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日本理工科大学的职业道德教育 田雪梅  
 

日本是一个依靠科学技术立国的国家,近年来,日本理工科大学进行了一场较大声势的教育改革。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科学技术伦理教育(在日本更多的人采用“技术者伦理”或“技术伦理”的说法)得到广泛重视和加强,并开始逐步形成有一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本文对其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的职业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

日本战后相继出现了大学大众化、大学设置标准大纲化、教养部先后解体、重点进行研究生院建设等变化,伦理教育一度遭到削弱。虽然,许多学校工学科也设立了“技术论”、“技术论与技术教育”“工学概论”等课程,但总体上是呈“工学一边倒”的状况 由于技术者职业道德的弱化和缺乏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大量工程事故及灾难频频出现有较大相关性,促使社会重新追问作为科学技术者的社会责任。许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思考在培养对社会有责任感、有良知的技术者方面,作为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应当具备怎样的姿态和责任,应当如何在培养方案中弥补这一环节。1998年 “工学教育体系分科会”整理并报告了关于“工学伦理”教育的现状。同年6月日本基础工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在“关于工科高等机构的技术者伦理教育的提案” 中就伦理规则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议。

2000年修正的技术者法中增加了“必须要努力作到没有损害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其他公益的事情”,开始要求技术者必须要具备技术伦理等相关知识和素质。

与美国相比,日本关于技术伦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为落后,对此,政府也表示了重视和支持,文部科学省在第2期科学技术基本规划(2001年3月内阁会议通过)中,提出了“构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新关系”的基本理念,并确立了“关于科学技术的伦理和社会的责任”的重要政策。随后于2002年、2003年完成了“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系统的调查研究”。该项目耗资共3200万日圆,由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实践经验的日本国内几所名校(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共同承担,项目参与人员都是长期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专家。调查内容包括:关于技术者及组织伦理的事例调查和分析;关于欧美的资料调查和素材;关于高等教育机关伦理教育状况的调查、关于专家和非专家(一般市民)交流方式的探讨;关于风险管理的法律规定与伦理教育的关系;在伦理教育上的产学合作体系。 通过该调查,提出能够促进科学技术集团(包括技术者、企业、行政的专家集团)与社会(一般市民)相互交流的科学技术伦理教育模式。该模式包括高等教育机关进行技术伦理教学的实践方法和以理工科教师和企业的研修者为对象的伦理教育计划两个方面。研究还提出了由以前的基于经验的职业者伦理教育转向包括重视社会交流能力在内的更全面的技术伦理教育的提议。这可以说是一个统合了科学技术社会学、伦理学、交流理论、风险研究理论的关于开发技术能力和技术伦理教育的计划。其目的,在于构筑承担技术和社会连接中枢作用的技术教育系统。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大致完成,对于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的推进无疑具有重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完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

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呼吁最终反映在大学工学教育科学体系的调整上。目前,各大学都开设了针对所有专业学生的“全学教育”课程(或“一般教养”课程)。如北海道大学的“工学伦理学入门”、关西大学的“工学伦理”、山口大学医学部的“医学伦理”、名古屋大学的“科学技术的伦理”,东京大学的“为社会的技术”,东京工业大学的“技术伦理”等等。

日本理工科大学进行技术伦理教育革新时间虽不长,但已在全国基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不仅有面向所有学生的一般伦理课程,各技术专业领域也制定有针对性较强的专业伦理计划,所修学分的比重较原来有较大增加。这显示出日本近年伦理教育在大学得到高度重视,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应有的体现和渗透。仅从这些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来看,已经走在亚洲各国的前列。

从已有的实践看,日本理工科大学进行技术伦理教学的目标一致且相当明确,包括:掌握技术者伦理判断所必要的基础知识;适应并掌握伦理的思考和判断的形式;懂得关于人类社会各种思考必要性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技术者不只是简单的掌握具体的规则,而是要了解规则的背景和规则的意义,并最终使这种规范变成自己的意识,具备对规范进行反省考察并构建新规范的能力。

在大学结合专业进行伦理教育,大量引入现实中发生的事例和理论上新的分析方法,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加以探讨,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日本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流。在大学结合专业讲授职业道德,其与社会的融合度和可操作性较强,就不易形成社会的断层,从而使每个技术者在各自岗位上自觉遵守伦理规范,处理好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我国理工科大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在大学结合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目前应该说尚未起步,如何借鉴吸收日本各大学的经验教训,无疑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