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2005年欧洲联盟:暗色中亮处犹在 裘元伦  
 

欧盟怏怏不悦的一年

回顾2005年,如同追昔欧洲联盟(从欧洲煤钢联营算起)50多年一样,人们既不宜用记者式的“新闻笔触”来描绘,也要避免全然以历史学家的“长远眼光”去观察。记者总是报道欧洲的一连串失败:争执、失误、外交争斗;而历史学家则把欧洲一体化概括为特别成功的大陆。笔者对欧洲事务取中庸之道,对其2005年所发生的事件也是如此。法国和荷兰全民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确严重损害了“欧洲建设”事业,但欧盟及其成员国的联合与改革进程仍在继续;2007—2013年欧盟中期财政预算计划未能如期通过,固然再次暴露出成员国之间的利益矛盾,但是可以断言它们终将找到妥协解决办法;法国骚乱,自然不利于法国和欧洲的形象,但这决不意味着欧洲文明从此开始走向下落;德国选举过程出人预料,警示这个国家及其公民必须重新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大选结果不宜被简单地视作“乱局中的无奈选择”,大联合政府有可能成为德国的新起点;修改《稳定与增长公约》,重订2000—2010年的“里斯本战略”,既反映了欧盟所面临的长期社会经济困难,也体现了它的灵活适应能力,不能被一言以蔽之曰“降低标准”;2005年欧盟经济总体依然不振,缺乏活力和创造力,但已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且从稳定性、平衡性来说,欧盟经济并不逊于美国;至于美国在欧盟地区内设立“黑狱”问题,这并不是欧盟自身造成的过错,但它对欧洲国家和人民的主权和价值观的蔑视和侵犯,给欧盟内部增添的离间因素和遭袭危险,以及违背国际条约,却是欧洲应当严肃对待的,欧洲人正在这样做。一句话,在2005年欧洲联盟发生的上述一系列重大“不快”事件的暗色之中,人们还要看到在那里不少亮处依然存在。

欧洲一体化从来“好事多磨”

2005年,欧洲在一体化事业方面所遭到的最大打击,莫过于《欧盟宪法条约》由于法、荷否决等原因而被暂时搁置一边。欧盟面临随之进入一段“冷静思考期”。这一“冷静期”将持续数年,直至欧盟经济呈现明显起色,或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形成良好组合,为欧洲一体化新的“大作为”再次提供有利机会。这一“思考期”将主要深入反省四个问题:一是欧洲的计划,即欧洲对自己未来的设计,恰当回答“我,欧洲,到底是谁?”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二是欧洲的机构,即欧盟的机构与机制如何设置与改革,使之既更有效率,又更为民主;三是欧洲的疆界,即欧洲一体化的地域范围及其可能采取的“网住”形式;四是欧洲的速度,即为今后的欧洲一体化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继续推进提出新的轮廓设想。2005年欧洲一体化受挫虽会产生一些阻滞作用,但不会中断欧盟现有体制的正常运转,也不可能阻断一体化的继续逐渐推进。

事实已经表明,法国、荷兰否决《欧盟宪法条约》以及英国等国的“不决”,虽然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但欧盟仍在基本正常运转,更没有导致某个成员国退出。因为在这片富有历史经验和宝贵知识的土地上,人们早就已经筑构好了一个十分严格的欧盟共同法律体系,欧盟就是据此而生存和发展的。该体系涵盖了以下内容:1、各条约的内容、原则和政治目标(如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0年的尼斯条约等);2、在众条约和欧洲法院司法裁判的基础上立规立法;3、欧盟框架内的各项表态和决议;4、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立场、声明和决定;5、在共同的司法和内政政策框架中的立场、决定和缔结的公约;6、欧盟签订的国际协议和欧盟成员国之间订立的关于欧盟特别活动的协定等。上述欧盟共同法律体系守则多达8万多页,内容包罗万象,每个成员国必须遵守,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截至1999年,欧盟已通过约52000个特别为欧盟量身打造的法律文件,包括各类方针、法规和决议。它们依然有效,尽管有的也许日后要作些“与时俱进”的调整。

不仅如此。在《欧盟宪法条约》暂时缺席的情况下,2005年欧洲一体化仍在小步小步前行。2005年3月,欧洲议会批准了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并将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不符合要求的进口食品将不能进入欧盟市场。2005年5月,欧洲议会表决通过,欧盟将实行统一的重型卡车纳税法。今后欧盟的重型卡车只要交纳两种行驶税即可在全欧盟自由行驶,每辆重型卡车按其标准载重量、大小、排气量交纳税金,此外,白天行驶与晚间行驶所收费用有别(晚间便宜),山区行驶与平地行驶所收费用也不一样(平地便宜)。2005年7月,瑞士银行按2004年签订的协议开始向其境内的来自欧盟国家的储户征收存款利息预扣税,所征得的税收中75%将返还给储户原籍国家的财税部门。头三年征收利息预扣税比率为15%,2008年起为20%,2011年开始则为35%。由于瑞士银行保密法为储户提供了避税保护,来自全球42000多亿瑞士法郎(2005年12月2日,约1.32瑞郎兑1美元)的资本流入了瑞士银行。新办法多少有利于欧盟国家。2005年8月,欧盟开始实施《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还将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不达标的产品将被逐出欧盟市场,目前不少成员国还处在把欧盟指令转化为本国立法的过程之中。2005年11月,欧委会提出了一项具体建议,拟首次确定“泛欧罪”,成员国必须据此惩罚其犯罪公民。7项行为为“泛欧罪”:制造欧盟国家假币、信用卡及支票诈骗、洗钱、贩卖人口、电脑黑客、私营企业中的贪污行为以及海洋污染。这意味着,像对英国这样有特殊法律传统的国家,英国议会将第一次不再有权决定何为犯罪及其量刑标准;意味着欧盟各成员国将把一大部分权力转移给欧盟。对欧委会的这一建议,欧洲目前尚有争议。但方向已经指明。上列简述表明,2005年欧洲一体化虽无类似2004年“东扩”这样的大动作,然而人们依然可以期望,欧洲人迟早会接受《欧盟宪法条约》(即使不是在逐字逐句,而是实质含义上),因为它是一项充满希望的事业,它的内容体现了进步,无论对“统一欧洲”、“国家欧洲”和“公民欧洲”来说都是如此。现在的问题只是还需要一些时日,欧洲一体化从来就是“好事多磨”。

欧盟社会―经济改革

终将结出果实

在本文开头提到的2005年欧盟遭遇的一连串“不快”事件中,绝大多数源自经济困难和与之相联系的社会问题。2005年欧盟经济表现依然欠佳,GDP只增长不足2%,大约仅及美国的一半。欧盟经济总体相对不振至少已经十多年。自1991年以来,欧洲大陆的失业率一直高持在8—11%,经济增长在过去14年里只有一次达到过3%。2005颓势依旧。在欧盟内部,欧元区12个老成员国、非欧元区3个老成员国以及10个新成员国,2005年各自状况有所不同。新成员国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忽略不计)成绩最好,GDP增幅在2.5—7%之间,平均为4%;非欧元区老成员国英国、瑞典、丹麦表现其次,GDP增幅在2.2—2.8%之间,平均为2.6%;欧元区12个老成员国状态最差,GDP增幅在-0.7―4.5%之间,平均约为1.5%。考虑到欧元区12国合占欧盟GDP的74%、非欧元区3国占21%、新成员国10国占5%,整个欧盟2005年GDP仅增近2%,大致与2004年相当。在欧元区内部,表现最差的是意大利、葡萄牙、荷兰、德国,状态居中的是比利时、法国、奥地利,成绩较好的是希腊、芬兰、西班牙、卢森堡、爱尔兰。致使欧洲经济疲软的最大直接原因是私人消费增长呆滞。例如德国(它占欧元区GDP29%),由于在职人员工薪收入增幅微小,失业或失业威胁严重,减少甚至取消加班费和额外奖金,社会保障收入下降,某些法定收费提高,在这些背景下,即使2005年减轻了60亿欧元的税收也没有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而是大部分都被装进了储蓄罐。

欧洲经济长期不振的主要源由来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问题。对此,万众共识非改革不可,舍此难以奢望重建欧洲的伟大和经济状况的明显好转。然而困难重重。欧盟国家社会―经济改革所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它缺乏像美国那样强大的力量。一般而言,有力量就好办事。美国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它遍布全球的军事力量;世代相传的民族活力;英语通俗文化与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对外政策中相对的国民内部团结;以及领先世界的科技与货币力量。这些力量泉源都为欧洲所相对缺乏。

欧洲社会―经济改革的第二个难点是它的资本主义治理模式。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欧洲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较具人性,强调公平与公正,值得追求,但是半个多世纪的累积结果已经表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欧洲模式”只是鼓励人们紧紧抓住他们的国家已经提供不起的福利待遇不放,非但不能使人们增强信心,反而使人们产生担忧,使人们更关心捍卫现有的东西,而不是去创造现在没有的东西。而“美国模式”诚然有其“野兽资本主义”或“社会达尔文主义”一面,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远比欧洲严重,然而却能为多数美国公民所接受。这里,思想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主张“经营致富、贷款取利”加尔文主义等的影响下,在多数美国人看来,在一个诚信与法制的社会里,富人之所以富裕,一般都是因他们精明能干,人们习惯于赞许成功者,而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无能,他们大多数不会去骂社会、骂国家。欧洲人对平等和社会公平的强烈要求,在美国人头脑里比较薄弱。欧洲人的这套思想意识,增加了欧洲社会―经济改革的难度。此外,不少美国人还怀有“美国梦”,寄望于通过社会流动性,使自己有机会从社会底层上升至中层甚至上层,哪怕是只有1%的可能性,而心存希望的人多半都会成为社会稳定因子;加上在美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即使是低工资岗位,一般而言,有机会维持生计的人,不大会有动机去“造反”。所有这些,使美国比欧洲相对容易处理财富和收入不公问题。

欧洲改革的第三个难点来源于欧盟成员国目标各异。英国入盟不是出于信念,它只是追求一个贸易自由区,波兰、捷克和波罗的海三国态度与此类似。法国入盟是为了应对全球威胁、美国霸权和拴住德国。德国从其战略利益考虑其实比法国更需要欧洲一体化。目标不一决定了行动各异。这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未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欧洲内部市场虽已建立十几年,至今仍未真正统一;欧洲统一货币也已问世7年,至今欧元区各国金融制度依然五花八门,致使欧洲货币、资本市场力量无法与美国匹敌。

欧洲改革的第四个困难来自于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德国身陷困境。包括高工资、高成本等因素在内的不利框架条件、失去乐观主义、缺乏进取精神、没有坚强意志、恐惧新技术以及缺乏经济上的危机意识等等不良精神状态,加上德国统一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在过去15年里,每年拿出2—3%的GDP去援助东部地区),所有这一切,不仅损及德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而且使欧洲经济失去了火车头。

第五个问题是德国、法国等国过去多年的经济改革至今成效未显,社会―经济问题逐年堆积,这是导致法国、德国2005年发生重大事件的首要原因。尽管如此,它们仍在加紧改革,相信假以时日总会结出果实,而德、法、意等欧洲经济大国进行相互融合的社会―经济改革成败与否,对欧盟前途至关重要。

2005年,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确都为社会―经济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努力。例如,2005年7月,欧委会宣布确定八个优先发展领域,即要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加强促进科学研究和发展领域、取消影响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实现服务领域各行业的完全自由化、促进世贸组织在多哈回合谈判框架内达成广泛的协议、拆除任何阻碍专业人员流动的障碍、制定统一的移民政策以及支持以社会结构趋向合理的经济结构重阻为目标的所有改革。

2005年10月初,欧盟科技发展部门召开座谈会,讨论如何整合资源,促进科技发展,达成几项重要共识:首先,增加政府投入,为此,在2007年开始的第7个发展科学技术框架计划内,欧委会计划将资金投入额度增加到727亿欧元;其次,要科技界联合行动起来,研究部门、大学和企业共同携手开发新技术,并尽可能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大中小企业一起上,都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各成员国之间要加强科研项目的协调与合作。2005年10月,欧盟有关负责官员详细介绍了正在实施的“欧洲社会政策改革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基础建设规划的力度;增加科研、教育的投入;统一和完善欧盟的法律、法规,保持欧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大力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改革就业机制,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改革和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在国际竞争中深化欧盟内部市场运作机制,发挥新成员国增长的潜力,巩固文明、文化、人力资本优势,努力开拓外部市场。在各成员国,改革也在加紧进行。例如,刚刚上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肯定其前任施罗德为改革所作的努力的同时,于2005年11月22日就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路线图”,兼顾“改革与社会保障”,列举的主要措施是:到2007年,要把联邦财政赤字降至GDP的3%以下,为此必须节支、增收;从2007年开始,增值税由目前的16%提高到19%;对年收入超过25万欧元的单身个人和50万欧元的夫妇,所得税税率由42%提高到45%;政府将不再提高对养老保险的补贴;到2008年,将取消政府对法定医疗保险的补贴;对科学研发创新加大投入。在法国,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各个层面都在致力推进社会―经济改革。在国家一级,法国推出了“竞争力极点”计划,即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有关企业、培训中心、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创新项目。法国领土整治和发展部际委员会2005年夏天向67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授予“竞争力极点”标签,比如欧洲空中客车总部所在地图卢兹市及其周边地区就被命名为航空工业“竞争力极点”,自2006年起3年内,政府将为这些项目提供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以提高法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企业一级,法国大力促进企业创新。为此,人们多管齐下:降低企业创新投资风险;增加政府财政支持;为企业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加快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建立50个平台,促成高校、科研、企业三位一体;确定科技发展的9个优先领域,即基因研究、生物工程、信息与通信技术、数理化与工程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新材料技术、交通运输以及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对家庭、个人,个人所得税税率实际将从2006年开始调低,年收入低于5515欧元者免征(现为4334欧元),年收入高于65559欧元者按40%税率纳税(现为48.09%,起征点为48747欧元),据此,新税法将总共减税35亿欧元,如此等等。

从上述所有列举的改革中可以看出,涉及的主要都是一些具体“措施”和若干“目标”(主要是增长、就业和提高竞争力),内中似乎不含有什么“思想”和“主义”。其实不尽然。诚然,无论是社团主义、国家主义、保护主义、福利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还是自由资本主义,哪一着都不可能独力解决欧洲现今的社会―经济问题。但在当前的欧洲社会―经济改革中,人们毕竟还是能隐约地觉察到一条主流线索,即在处理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雇员与雇主、社会与公民以及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五对关系时,不得不稍稍向后者倾斜——即使是暂时的。这不仅是由“思想”和“主义”所使然,而且还是全球化压力等等逼迫的结果。欧盟只有有能力适应早已大大变化了的内外环境,才有光明的发展前途。相信欧洲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