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科学研究不必追求时髦 武夷山  
 

科学计量学的创始人普赖斯提出过一个衡量学科老化程度的指标——普赖斯指数,其定义为某一学科的期刊所引用的近5年发表的文献数占该学科期刊引用的文献总数的比例。据他的计算,物理学和化学文献的普赖斯指数在60—70%之间,X射线学和放射学的指数在55—60%之间,社会科学文献的在40—45%之间,植物学文献的指数在20%左右,语言学和历史学文献的指数则小于10%。也就是说,从总体上讲,自然科学的普赖斯指数要大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说明自然科学“喜新厌旧”,热衷于引用新文献。换句话说,对于自然科学工作者来讲,文献老化得较快。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学科差异。

国外有学者发现,不同学科的文献中图形的使用频率也有较大的差异。从图形页面占论文总页数的比例来看,自然科学要高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这说明自然科学更“重相貌”。图形多,文章就显得漂亮。这位学者发现,按照图形使用频率来给学科排序,则与一些专家对学科“硬度”的主观排序几乎完全吻合,即,从硬到软的学科排序分别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这是又一种明显的学科差异。

更不用说,量化方法的采用程度,学科间差异也很大。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相比,一般说要简单些,或者说对于前者,便于将复杂的事物还原为简单的事物来进行研究,因此有可能较多地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遗憾的是,有些人把上述差异看成水平的差异。于是,为了表明自己不落伍,就拼命往定量研究上靠;不管有无必要,在文章中动辄加上所谓的模型(模式)图;只阅读与引用晚近的文献,甚至只阅读与引用网上的文献(其历史更短)。对于这种做法的弊病,有识之士早就敲响了警钟。著名的英国科学学专家Jerry Ravetz说过,还原论风格的科学很容易与短视的工程拴在一起。在经济学中尤其如此,“无法在交易中讨价还价的东西就是外部性”,“无法计量的东西,就无足轻重”。Ravitz教授指出,千万不能忘记那些也许不能计量但是更重要的东西。如果公众开始就质量问题展开辩论了,如果他们质问有谁在对公众的控制者施以控制,那么他们就是在型塑未来了,而不单单是预测未来并被动地应对“不可避免”的未来。

科技工作者当然需要跟踪学科前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旧文献就过时了,因为存在着所谓“睡美人现象”,指的是长期无人引用的论文突然被大量引用, 好比睡美人终于苏醒了一样。最典型的例子是,L J Romuns发表于1986年《物理学快报》上的关于超引力的论文,到1995年才被《物理评论快报》所引用,随后出现引用高峰。

用得好,图形可大大帮助和促进读者的理解。可是,在我们这个“读图时代”,出现了大量图像丰富、内容贫乏的水书,这些水书适应的是懒人的需求,而且,懒人也终将抛弃它们。这就好比靠味精来吸引食客,肯定难以持久奏效。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非常赞同哲学家康德的这样一句话:“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因此,定量研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定量研究若成为学界的一种时尚,那就危险了。现在出现了很多伪定量研究论文,用定量研究来冒充科学性。假如我提出一个命题:人的“饱度”与摄食量呈正比。然后,我可以煞有介事地设计出“饱度”和摄食量的测量方案,并取得大量的样本,经过严格的统计检验,得出结论:该命题成立。那么,大家一定感到很可笑。可悲的是,有不少定量研究都是在做一些不言自明的论证。

科学研究人员重视最新文献,重视图形的应用,重视定量研究,并不意味着越新、图形越漂亮、量化研究越多就越好。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