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如何看待经济普查与GDP增加 邓聿文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核算,2004年中国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多了2.3万亿元,增加16.8%。这个统计结果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综合国力。

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更趋合理和健康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对于“过热”以及“硬着陆”的担忧一直交替出现,这缘于投资、出口与消费间的结构性失衡。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开始发生逆转。投资从1998年的30%上升到2004年的67%,而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下降到28%。因此,在过去几年间,很多人将中国的“投资/GDP”比例作为一个证据,证明中国存在经济泡沫并将在未来破灭。

但从此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很多“比例失衡”问题并没有原先设想的那么严重。与此前一些学者的预测一样,低估的主要部分是私人部门和服务产业的规模。尽管在这次普查中第二产业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加1517亿元,可占GDP的比重却由52.9%降为46.2%,降低6.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在多出的2.3万亿元GDP总量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93%。其在整个GDP中的比重也由31.9%上升到40.7%,提高8.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比原先统计反映的更合理、更健康。因为服务业更多的与消费相关,消费率得到提升,外需与GDP的比例就将有所降低,说明中国消费在三大需求中的拉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GDP的增大会对中国的经济以及未来的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我认为不会的。原因在于:其一,过去的统计数字虽然对GDP的估计偏低,但还是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总趋势;其二,从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来看,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如能耗过高,投入产出比不是很理想,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很粗放,环境污染很严重等等,并未因经济普查数据调整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其三,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从31.9%提高到40.7%,但仍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甚至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相比,都落后许多。加快三产的发展仍然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所以,对中国经济基本的判断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环境的估计不会因为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然,不改变现在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等于就一成不变,毕竟GDP总量增加了很大一块,需要我们重新修正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政府的经济政策、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市场策略也可能需要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调整。就此而言,宏观经济政策微调是有可能的。

一个规范化、制度化和更具科学性的统计对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这次经济普查对宏观决策和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那么它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主要在三方面。首先是基本摸清了中国的家底;其次,普查的基础数据以及基于此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政府和企业的决策;第三,它还意味着一个规范化、制度化和更具科学性的统计体系的确立,这对更好地制定社会经济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普查结果来看,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巨大,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所得不过1277美元,与前十位的发达国家相比简直不成比例。即使从总量而言,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只有4.4%,但却需要维持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计和安稳,责任不可谓不重。不仅如此,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如何缩短两者的差距,从而使接近1亿的贫穷人口得到脱贫,依然是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需求也表现出多样性。一方面,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某些统计调查内容和指标暂时还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要求统计准确反映国情国力状况,全面记载和描述经济社会的转轨转型状况,及时报告和监测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广泛采集和分析社会舆情等等。此外,广大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现在的统计方式由于统计指标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以及统计调查方法不够灵活等,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统计需求,也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统计环境,更可能影响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方面,统计数据缺口较大,许多新兴产业的统计指标都还很不健全,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统计不完整,存在漏统现象;另一方面,许多过时的统计数据仍然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此外,就事论事直接调查用得较多,而间接调查方法用得较少;抽样调查中的样本轮换也不够及时等。

此次普查合并了原来的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还包括了从未进行过的建筑业普查,并将从未在整体上纳入普查的个体工商户也作为普查对象,从而更加有利于在适度降低调查频率的同时更加完整地反映经济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变化,为建立一个规范化、制度化和更具科学性的统计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经济普查本身不创造GDP,也不可能因此而增加可支配的财富。但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各级政府和综合管理部门必将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精度高、覆盖全、更新快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社会各界也必将要求统计部门提供更多、更详尽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社会统计信息。只有数据准确了,国家才可能根据普查的数据制定正确的决策;只有国家的决策正确了,国家的经济才能保证良好、稳定的运行;只有国家经济的大环境好了,企业和个人才能从中受益。另外,世人所要重视的,不应是中国辉煌的经济数据,而是它是否继续取得增长。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本身,正是它对全球的一大贡献。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