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公务员考试热说明什么 张义祯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热有其内在的必然逻辑,是个体理性选择行动的必然结果。一是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每年新增劳动力数百万,2005年新增380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失业无业人员和流动知识青年,全国就业环境相当严峻,报考公务员无疑是一个必要选择。二是公务员职位的“高含金量”。这种“高含金量”主要体现为公务员职位的高稳定性、高福利性、高声望性和高权力性等,要知道当代社会转型期,许多职位内蕴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相较而言,公务员职位不失为职业选择的“上策”。三是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公务员考试将公务员职位作为稀缺的社会强势职位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全社会公开配置,这种一改过去“暗箱”操作的选拔方法体现出难得的公平、公正性,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基于上述原因,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可谓盛况空前。

为此,笔者也感到高兴,毕竟有更多的社会成员、可能更多的社会精英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有望得到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更担忧当前公务员考试过热可能导致的弊端。

显然,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已然呈现过热迹象:一方面体现为报考总人数的翻番式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体现为总报考人数与总录取人数比过高,某些部门职位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比呈现非理性。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网上报名时间从10月15日到10月28日,并于2005年11月26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举行公共科目的笔试。据人事部统计,报名期间,全国总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比2004年的54万人几乎翻了一番,最后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383008人),约占报名总人数的40%,其中最高的报考省份为山东,报考人数高达3.8万人。根据公开数据可计算出,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1,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1,9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200∶1,5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0∶1。

从上述公布的数据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过热一目了然。首先,37∶1的总报考合格人数与总计划录用人数比显示,此次公务员考试调动了大量的社会成员,同时也必将调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既包括国家为此付出的大量选拔成本,也包括参考者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压力、努力等个体成本,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现象更是代价巨大。对于个人而言,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如同彩票中奖;对于国家而言,为了录取一名公务员却需要在数十个城市设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考室。公务员考试过热导致考试经济发达,社会资源耗费严重。此外,我国公务员考试存在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县市地方公务员考试等三大层次,每参与一个层次职位的竞争就必须参加一个层次的公务员考试,因此存在层层考、重复考的现象,也存在社会资源的浪费。

总之,我国公务员考试作为社会转型期的新事物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态,作为当代转型中国难得的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方法值得深切赞赏。但也要注意因考试过热带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选拔方法。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