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教育花费不应成为致贫的首因 青连斌  
 

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提出的两个结论,一是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二是缺乏知识和技能是城乡居民挣不到钱的一致归因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对这两个结论的深入解读,可以引出一连串的话题。

话题之一:城乡居民把挣不到钱归因于缺乏知识和技能,那么为什么会缺乏知识和技能?

城乡居民把挣不到钱的原因一致归因于缺乏知识和技能,这至少说明我们的普通百姓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民族向来重视教育,我们的民众向来重视受教育。在现代社会,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大量新职位的产生,社会成员并不缺乏向上流动、通往较高职位的机会和途径,但对人们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越来越苛刻。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脱离实际需要的教育,不能给民众提供充分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许多人即使上完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上完大学,仍然一无所长,对就业找工作帮助不大。

话题之二:城乡居民把挣不到钱归因于缺乏知识和技能,是所有城乡居民都缺乏知识和技能吗?

肯定不是。缺乏知识和技能的,只是一部分城乡居民。是哪一部分城乡居民呢?不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也能发现,主要是贫困的那一部分城乡居民以及他们的后代。因为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他们能够分享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比一般居民更少。享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当然就会缺乏知识和技能,就难以就业,更难有一份好的工作和收入,就会更贫困而摆脱不了贫困,甚至进而出现贫困的“代际转移”。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就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这是因为通过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不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熟悉程度的差异,会转化为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一来,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了。当然,我们不难发现,布迪厄在自己的理论中避开了一个关键性问题,这就是教育的公平性。不同社会阶级的成员掌握的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事实上是不平等的。有钱人能够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穷人则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子女不能享受到同富人们的子女相同的教育。但是,在现代社会,教育水平的高低恰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社会地位,所以教育就成为阶级再生产的机制了。

话题之三:既然城乡贫困居民缺乏知识和技能是因为受教育少,那么他们为什么受教育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全社会都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文明时代,不会有人认为穷人就天生应该受教育少,或者说他们没有接受更多教育的必要。根据前述研究报告的资料,在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5.9%和23.3%;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现如今,教育花费多,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家庭中占去了家庭消费的一大块,贫困家庭更是如此。把教育花费看作是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也就“有理有据”了。

话题之四:城乡贫困居民受教育少是因为他们穷,一般居民也因为家里有孩子上学而陷入贫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时下,一句民谚很有概括性:“不上学等着穷,上学马上穷”。教育本来是摆脱贫困的手段和途径,却成了贫困的原因。这说明在某些方面肯定出了问题。我们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该是完全免费的,不仅仅因为这是“义务教育”的本义,而且因为义务教育在全世界都是免费的。但是,我们的义务教育仅仅是不收学费,名目繁多的杂费、书本费以及所谓“择校费”,则是照收不误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花费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贫困居民家庭的重负。令人欣慰的是,从2005年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即免除杂费、免除书本费,对住宿生实行生活补贴。今年,“两免一补”的范围将扩大到整个西部地区,明后两年将覆盖全国。实际上,在许多国家的非义务教育阶段,比如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也主要不是由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埋单,而是由政府和社会(或通过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等等来支付的。由此说来,教育花费本不应该成为城乡居民家庭致贫的首要原因,更不应该成为贫困家庭孩子上不起学的障碍。只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各个方面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花费教育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就一定会成为过去时。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