了发酵工程大专班,从2004年开始每年选送50多名生产骨干脱产学习;先后组织了三次白酒品评师资格培训,有34人获评酒师资格,7人获高级品酒师资格,为茅台公司培养了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改革,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得到解决,茅台集团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以顾客为中心”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强化“六个营销”,茅台集团全体员工以市场为中心,“生产围绕销售转,销售围绕市场转”的观念进一步增强。

在网络建设方面,通过优化整合,不断吸引有实力、重诚信的优秀经销商进入到茅台公司营销网络中来,把茅台酒销售网络做细、做大、做强。加快专卖店建设,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规范和加强“八个统一”。五年共建专卖店624个、专卖柜97个、发展特约经销商157家,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大多数地级市场已建立网络。顾客忠诚度由2001年的57%提高到2005年的79%。在贵阳、北京、广州、厦门、兰州、西安设立了中转库,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海南建立了自营专卖店,2005年共计销售茅台酒 213.69吨,酱香系列酒207.39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专卖店管理系统逐步投入运行,B to B电子商务取得新进展,市场信息化迈出新的步伐,有效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速度进一步加快,为茅台集团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了依据。

五年来,茅台集团不断加强对市场的监控,规范合同管理,加大了对低价窜货的处罚力度。建立了具有茅台特色的市场营销体系,企业和产品信誉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茅台集团着力进行多档次、多品牌、多规格的产品开发,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系列化、合理化。

茅台集团完善了酱香型酒产品系列,形成了高、中、低端的产品层次,“十五”期间逐步培养出酱香型酒消费群体,扩大了酱香型酒市场。共开发、储备新产品12个,其中已投产10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亿多元,利税8.62亿元,利润5.54亿元。品牌不断规范,陈年茅台引领极品酒市场,系列产品逐步走强。

五年来,茅台集团在境内外各大主流媒体和重大活动中,大力加强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的宣传力度,使文化酒和健康酒理念深入人心,有效促进了终端消费。

在打击假冒侵权,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茅台集团进行了机构调整,充实了打假队伍,加大了打假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打假维权活动,堵源截流,有效遏制了假冒侵权行为。

企业管理迈出新步伐

五年来,茅台集团在管理观念、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断朝着现代化管理迈进。2003年,茅台集团引进波多里奇质量管理标准,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勇夺全国质量管理奖桂冠,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在管理观念的创新方面,推行了5S、6б管理,建立了战略、绩效、信息、人力资源、物流管理体系,规范和完善了财务、生产、营销等管理环节,进行了业务流程再造;提炼形成了符合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理念系统;引入KPI关键绩效指标的概念,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模式,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管理体系的创新方面,茅台集团贯彻实施了多项ISO系列国际先进标准,建立完善了几大主要的管理体系并通过权威部门认证。2005年,建立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HACCP)体系并通过认证,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双重认证。“茅台酒特殊工艺”被中国食品文化遗产委员会和国家文物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食品文化遗产”,2005年又首批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贵州茅台酒等全部6个单元的产品在全国名白酒中率先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等级(优级)认证。建成了公司协同办公系统,为茅台公司各部门及时、高效地进行信息沟通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修订完善了三大标准及规章制度、部门职责,推行了厂务公开制度,促进茅台集团民主决策向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在原有先进班组、优秀班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了特级班组,制定了严格的申报条件和审核程序,推进了公司班组管理整体发展水平。实施了企业法律总顾问制度,逐步明确和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财务管理推行了全面预算制度,加大了成本控制,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

在安全管理方面,茅台集团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统揽安全工作的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服务生产、安全促进生产、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着眼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建设,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事故查处坚持“四不放过”;整合武警、消防、保安、经警、交警、杨柳湾派出所联合安全保卫工作系统,做好“十防工作”,努力把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使茅台集团安全处于高控状态,连年实现“四零一低”的安全控制目标。贯彻先进的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生产、经营、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技术进步跃上新层次

“十五”期间,茅台集团的科研工作立足于企业发展,服务于生产发展,着眼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发展趋势。坚持“以我为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建立开放型的科研开发模式,与中科院、天津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全国白酒行业确立了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茅台集团在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科研开发、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总投入达27,682万元,组织实施了新包装生产线改造工程、低度酒生产线改造工程;信息技术在市场网络建设、供应链管理、库房管理、行政办公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建立了酒库贮存勾兑信息平台和制曲发酵过程监测系统;引进了新的产品过滤和计量设备,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战略基础性研究方面,茅台集团与中科院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开展了“茅台酒大曲太空诱变育种效应”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茅台微生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保障,为了解茅台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生态圈情况提供了支持依据;茅台酒特征性香味成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茅台酒香味成分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有大范围的拓展,为进一步研究茅台酒品质提供有力支持;初步建立了高粱支链淀粉定量校正模型、真假酒识别模型和陈年茅台酒指纹模型;利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试验强化,初步确定了高粱单宁提取方法;茅台酒糟制作有机复合肥的田间栽种试验、“神舟”五号搭载的茅台原料田间栽种和选育试验等科技项目,为茅台集团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型适用技术的应用取得进展:机械制曲第三阶段的研究试验,为今后生产应用积累了经验;低度酒新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难题取得了新的突破。

对外投资进入新阶段

茅台集团组建了对外投资管理公司,通过清理对外投资项目,处置不良资产,追收欠款,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积极、审慎、理性地进行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探索和资本运作,投资了世华数码、微硬盘和铜铂项目,加强对外投资的清理和管理,清理投资项目共计44个,总额15.5亿元,使茅台公司向茅台控股集团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截止2005年年底,投资管理公司清理接受托管投资项目的总投资额为63,063.84万元,投资净额为58,346.47万元。公司在金融、保险、证券业方面的投资,如入股交通银行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通过清产核资,原来大量长期挂账的呆坏账得到了有效处理,盘盈4610万余元,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有利于茅台集团今后的长远发展。

酒糟综合利用项目方面,完成对废弃厂房的改造工程,建立起蝇卵生产车间、育种车间、酒糟处理车间、肥料生产车间和化验室,开始了循环经济的新探索。

环境保护得到新提高

五年来,茅台集团进一步加强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公司环境绩效明显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不断提升,创建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新建项目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并按照环保“三同时”制度进行污染治理项目建设。茅台集团不断夯实环境管理体系基础工作,加强企业环境因素控制,完成年度环境目标,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固废物处置工作取得进展。五年来,茅台集团共投入512万元,新增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施,新增制酒车间锅底水的收集系统和十九车间生产废水治理。目前茅台集团生产废水和锅炉废气基本稳定达标排放。从2003年起,茅台集团在厂区范围内及周边设立了3个空气质量监控点,加强了对大气环境的监测。锅炉烟尘排放、厂区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废旧物资回收顺利开展。五年环境绿化共投入2274万元,从单一的树林栽植向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垂直绿化发展。每年新增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目前绿化覆盖率达43%(不包括新征用地),总绿化面积达33.88万平方米。2005年“七、八车间绿化工程”更具特色,环境绿化水平又上新台阶,凸显了酿酒行业花园式企业形象。各具功能特色的环境绿化将逐渐形成。五年环境卫生投入合计837.8万元,茅台集团环境卫生开始专业化的清扫和维护,文明卫生水平迈上崭新台阶。

企业文化建设呈现新面貌

五年来,茅台集团通过不断探索和提炼,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使命、愿景、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绩效期望;确立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确立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核,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修订完善了400多个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制定了《员工手册》。构建了茅台的企业文化并使其更加凸现出个性化色彩。“立足茅台、奉献茅台、成就自我、完美人生”已成为广大员工的价值取向,茅台集团及员工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在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90周年之际,茅台集团上下掀起了以弘扬“爱我茅台,为国争光”企业精神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建设高潮,成功举办了年度大型运动会、国酒茅台回馈酒都父老乡亲文艺演出、“第二届茅台酒节”纪念活动、“茅台之夜”大型文艺晚会。为基层车间配备了文化干事,成立了员工互助基金,成功申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企业,重新启动传统师带徒活动,员工合理化建议卓有成效。这些活动的举行,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提升了茅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和谐企业建设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茅台集团加大了“三个文明”建设力度,员工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有所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所增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组织工作主动积极,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班子建设效果明显,2004年茅台集团组织了34名党务工作者到北京中央党校进行理论培训,抽调46名中级管理人员到遵义市委党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脱产培训,使企业中级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工作卓有成效,厂务公开力度、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力度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力度不断加大,充分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005年,在贵州省委的统一部署下,茅台集团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九个方面”狠下功夫,使党员受到了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员工得到了实惠。不断深化“六个载体”活动,围绕“化纠纷、解难题、办实事、维稳定”,进一步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党政工团组织的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员工敬业奉献的精神境界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茅台集团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训、讲座和学习活动,充分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掌握国家方针政策,熟悉国情厂情。积极推进民主管理进程,厂务公开、事务公开不断完善;机关各级管理人员积极深入生产一线参加劳动,使茅台集团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企业,形成“酒香、风正、人和、物丰”的良好氛围。

茅台集团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工业反哺农业,参与社会捐助和慈善事业方面也不遗余力,“十五”期间,茅台在仁怀市及周边地区,共建有机高粱基地13万亩,实施保护价收购农民高粱,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以上,茅台公司通过社会招工和征地“农转非”,五年来共解决了2402人的就业问题,为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茅台集团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共计捐款199万元,公司党办、工会、团委组织员工捐助6次,募捐16.5万元,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教育、卫生事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五年来,茅台集团共投入教育经费2741.78万元,投资医疗卫生设备708万元,共投入105万元为员工购买丙种球蛋白、抗感冒病毒等疫苗,为员工接种各种疫苗24896人次,特别是“非典”期间,职工医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员工健康安全。五年来,共为员工免费检查身体7755人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成效,五年来,茅台集团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社会风气日趋良好;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公司严格按照“三为主”原则强抓计划生育管理,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