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发展第三产业要遵循客观规律 胡问鸣  
 

把发达国家70%以上的第三产业比重作为现代化的标志,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地为迅速提高本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努力。在此过程中,对如何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哪些领域,而颇费思量。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现实中人们缺乏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了解,为发展第三产业而发展第三产业,因此,才陷入尴尬的境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践,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正确看待第三产业的劳动,是解决认识与实践的正确途径。

探索产业发展规律

依据产业发展的先后层次,1935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Fisher教授曾尝试性地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的思想。三次产业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不同产业的出现及其地位和作用而确定的。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并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产业,故称为第一次产业;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欧美各国先后进行了两次产业革命,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工业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产业,因而称为第二次产业;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服务业的比重迅速增长,已居于主要地位,并开始进行第三次产业革命,信息化的程度很高,已进入了第三次(一般称为第三产业)产业为主的时代,这就是以广义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经济体系发展阶段;近代的以工业生产为主体的产业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当代的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经济体系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阶段的、有序的过程。人们在推动产业结构演进上的能动作用,只能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历史上所给定的条件下去发挥。人们不能违背演进的规律,但能够缩短演进的过程,加快其演进的步伐。因此,弄清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规划产业结构的出发点。产业结构升级,首要的是要从国情出发,不能片面地追求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

在规划产业结构时,详细地规划各部门、各行业的规模,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而且,在人们难以准确预料经济发展的各种情况下,比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需求的变化等等,产业结构的规划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的太细。因此,最关键的是,一要肯定产业结构中、长期的演变趋势和方向;二要明确带头的先导性产业部门,即所谓战略产业。由战略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因此,所谓规划产业结构的基准,就是选择战略产业的基准。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信息化才刚刚开始,第二产业虽然在数量上已经居主要地位,但现代化的程度还不高,因而第三产业仍处于数量少(仅占GDP的30%)、质量低(信息化程度低)的状况。因此,推进产业化升级,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形成以第一、二产业的全面发展、带动服务业全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革命尤其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过程中,应予重视。

第一,劳动的创造性、智能化程度增加,并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其一,科技创新劳动渗透到各种具体劳动以及劳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了劳动的创造性。机器人、电脑控制操作等被广泛应用到劳动过程中,提高了劳动的智能化程度。其二,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在现代社会的总劳动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构比例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三大产业中,体力劳动的主导地位正在或已经被科技创新劳动、管理劳动、精神文化劳动等所取代。劳动正在从以体能、技能为主逐步向以智能为主转变。其三,劳动的知识含量特别是科技含量不断增大。现代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并逐渐转向终身教育。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要求劳动者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精专技能。由此可见,这种向以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的脑力劳动为主转变的趋势,不仅使劳动力的成本不断降低,又使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科技发展引致产业结构演变,劳动向第三次产业延伸。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以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为特征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经历了大规模发展后,比重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首先在经济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金融业、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尤其是科技的发展衍生出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以及其他新兴产业转移,近年来,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70%左右。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导致劳动向第三产业延伸,从物质生产领域向精神生产和社会服务领域延伸。就我国而言,第三产业在改革以前的发展是很落后的,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获得稳步增长,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8.2:23.7,改变为2001年的15.2:51.1:33.6,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各类服务,而且也成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第三,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不同性质劳动的联系性大大增强。伴随科技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专,其结果:一是使劳动分化,从而使以往劳动过程中的管理、协调、监督、技术开发等许多劳动从直接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职业。此外,还产生了许多产前、产中、产后的辅助性劳动。二是使劳动过程的环节增多,链条拉长,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很难在同一个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中完成。三是使劳动过程成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种相对独立的劳动职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同一个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不同分工劳动的联系性大大增强了。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当年所说的“总体工人”、“协作劳动”等概念,就有了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总之,当今任何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过程,都有多种劳动职能介入其中,都是各种职能的有机结合体。

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考察,第三产业最早是从第一、第二产业分离出来的,这种分离具体表现在,它是从第一、二产业的具体产品、具体加工环节、具体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在早期,其服务性劳动的对象也比较直观、明确;伴随着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复杂程度和规模的发展,服务于第一、二产业的服务性劳动也日益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形态——第三产业,如商业、贸易、物流、金融、咨询、科技开发、维修业等。

可以预见,当第一、二产业得到卓有成效的发展之后,届时,第三产业就会具有明确的、具体的服务对象,个性化服务将使第三产业更好地为第一、二产业服务,进而能够更好地造就顾客,求得更具经济成长性的大发展。具体地说,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分离出来,并且流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二、三产业。同样,第二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用高新技术带动和改造传统产业,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客观上要求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离析出本源的、内在规律性的关联。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推进产业结构科学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基础性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进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国际分工已由传统的垂直分工走向现代的水平分工。许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将低端产业转移出去,而主要从事于高端的产业,使其居于领先地位。可以预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我们也将走向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道路。

(作者系中国一航副总经理)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