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依靠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高红卫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列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笔者认为,建设技术创新强国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形成一种制度性的机制,从本质上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行业的持续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什么叫“持续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具有相应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善于经营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家队伍、能够满足技术创新资金需要的资本投入,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与保障条件,是一个国家“持续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四项基本指标。

近年来,我国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离建设一个技术创新强国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某些指标上甚至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一条在当前中国国情条件下,让绝大部分创新技术成果自动地实现产业化的合理途径。

产业化发展是企业保持和提升持续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持续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比喻为汽车的持续高速行驶能力,将有助于理解这个观点。我们知道,一辆汽车之所以能持续地高速奔驰,不仅仅因为有一个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同时还需要与之配套的性能优良的变速箱(变扭器)、车桥和方向机构、刹车系统等。其中原动力来自于发动机,而将原动力转换和传递到车桥的中间环节是变速箱(变扭器),某种意义上看,汽车跑得快不快,主要看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安全不安全主要看方向机构和刹车、防撞系统;美观不美观主要看外形和内饰。要想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必须经历产业化过程,这就如同要把发动机的马力变成汽车的行驶能力,必须借助于变速箱和车桥一样。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集成创新能力并不弱,企业的生产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往往在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原始创新成果变为企业可以规模化生产的产品这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导致大量的原始性技术创新成果资源被闲置和浪费,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受到抑制。这就好比一个好的发动机和一套好的车桥,却配了一个性能差的变速箱,必然影响汽车的持续快速行使能力一样。

当前,依靠引进或者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发展的领域和企业还较多,这不仅制约了企业做强、做大、做持久的战略行为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形态的更新能力,以及企业自身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值得高度关注。一个企业进行一次自主技术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获得自主创新成果并得到有效运用。曾几何时,许多企业都曾经作为自主创新的明星耀眼过,但是很快这些企业又像划过天空的流星一样陨落了。其中的原由,与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维持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体制和机制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科技人员不足,真正的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更显缺乏。同时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研究与应用脱节问题;一些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还处于孤立的产品发展层次,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氛围和条件,持续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缺乏产业发展基础。

②一些行业还没有完全解决体制与机制上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问题,市场机制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善于经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家队伍力量不足,已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的建设技术创新强国的需要。

③与发达国家在研发投入和技术更新方面的投入相比较,我国的部分高技术成果转化由于投入不足,转化的成功率和成果应用的经济规模上不去,导致对研发者的回报不足,直接地影响到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再投入能力不足,最终影响到产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水平。

④资本市场对于风险投资需求的响应,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配合,都略显不足,导致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底气”不足,很多企业和企业家不敢过深地涉足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

⑤整个社会缺乏对于创新风险正确评价与认识的观念,企业缺乏承受技术创新过程风险与成本的能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成功后的收益很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失败后的损失也很大。在短期行为盛行的今天,有多少人愿意为10年20年后才能获益的项目作风险投资呢?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投入一项产品开发3年、5年后还不见效的原因呢?一般而言,原始性技术创新的投资周期需要10-25年的时间。比如,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研发投入都是从1980年开始的,20多年之后才开始获益,这既需要企业家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又需要企业具备承受很长一段时间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财务基础。

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过去几十年来一些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成果不断地自行消融的现象,将会大大改观,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将大为缩小。

笔者认为,推进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尽快在以下八个方面采取对策和行动:

(1)国家制定明确的鼓励政策,进一步推动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充分发育,保证市场机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3)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国家支持的基础研究与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应用开发相结合,形成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适度规模的产业群;

(4)采取必要措施,培育和开发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战略性技术开发和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风气,对于创新失败者采取宽容的态度;

(5)适度地增加投资,进一步改善科研生产条件,改进教育体制,培养国民的科学技术素养,推广科学的研究方法;

(6)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市场中介与经济活动协调作用,发挥专业学术团体对于产业发展的技术规范指导与服务作用;

(7)充分发挥已经形成的社会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人才交流体制的作用;

(8)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制化管理,增强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让创新之火浇上利益之油,越烧越旺。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