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一句令人尴尬的插科打诨 闻一  
 

2005年8月的一个夜晚,我在莫斯科维尔纳茨基大街马戏剧院的演出现场所听到的一句插科打诨,令我极为尴尬。两个小丑表演的是对劣质化妆品和日用品的讽刺,那雨般喷洒而下的劣质香波、发胶、香水令一位小丑在狂暴中嗷嗷而叫。这时另一位小丑却突然来了一句:“中国制造!”瞬间,在整个演出大厅里爆发出了笑声。这笑声风般滚过来,像股热浪,我的脸也瞬间发烫。我环顾四周,俄罗斯人,非中国人都在笑,笑得很会意,很耐人寻味。

这句“中国制造”将逝去的岁月回归到了现实,而那消失于苍穹的历史却在瞬间凝固于这小小的万千世界之中。这个逝去的岁月,这个消失于苍穹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经有许多中国人涌进东欧各国、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这些人手提肩背,用极为简陋的编织麻袋,将难以计数的日用品带进了空空如也的商店和市场。这种商品流动几乎在那时很难说是一种有序的经济行为。这些人在当时被称为“国际倒爷”,他们带进的商品一时间极为抢手。后来他们渐渐地不再远行至东欧国家,而是在俄罗斯下车,沿途出售货物。那些稍微财大气粗的人就将带来的货物,堆砌进乌克兰饭店这样大饭店的房间,在那里安营扎寨,待价而售。

一开始,这些货物基本都可以说是“有质量的”。他们想用所能获得的真货去赚大钱,获取尽可能大的“利润”。随着“利润”的越来越超额,倒腾次货和假货以谋求更超额的“利润”,就成了这种货物国际间无序流通的一个潜在法则。受这种潜在法则支配的国际间的这种货物无序流通,在俄罗斯产生了多种影响深远的后果,其中一种是,中国无序流通的“倒爷”逐渐成为固定起来的商人;另一种是,仿效中国“倒爷”的俄罗斯“倒爷”也迅速崛起,成为俄罗斯很快就会出现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以及集中越来越多财富的财阀的始作俑者;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国商人越来越多的摊贩、货棚形成了苏联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那种“苏哈列夫卡”式的集市和市场。

因这种货物无序流通而涌进俄罗斯的来自中国的日用品就洪流般席卷并撞击俄罗斯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甚至有些人已经习惯于“阿迪达斯”这样的名牌都是“中国制造”的,“中国制造”开始深入人心。但是令人没有想象到的是,随着“倒爷”带进俄罗斯境内的商品质量的逐渐下滑,一个具有赞美意义的概念――“中国制造”便越来越具有否定的色彩。而同时俄罗斯自己的“倒爷”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一是从欧洲进货,二是将售货的对象定位于愈来愈发达起来的那部分俄罗斯人。中国货一开始就是以没有什么钱财的大众为目标的。但是,这个“大众”逐渐退出了俄罗斯的消费主流,而代之出现的是有钱者的消费主流。结果在俄罗斯的市场上,中国日用品败下阵来;“大众”也愈易弱势,“中国制造”的名声也就每况愈下。在日益兴起并增多的超级自选市场里,“新俄罗斯人”可以一掷千金购买大堆的欧洲物品,而对“中国制造”却不屑一顾。更为不幸和艰难的是,“中国制造”的日用品遭到了价格低廉,但质量却高出一筹的土耳其等日用品的激烈竞争。于是,在一般俄罗斯人的眼中,中国商品就是那样的质量低劣,那样的不堪使用,而中国商人就是这些商品的倒腾者。于是,“中国制造”和与它同时出现的人和事就被更多的俄罗斯人另眼相看。

然而,这是历史现象的一个方面,其实历史现象还有另一面,或许是更为重要的一面,只不过它不被人们所清醒地认识。那就是,中国质高价优的商品有的是,有许多已经跻身于世界名牌之列。但是,俄罗斯市场一时间消化不了这样的商品,“倒爷”为了利润也不愿去做这些商品的买卖。事实上,在那个年代,由于俄罗斯和中国正式的官方商业通途远没有正常化,在俄罗斯的经济领域和商品流通范围里,几乎没有出现过代表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和商业的真正代表,遗憾的是,“倒爷”的这种中国人形象使许多俄罗斯人在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的认识上产生了错位。

我想,这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中俄间的官方经济贸易途径的不通达使优质商品还难以进入俄罗斯的寻常百姓家。而作为补充经济的私人贸易虽然十分活跃,但是那种残存的“灰色通关”现象依然存在,以致使许多俄罗斯人在接触中国商品时,仍然要面对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困扰。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中国仍是一个需要迫切加以了解的对象,而对于我们来说,俄罗斯同样是一个需要迫切加以了解的对象。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同样重要,那就是在我们的一些人中间,有一种认识上的误解: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制造”日用品向俄罗斯的流通对俄罗斯濒临危机的经济是一种拯救。其实拯救危机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俄罗斯人自己的煎熬、拼搏和奋斗。“中国制造”积极的一面就是使在巨变中挣扎的“大众”有了一个生存喘息的机遇。

而对于我这个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曾亲历过令人尴尬的“中国制造”现象和蓬勃兴起的真正“中国制造”景象过程的人来说,我只是希望中俄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传统诸方面有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了解,我只是希望有朝一日我再进维尔纳茨基大街的马戏剧院时,不再听到“中国制造”这句令我尴尬的插科打诨;我,还有那些才华横溢的小丑们都不再为此而脸红。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