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培训工作教学为重 队伍建设教师为先 徐晨光  
 

我从四个方面集中谈一个观点:培训工作教学为重,队伍建设教师为先。

一、党委办党校的目的,即党委办党校干什么?

党校是我们党用来培养干部的。党校的主要职责就是干部培训。那么为什么要办的是党校而不是培训中心呢?培训中心和党校的区别就在于,培训中心虽然可以起培训的作用,但它不像学校那样讲究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规律的研究。党校既要承担起干部培训的任务,又要研究和遵循教学规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由党校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的。

现在,党校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开展培训的呢?

第一,培训目标发生了变化。党校开办初期,主要是在提高干部的知识素质、理论素质上下功夫。现在要从素质培训向素质与能力提高相结合的培训转变。最近,曾庆红同志在指导中央党校的先进性教育工作时指出,先进性教育成果的主要体现,就在于我们能否聚焦到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教学科研上来。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先进性教育,要对教学更加重视,对科研更加重视,对提高能力更加重视。现在的干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水平,而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来驾驭当今复杂的形势,这才是他最需要学习的东西。

第二,培训对象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培训的对象,除了各级领导干部,还有优秀的专家和学者、国有大型企业的企业家,还有民营企业家,培训的范围比过去更广。学员的知识层次比过去明显提高,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相当一批还是研究生和博士,相当一部分有高级职称。培训对象的这些新变化,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培训机构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讲,党校、行政学院是干部、公务员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这次中央组织部下发一个有关干部培训的文件,并没有明确地写党校、行政学院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那么是否意味着党校、行政学院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地位就失去了呢?不是,只是在方式上有一些变化。原先是用文件来明确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而现在是靠党校、行政学院自己提高培训能力来争得这个地位。国外历来就有发放教育券的做法。儿童要上学,就给你教育券,你到哪个学校学习都可以。现在,干部培训可能也要推行这一条,就是给干部多少培训任务,多少培训费用,干部自己到市场上去选择学习的地方,只要把学习任务完成就可以了。普通高校以及干部培训机构,都对党校、行政学院的办学形成了有力的竞争。一些干部培训机构尽管没有师资队伍,但全国的优秀教师资源都可以为它所用。面对这种竞争,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

第四,信息来源发生了变化。原来,我们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师在信息来源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经常和各级领导接触,了解情况,可以到上级党校和高校去进修,可以利用学员提供的便利条件去搞调研。而现在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特别是网上的资料已成为我们的重要信息来源。但网络资源是所有人共享的,党校、行政学院的老师在获取信息资源的条件和渠道上已无优势可言。在这种情况下,要给学员提供更多的信息,难度大大增加了。我们要适应这些新变化,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完成好中央和省委赋予党校、行政学院的重大使命。

二、学员来党校的目的,即学员到党校来干什么?

学员到党校当然要接受党性锻炼。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目的,就是扩充知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那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靠谁?靠的是我们的老师,靠的是我们的教学。学员到党校来,希望老师多读书、读好书,他再来读老师。让学员来读老师,老师必须让他有东西可读,要让他读得懂。老师的教学要让学员可读、可听,必须具备丰厚的、较大的信息量,这就需要老师在知识、素质上比较全面,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老师配得不好,教学效果不好,学员来了以后,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学员只是来“休息休息、咪西咪西、联系联系”,不仅影响校风和学风,更严重的是会败坏一批干部。如果党校不能成为熔炉,不能让干部接受锻炼,我们办党校还有什么意义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责任重大,而要搞好培训工作,首先以教学为重。

三、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

党校既姓“党”,又名“校”。既然姓“党”,就必须坚持讲党性;既然名“校”,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作为学校,教学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应该摆在第一位。如果一个学校、一个领导,把中心位置和次要位置摆不平,拿不准,就会走偏方向;如果说我们抓了中心,但抓而不紧,抓了没有效果,提高不了质量,这样抓工作也是白抓。为什么讲质量是生命?党校要在社会上立足,靠的又是什么?是教学效果。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我想强调四点:

一是要重视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因人施教。要讲好一堂课,自己必须搞清楚给授课对象解决什么问题。例如,你摆出一些社会问题,可能这些问题他比你还更清楚。你罗列了一些事实,可能他比你还知道得更多。怎么办?你必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现在,我们要着力开展以提高能力为中心的培训,要求我们教会学员怎样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学员,他对你了解得很清楚。你在研究他们,他们也在研究你。每次我在对学员作入学动员的时候就说,你们是来检验党校的,但是党校也在对你们每个人作检验。因为来党校培训的人多,哪一个行业的人素质最好,哪一个行业的人党性最强,党校很有发言权。认清培训对象,因人施教,这是我们每堂课都应该把握好的,而且我们完全能够事先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特点和需求。

二是语言要精,要通俗易懂。我经常提倡,老师讲课要说自己的话,说自己懂的话,说自己思考的话。我们在讲课过程中,一堂课的理论框架是没法改变的,结构体系是没法改变的。看一堂课精彩与否,实际上看两个东西:一是举出的案例是否切合实际,能不能给人以启发;二是能否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比如乡镇干部班与高校的优秀知识分子班就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自己没吃透的东西,讲起来谨小慎微。如果自己都不懂,语言就很难运用自如,很难打动别人。我们要学会用别人听得懂的话作讲课语言,用别人身边的事例作讲课的案例,用别人熟悉的东西作讲课的导具。

三是要讲自己研究的东西。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课堂,这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转化方式。我们现在不是讲社科成果难以转化吗?我们做老师的,成果转化的最好方式就是应用到课堂中去,用自己研究的东西启发别人。但要注意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能把科研成果原原本本地拿到课堂去讲。把自己的论文去头掐尾来讲,如果没有实践的内容加进去,没有案例加进去,讲起来就很枯燥。

四是信息量要大,信息要新。所谓信息量要大,就是让学员听到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如果三个小时的课讲下来,要求每一句话都是新的,每句话都给人以启发,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几十句话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新鲜感,这堂课就很精彩。信息要新,2005年的课,如果用不到2004年后的案例和数字,这堂课最好不要上。

四、质量要提高,靠的是教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办好一所学校,也要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我还强调了一个“师为先”。作为党校和行政学院,仅仅有人是不够的。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必须排出一个先后。师资队伍建设为先,这是一个学校、一个培训单位的性质决定的。当然,在“师为先”的前提下,不能忽视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也不能忽视后勤服务队伍建设。但必须有轻有重,有先有后。

今后,如何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我想关键是做到四个并重。

一是引进与培养并重。引进的必须是学科拔尖的人才,是能挑大梁、能当领军人物的人才。其他的人才主要靠提高和培养,不能一味地强调引进。我们的教师只要稍微提高一下,就可以马上发挥作用,既不增加工资投入,又可以很快提高效果。所以师资队伍一定要狠抓培训提高,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二是组织培训与自身提高并重。作为学校,要给教师的提高提供很多机会。比如,送出去当访问学者,攻读学位,到外省、国外考察等措施,这都要由学校来组织实施。但一个人素质的提高,仅靠单位提供的机会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有提高素质的意识、提高素质的途径、提高素质的能力。为什么有的教师在2到3年就成为骨干教师,而有的4到5年还上不了讲台?主要在于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够,自我提高的途径和方法不对头。

三是品德修养与知识修养并重。党校姓“党”,党校的老师和其他培训机构、学历教育部门的老师要求不同,我们的党性应当更强。社会上普遍认为,党校老师也好,来党校学习的学员也好,是比较讲党性的。很多单位包括一些企业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放到党校来办,就是因为我们这里有这么一种氛围。所以我们虽然面临着挑战,但也不要忽视我们的优势。比如先进性教育,有的单位请别人去讲课不放心,只要是党校的教师来讲就放心。这就是我们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的品牌。在知识修养方面。我们要赶潮流,适应新的形势,是必要的。但党史、党建、科社、哲学、经济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千万不能丢。我以前在普通高校工作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过:“普通高校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市场规律,一个是教育规律。”如果我们只重视市场规律而忽视教育规律恐怕不行。作为党校、行政学院,既要重视教育规律,还要重视培训规律。我们的培训重点还是理论武装和能力培训。所以优势学科、传统学科一定不能丢。

四是资源挖掘与资源共享并重。党校、行政学院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自己的形象,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这里得到良好的服务,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有所提高,回去后不断宣传党校、行政学院。另一方面是资源挖掘。中央党校每周五的上午,是固定的中央、国务院各部委领导来作报告,一年没有空过一场。这样可以让各职能部门、中央机关部门了解党校,和党校之间有一份情谊,一份兼职教师的情谊。领导干部来学习时是学员,回去以后就是老师。我曾经和党校、行政学院的干部谈工作艺术时讲过,要接好“天线”,这就是一种“天线”,就是一种资源。另一种资源,就是普通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适合党校、行政学院教育的教师,要聘请他作兼职教师,必要时请他来讲课,要把这些资源都很好地挖掘出来。同时,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本系统的资源看作自己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自己的优秀教师,水平也是很高的,而且讲课成本不高,效果却很好。

作为一个党校、行政学院人,从领导到教师、到管理和服务人员,都应该树立教学为重、教师为先的观点。树立了这个观点,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迎接即将到来的培训工作的挑战,就能充分发挥优势,用优势去争得主渠道、主阵地地位。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