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收益与风险 邓聿文  
 

在1月7日举行的第十届(2006)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谈到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问题时认为,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要引进战略投资者,使有财力、有力量的公司看好上市公司,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先期进入,过了锁定期之后再到市场流通。

尚主席的这番讲话实际上概括了五部委刚刚颁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即“28号令”的主要内容。如果说,QFII制度的引进是A股市场向外资有限度地开放,那么,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则向市场发出了一个重要信息:A股市场将进一步向外资开放。

有市场人士认为,五部委此时出台“28号令”,直接目的是要解决外资法人股变成流通股的问题。因为在上市公司存在外资法人股的情况下,不解决目前外资持有大量法人股的性质问题,可能会给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或许这个服务于股改的法规却有着远超于股改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外资进入A股市场,间接达到了利用外资的目的,我们可以从韩国和台湾的数据看出开放证券市场对引入外资的积极影响。韩国从1992年开放外国人投资国内证券市场到2001年,用于证券投资的外汇净流入额达到465.82亿美元。台湾从1991年到2000年,外资净流入其证券市场资金累计也达294.5亿美元。这是因为,开放证券市场所针对的资金量(各种二级市场资金)比直接投资的资金量大许多。由此可推算流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外资只会比韩国和台湾的更多,因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比它们大得多。而且,短期来看,A股市场的发展受制于资金,外资的进入有利于资金的供给。比如,对那些有融资冲动的公司来说,完成股改后可以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而不必向二级市场“吸血”。投资者基数和资金量的扩大有助于交投的活跃、市场深度的增加以及融资量的提高等,从而将最终提升国内股市效能。

股改是中国重建资本市场的基础手段之一。但要使股改的积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还须以股改为契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资本市场又一项基础性制度改革。要解决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难题,必须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国内股市以前很多问题的根子都在“一股独大”,而通过向外资开放A股,借助外力,将有利于实现股权多元化,并为国内 上市公司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从而有助于它们开辟一条走向国际化企业之路。

不过,在看到外资进入国内股市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对我们的监管水平提出了挑战。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风险很可能是股市被游资冲击甚至被外资主导。尽管战略投资者是从股权投资的角度去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且想要长期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然而,只要有条件和时机,战略投资者也可能变成QFII。如果这样的话,国内股市被游资冲击的风险机率就大大增加。因为证券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强,它使得二级市场资金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进出市场或国家,从而有可能导致证券市场波动和风险增加,严重的还可以给所在国经济造成冲击。尤其在近几年的熊市里,国内很多机构基本被消灭了,完全没有一个主导性的力量可以跟外资抗衡。所以,如果在三年的锁定期我们没有培育起自己的主导力量,那将会非常被动,甚至证券市场都有可能被外资所主导。

第二个风险是,假如管理不善,可能破坏外汇管制。一般来说,外资投资机构的注册地在母国,资金实力雄厚、投资经验丰富,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外资投资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汇兑账户,如何有效地针对这一账户进行监管,做到既能引进外资又能防范国际游资投机势力、维护国家外汇安全,已成为管理层面临的一个新考验。

此外,A股市场向外资开放也可能对一些敏感行业和公司的控制权构成威胁。虽然市盈率的降低能够增强股市对外资的吸引力,但外资肯定是有选择地进来,况且,国内真正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并不多,用成思危的话说,A股市场也就是约400家上市公司值得投资,而其中不少还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这些国企有的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有的关系到国计民生。它们如果被外资控股,如何监管将是一大问题。

总之,A股市场对外资开放将会导致在会计制度、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法人治理、交易规则、监管和交易品种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促使国内证券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这对完善中国证券市场和提高效能有好处。但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证券市场受国际影响增强,减弱了中国经济抵抗外界不利因素干扰的能力,增加了金融危机的风险。这就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