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2005:工程与哲学的共识 安维复  
 

我们需要新的工程观

各类工程活动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工程理念的支配下进行,在正确的工程理念指导下,许多工程不仅成功而且青史流名;但也有不少工程由于工程理念的落后甚至错误,酿成失误,甚至殃及后世。工程理念会影响到工程战略、工程决策、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及其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可见工程理念的重要。

由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局限,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人类曾走过长期、曲折的历程,这就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长期“沉醉”于“征服自然”的工程观念而不能自拔。当然,我们应该承认,在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具体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出现和形成那种希望“征服自然”并将其具体化到工程实践中的观念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种观念,我们应历史地评价其曾发挥过的作用而不应全盘否定;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清醒地正视这种“征服自然”的工程观念已经造成许多弊端。

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新的工程观。这种工程观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理念等。这是因为一切工程都是为人建造的,都是为了人造的,越是重大工程,越需要通盘考虑,看是否真正造福于人民。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应在工程活动中达到“和谐”状态,一切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也应以此为出发点。

当代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与社会、经济、产业、环境等的相互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切实搞好工程建设,要求我们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等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工程的本质和规律,并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正确地运用并发展这方面的认识和规律,处理好工程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的“知识—价值链”中来认识工程的本质和把握工程的定位。

正确的工程理念必须建立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包括各种自然规律、经济和社会规律。工程除了要体现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还必须重视环境效益,遵循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公正、公平等准则。面对当前工程活动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工程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实践者必须转变粗放发展的工程理念,树立正确的工程理念,反映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要素优选、组合和集成优化;追求不断创新与工程美感;构建和运行过程中的时—空因素和动态—有序化等。

我们需要和谐的工程观,即在工程实践中体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反对破坏自然环境、导致社会不公的工程理念。

哲学需要学习“工程师的说话方式”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研究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目标,并因而具有对社会现实进行前提性批判和合理重建的社会职能,这是因为对理想目标的设定也就意味着对社会现实的“扬弃”。但是,哲学的社会批判及其合理重建是以自我批判及自我重建为前提的。

哲学工作者应该学习“工程师的说话方式”。

工程的本质在于利用各种要素进行“造物”。一般说来,工程师很容易在日常工程实践活动中处理社会(目的)与自然(环境)、物质(资源)与意识(设计)、建构(正确地造物)与解构(拆毁或反思错误的工程)、人化(审美标准)与物化(技术标准)以及异化(政治标准)等范畴之间的辨证关系。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的哲学分析,工程建设活动包含着实验室分析、人类学考察、网络角色理论、利益分析等丰富的思想资源。超越后现代哲学误区的思想家试图用上述方法论工具将这些困扰哲学家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范畴及关系问题合理而有效地整合在“造物”活动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需要学习“工程师的说话方式”,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还要改造世界(但不是在征服自然的意义上),更要构建和谐世界。我们应该像工程师那样,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问题纳入工程实践中去解决;我们应该像工程师那样,将物质—意识、社会—自然、人化—异化、建构—解构等问题整合到工程建设的“网络—角色”之中。我们应该向工程师那样,在工程实践中无意识地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超越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对立,超越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对立。

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辨的能力

有人认为,工程师是干具体工作的,与哲学没什么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工程的设计与实践充满了辩证法,卓越的工程师和卓越的科学家一样,都是富于哲学智慧和“身体力行”地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的。

工程是造物,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被称之为观象制器。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角度看,工程在本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即通过建造活动把精神变成物质,这种物质渗透着精神。从这个角度看,工程往往是文化的载体。

工程活动在本质上是主观与客观、精神和物质、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法。虽然工程项目是具体的,工程活动也是具体的,可是,工程师如果缺乏哲学智慧,如果不联系实际研究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研究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辩证法问题,工程难以搞好。在工程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整体性、全局性、抽象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活动中能够正确分析、处理局部和整体的辩证关系。

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探索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应该怎样做的问题。它的提问方式是:工程是什么?工程给人类带来什么?工程将人类引向何处?把哲人智者对世界普遍性问题的思辩的成果引入工程规划和实施以及后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将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种种问题处理得更好。

工程哲学在本质上属于“实践哲学”。工程哲学的研究应以工程实践为基础,“案例研究”是必要的。进行典型工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也是推进工程哲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缺乏案例研究的基础,工程哲学的内容就难免空洞和空泛。例如,以下案例值得研究:长江三峡工程、铁路提速工程、黄河三门峡工程、航天工程等。同时,由于工程哲学还具有综合性,面临挑战和机遇,工程哲学必须联系实际,反映和揭示当前工程活动的矛盾并从回答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发展动力,同时要着眼实践的发展、民众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增强自身的活力。为了承担起上述责任,必须加强哲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领导干部之间的合作,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又要形成综合实力以开展工程哲学教育和工程建设咨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

当前,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是,工程创新还未明确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对于工程创新的内涵、要素、特点、性质、案例分析、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作用和影响等问题有待研究。

工程创新不是简单的“科学的应用”,也不应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真正的优秀工程创新是对各种工程构件的系统集成。工程活动架起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创新应是一个关键性环节,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工程创新的过程。

工程的集成创新往往体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是对多个学科、多种技术在更大时-空尺度上进行选择、组织和集成优化。第二个层次是在工程创新活动中把技术要素和经济、社会、管理等要素进行在一定边界条件下的优化集成。这就是说,工程创新是一种系统集成创新,这种创新就是把已经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集成起来,以系统集成的方式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服务方式,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新需求。这种创新就是在一定社会目标、战略决策、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和生产运行等过程中,实现技术、市场、产业、经济、环境和社会以及相应的管理等要素进行优化的系统集成。

让公众理解工程

美国工程院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阿波罗飞船是实实在在的工程成就,但许多人仍然把它归功于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在我国,人们常常把科教兴国的“科”看作是科学,技术不过是科学的应用,工程亦不过是技术的应用,所以工程师的社会声望偏低。再加上几千年来轻视劳动生产实践的传统文化影响,加深了这种偏见。正如徐匡迪院士所指出的那样,“今天,当孩子们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时,很少有孩子想当工程师,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我们忧虑。”

现代社会的物质面貌是由工程活动塑造的。工程活动不但塑造了社会的物质面貌,而且还在工程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一定的人际关系,工程活动的实践必然要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工程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工程人才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的讲话中说:“工程科技架起了科学发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

“工程师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也是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大力推进工程创新,不仅需要一支数量可观的富有创新活力的工程师队伍,更呼唤工程大师、工程帅才的涌现。我们应该造就出一大批像侯德榜、茅以升等那样的工程大师。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