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工程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主战场 殷瑞钰  
 

工程架起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创新应是一个关键性环节,工程是诸多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集成性创新环节。

工程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一般都要通过工程这一环节。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的体现,归根结底都需要在工程活动中“实现”并检验其有效性、可靠性。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国家、地区、产业、企业而言,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在这个“主战场”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必然迟缓,甚至徘徊不前。

在国际上,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些国家(例如英国等)尽管拥有大量的科研理论成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工程转化(更具体地讲,由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相分离),结果使科学研究成为“孤立”的行为,这是造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有些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虽然其科研理论成果不如英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英国多,但它们在工程转化上效率高,在战后不长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崛起。

在国内,不少方面也存在着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创新、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性、统一性,所谓的“两张皮”现象。这必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意识。或者是理论上是认识到了,但在实践上存在困难或偏差。

看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一个最关键的衡量指标就是看我们在工程自主集成创新这个主战场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和进展;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

一个不断进行工程创新的过程

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工程创新是一系列技术进步及其集成性创新的体现,工程创新直接决定着国家、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进程。

然而,对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产业、企业而言,工程创新是“一波”又“一波”不断创新的过程,应该看到“不断创新”是个过程,而不是“突破一点,全面解决,一劳永逸”。

回顾中国现代史,可以看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也是通过“一波”又“一波”的技术进步和工程创新的过程而取得进展的,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156项”建设工程,继而是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自主工程创新,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国产化等工程再创新活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逐步走向正轨,并得到快速发展。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现代化的过程要走上轨道,并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是立足在“一波”又“一波”的“集群性”的工程创新上,而不能停留在单一技术的突破或是个别理论问题的解决上,否则工业化、现代化主战场的问题很难收到实效,而“两张皮”的现象继续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也会受到影响。

工程创新的特点和规律

要大力提倡工程创新,应该认识和掌握工程创新的特点和规律。虽然在现实情况下每项工程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和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工程创新作为一种概念而言,还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和规律的。简要讨论如下:

工程创新是集成性创新

工程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在于“系统性”、“复杂性”、“集成性”和“组织性”。工程不是单纯的“科学的应用”,也不应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各类优秀的工程追求的是在对所采用各类技术的选择和集成过程中、对各类资源的组织协调过程中,追求集成性优化,构成优化的工程系统,因此,工程创新的重要标志体现为“集成创新”。

工程的集成创新往往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第一个层次是技术要素层次,工程创新活动需要对多个学科、多种技术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进行选择、组织和集成优化。这就是说工程不可能只依靠单一技术,在进行工程创新时,如果只有单项的技术创新成果,而缺乏与之相配合的相关技术的协同支撑,就不能达到预期的工程效果,甚至可能酿成工程失败。因此,在工程创新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集成性的创新,特别是自主集成创新,才能真正收到“创新”的实效。

第二个层次是要在工程创新活动中,把技术要素和经济、社会、管理等要素进行在一定边界条件下的优化集成。在工程活动中,常常涉及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方面的问题,这是由于各类工程活动不仅是技术活动方面的集成优化,而且必须在工程总体尺度上对技术、市场、产业、经济、环境、社会以及相应的管理进行更为综合的优化集成。也许可以说,工程活动实际上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诸多要素的集成和优化的过程,某一工程往往有多种技术、多个方案、多种实施路径可供选择,工程创新就是要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工程决策、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组织、生产运行优化等过程中,努力寻求和实现“在一定边界条件下的集成和优化”,这应是一个核心思想和命题。反言之,工程创新并不一定依靠基础科学层面上的“原始性”创新。

工程创新既要重视“突破性”的创新,

也要重渐进性、积累性的创新

在工程创新活动中,根据创新的“性能”和“程度”也许可以划分为“突破性”创新(或“革命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或“积累性”创新)两大类型。

在实践中,“突破性”创新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其中体现了高妙的才智和巨大的价值。当然应该高度重视。然而,在另一方面,更多的工程创新是通过“渐进性”的积累、改进过程实现的。在创新过程中,由于工程具有集成优化的特征,“渐进性”创新(或“积累性”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这个日臻完善的集成优化过程中,如果单个来看,很多进步都不具备特别振奋人心之处,但是集成优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也会出现“更新”、“改型”、“换代”的创新成果。

所以,在强调开展工程创新活动上,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需要在理念和政策层面上把握好的“现实问题”。

在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工程中,

工程创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会有所不同

工程的特点是系统性、复杂性、集成性。同时,工程的类型又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工程,具有不同的“边界条件”;因此,虽然都应该强调工程创新,但在创新方法、创新的表现方式和具体特点上却是有所不同的。例如航天工程、基因工程领域的工程创新和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领域的工程创新的表现形式和创新特点显然会有很大差别。在认识、管理、评价不同类型的工程创新时,应该有不同的工程创新评估体系和专业指标体系,不应该用一种模式、一张表格来机械地衡量,否则可能会出现某些误导性的认识出现,甚至使工程创新沦为形式主义或“空洞的口号”。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