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教育优先发展要下真功夫 蒋一兵  
 

在党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重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并强调指出:“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家知道,科教兴国是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科学技术的勃兴不能脱离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因此,教育在兴国大业中理所当然地应具有优先性。但从我们的实际来看,要把教育发展在逻辑上的优先性转为全社会相当长时期扎扎实实的工作行动,必须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三句话上下真功夫、动硬功夫,这就是一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二曰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三曰“加大教育投入”。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教育投入说起。

应当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入的绝对数一直在增长,增长的数额也是较大的。但同国际国内公认的中国经济20余年高速发展相比较,教育投入的增长无论就其占GDP的百分比、还是每年的增幅及其累计,尚未达到预期目标,更没有达到学界政界都能认可的比较理想、比较满意的程度。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才会成为党中央始终强调、“两会”每年提议、社会各界热议的问题。而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公布的《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表明,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28%,比2002年的3.32%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标自1995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滑落。早在1993年,根据发展中国家当时的平均水平,我国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了在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可在2003年,时间超了3年,4%的目标不仅没达到还比上年有了滑落。

如果说,中央政府对于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能否保证增长责任重大的话,地方政府同样有很大责任,上述联合公告就提到2003年共有17个省(区、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支出的比例比上年有所下降。此外,我们从报端看到的事例有:国家审计署2004年6月18日公告公布的50个县基础教育经费调查的结果表明,43个县地方政府及财政、税务、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挤占、挪用、滞留各类教育资金4.45亿元,平均每个县1千多万元,挤占挪用教育资金问题令人惊心。再如,山东省教育厅于今年4月5日至19日,对全省17个市及其33个县(市、区)2004年度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发现部分市、县(市、区)统筹、截留、挪用教育费问题仍较严重。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资金不按规定使用问题较为突出,有将资金用于基础教育以外的基本建设的、有用于发放工资的、还有用于返还地方税务局征收手续费等一些属于教育事业范围之外事情的,更有少数市城市教育费附加资金没有通过教育部门而是由财政部门直接自行安排使用了。

可见,加大教育投入,既有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问题,也有纠正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问题。前者反映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教育投入的指标远不像GDP指标那样硬;后者反映了教育资金征收投入的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病与漏洞。

由此便可看到政府对教育的保障责任尚未彻底落实,确实有待强化。

首先,依照法律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定要审议、监督和公告本地教育投入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而顺理成章地使这件事成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官员的任期目标和责任,使教育投入指标硬起来。其次,尽快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有稳定来源。再次,现行以县级财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没有区分地区差异,而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要改变县级财政“小马”拉义务教育“大车”的局面必然涉及现行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改变,加强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

由上,我们看到,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同改革紧密相联。不只如此,“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等,都是需要通过改革才能够有所作为的。例如,不改变基础——中等——高等这种简单三角形教育结构,使国民教育体系容纳进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就谈不上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又如,解决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问题,不改变应试教育的老套套以及学校越办越像政府机关的状态等等,也是难以前进的;再如,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就必然涉及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教师岗位的确定和人员(薪资)的保障问题,已有专家提议通过改革设立由国家财政确保的轮岗制。

事实上,教育已经取得的发展离不开改革,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方针,加快教育发展,也离不开改革。但特别要注意的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避免教育部门热其他部门冷的情况。须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既是教育部门的事,同时也是政府乃至全社会的事。上述教育投入、政府责任等问题都与政府甚至我们社会总的体制高度相关。所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需要政府、社会都来推动和参与的,否则教育的优先发展说不上下了真功夫、动了硬功夫。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