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会议 秦治来  
 

自2005年12月12日起,第11届东盟首脑会议、第9次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10+1)、第9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以及首届东亚峰会(10+6)等系列峰会相继在吉隆坡举行。在系列峰会中,12月14日圆满结束的首届东亚峰会最为引人注目,会后发表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等文件。这次东亚峰会的与会国不仅包括东盟10国及其3个传统伙伴——中国、日本、韩国,还有3个新成员——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

首届东亚峰会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是,启动东亚地区的领袖峰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自从1990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地区论坛的构想之后,东亚峰会一直被视为亚洲地区迈向欧盟式地区一体化的一个序幕。尤其是,相对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而言,东亚地区一直缺少一种整合机制,东亚各国迫切希望马哈蒂尔的倡议能够尽快付诸实施,从而推动东亚地区不断涌起的合作潮流再上一个新台阶。然而,由于东亚地区的复杂形势以及美国的强烈反对,东亚峰会一直处于“议而不决的酝酿状态”。直到2004年11月29日,第10届东盟峰会才做出决定,自2005年起将东盟10+3峰会正式更名为“东亚峰会”。这样,“在期待中姗姗来迟”的首届东亚峰会自然引起了本地区的更多期待和关注,希望以此为东亚地区合作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中国政府历来坚持“开放性”的地区主义主张,这一主张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扬。在中国方面看来,作为加强区域合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东亚峰会的召开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必将推动东亚一体化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水平迈进。中国政府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基本原则历来是一贯的,即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致力于发展与本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由于东亚地区是中国对外工作“有所作为”的重点区域,因此中国政府强调,东亚一体化需要保持透明和开放。正如温家宝总理12月14日在“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在区域合作进程中,要坚持开放的思维,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在开放中推动各国共同进步、促进共同发展”。简言之,中国希望东盟在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以“10+3”等合作机制为基本框架来推动东亚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日本蓄意夸大中国的“崛起”,力图提高自己在东盟峰会中的影响和地位。近年来,由于日本坚持严重右翼化的政治立场,导致自己在亚洲地区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状态。然而,日本政府却认为,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影响是其陷入“外交寒冬”的主要因素。众所周知,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需要中日之间的友好与合作。然而,由于日本强硬坚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荒谬立场,中日关系在短时间内出现转机的可能性很小。这正是东亚地区合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