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重在参与的俄罗斯中东外交 姜毅  
 

把持中东和平进程的支撑点

使俄罗斯的影响有所恢复

无论是冷战期间,还是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一直是国际政治的热点。巴以之间的宿怨、各种力量的角逐、纷繁复杂的各种问题,在这里上演着一出出活剧。正因为此,那些竭力想在国际舞台中心占据一席之地,深谙积极参与中东问题的重要意义,纷纷将此地作为自己外交活动的一个战场。俄罗斯自然也不例外。

冷战期间,苏联一直把中东当作与美国对抗、角力的前沿。为此,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面支持阿拉伯国家,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绵延半个多世纪的中东纷争,都少不了苏联与美国博弈的因素,阿以之间的数次战争都能看到苏联的身影。它甚至几度与美国迎头相撞、差点导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战争。

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继续了戈尔巴乔夫对中东政策的“新思维”。特别是1990年代初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在中东呈现出全面收缩的态势。按照曾任外长的伊万诺夫的说法,这个时期,俄罗斯与阿拉伯世界的传统联系急剧下降,俄罗斯在这里的阵地丧失殆尽。一个十分明显的情况是,虽然同为马德里和会(1991年)的主持者、中东问题四方代表(指美俄欧盟和联合国)之一,俄罗斯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实际上处于被边缘化的程度,几乎成为国际和谈的“礼仪”式的角色。

在一系列的挫折面前,俄罗斯意识到,完全追随西方政策既不能保证自己的大国地位,也有损自己各方面的利益。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俄罗斯开始恢复在中东的阵地。从1990年代后半期起,俄罗斯在发展与以色列的关系的同时,与一些海湾国家也开始密切交往,并逐步重返埃及、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1997年10月,时任俄罗斯外长的普里马科夫提出了中东和平与安全的12项原则建议,开始显示出俄罗斯对中东外交新的兴趣。俄罗斯在中东的重现,使阿拉伯国家找到了反对美国偏袒一方、把持中东和平进程的支撑点,也使俄罗斯在这个国际热点的影响有所恢复。

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是什么

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外交进一步加大了调整力度,其对中东问题的立场也更加明晰。普京指出,“我们毗邻中东,中东的局势关系到我们大家的利益,所以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俄罗斯中东政策的要点是:巴以双方都应停止暴力活动,共同担负起维持和平的责任;“路线图”计划是实现中东和平的最佳途径,各方当在此计划框架下逐步解决所有问题;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推进中东和平进程。推动莫斯科回到中东的是其强国的战略规划和现实的各种利益。

首先,普京外交两个核心任务就是:为国家发展塑造和维护有利的外部环境,努力在俄罗斯周边建立睦邻带;同时,在推动建立多边国际控制结构的进程中,确立俄罗斯的权威身份,维护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地位。俄罗斯积极主张在多边合作基础上构建控制世界进程的可靠机制,热心参与中东等热点地区问题是俄罗斯外交的主要活动方式。其目的就是通过形成参与国之间不同利益的制衡、利用各种矛盾,以凸显实力已经衰弱的俄罗斯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俄罗斯在力量积蓄时期既避免过多卷入、又能保证自身利益的有效方式。其实,不仅是巴以冲突,在对待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等许多问题上,俄罗斯“重在参与”、并表示出不同于西方的立场都是为了在这个地区确立起自己“独立大国”的形象、恢复其国际影响。

其次,保证国家基本安全是普京的一个重要国策,同时也是其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俄罗斯面临着复杂的反恐、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任务。而其境内的恐怖组织正是以宗教为政治旗号,并从一些阿拉伯国家获得了物质、资金和道义的支持。“来自南部的威胁”已被俄罗斯官方判断为国家安全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特别是与广大阿拉伯国家发展良好关系、确立自己新的形象是俄罗斯开展反恐斗争、保证安全、消除危险源的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俄罗斯发展与包括沙特、伊朗在内的中东一些“积极的”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就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其三,为了加快发展、振兴经济,经济外交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一个新的努力方向。其中,武器和能源成为这个方面现成和主要的两张“牌”。俄罗斯希望借助良好的外交联系,扩大俄罗斯武器和机器设备的出口,开拓外部市场。而中东这个传统的市场在其对外经济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不断扩大与叙利亚、伊朗等传统军贸伙伴的联系,并在一些海湾国家开始打开了军品出口的市场。尽管面临着美国的压力,俄罗斯也仍然没有放弃与伊朗的核合作,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同样,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项目中,俄罗斯也努力为自己分得了一杯羹。能源开发和供应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复兴的主要渠道,而且还被视为提高国际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为了保证国际能源市场相对稳定,还是参与临近中东的里海新能源开发,俄罗斯都有必要把理顺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在这个能源“金库”站稳脚跟置于长期考虑的范畴。

俄罗斯新中东外交的特点

与过去相比,俄罗斯新中东外交的特点十分明显,其关键就是:

第一,以中间人的角色努力协调对立各方的立场,在不增加俄罗斯自己物质投入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外交资源、特别是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和四方代表的资格。尽管还在向一些国家、包括巴勒斯坦出口武器,但自从与以色列建交后,俄罗斯就摈弃了在巴以矛盾中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做法,采取更加务实与均衡的中东政策。此外,已占以色列人口近1/6的俄罗斯犹太移民大多数都享有双重国籍,这既为俄以联系准备了较好的人文桥梁,也使俄罗斯政府不能不更关注以色列的安全。因此,2005年4月普京访以、并参观犹太教圣地“哭墙”就不仅是一种礼节和做“秀”,而是表明了俄罗斯把以色列作为自己在中东发挥影响的一个落脚点。同时,俄罗斯也要求以色列回到“以土地换和平”的轨道上来,切实改善巴勒斯坦人民的生活状况,立即停止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显然,莫斯科意识到,在巴以问题上走单边路线,不仅会使自己卷入矛盾旋涡之中,并且有丧失在这个热点问题上发言的机会,而已各方均能接受的“调停者”的身份出现则有利于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

第二,一方面,俄罗斯不同意华盛顿霸权主义的思想,它坚持和平与稳定有赖于合作与对话,而不是以某种好恶划线的政策,与被华盛顿列入所谓“黑名单”的国家,如叙利亚、伊朗等保持较好的外交和经济关系。在美英等国加大对叙利亚压力时,俄罗斯放出话来要向其出售“伊斯堪杰尔”弹道导弹;伊朗核问题难解难分之际,俄罗斯不仅提出了要帮伊处理浓缩铀、更决定向其出售先进的“道尔”防空导弹。坚持武装反对以色列的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选举获胜后,在美国、以色列和其他西方国家排斥哈马斯之时,普京却对其摇出了橄榄枝,准备邀请该组织领导人访俄,并强调不把哈马斯视为一个恐怖组织。另一方面,与冷战时期“凡是不利于对手的,就是有利于自己的”概念不同,俄罗斯在中东趋向活跃的外交并非与美国对抗,或者与其争夺对中东的主导权。无论是俄罗斯发展自己这个基本国策,还是其外交要争取良好外部环境的任务都决定了,它在包括中东在内的许多热点问题上都将在大原则上与美国保持合作。换句话说就是,在中东等热点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的合作是基本面,而斗争则是为了使这种合作更加有较平等的味道、更加有助于不沦为美国的“小伙计”。事实上,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在许多热点问题上,俄方原则性的立场与美国并无根本分歧。比如伊朗核问题,作为伊朗的邻国,俄罗斯绝不希望在其家门口出现一个拥有核导弹的国家。因此,在继续向伊朗提供核帮助的同时,它也要求该国放弃开发核武器、密切与国际社会合作,并设法防止其实现核武装。这次在邀请哈马斯对话的同时,俄方也强调,要敦促哈马斯放弃“极端的观点和立场”,继续和平建国路线,承认以色列。

还需要看到,当今国际舞台上角力的基础还是国力。在多种因素限制之下、特别是在许多方面还有求于美国的情况之下,俄罗斯中东外交的选择余地被压缩得非常狭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跳不出力量强大一方设计的框架,更多的情况是为他人规定的蓝图“修修补补”、做些枝节性的调整,或为对立双方当“说和者”。也正因为实力缺乏、同时关注重心也不在中东,因此,俄罗斯中东政策往往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就是一方面还想发挥某种作用,在这个热点问题上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捞取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好处;但是另外一方面,一遇到关键问题的时候,又往往发生一些变化,发生一些波折。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