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费云良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制约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因素。应当肯定,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未完全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阴影。主要表现,一是政府职能错位,权力过大,干预过多,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因而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动力不足。二是“诸侯经济”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投资饥渴”症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使得依靠增加投资和物质消耗成为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三是有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不端正,为官一任,追求短期辉煌,不顾长远发展,依靠大量的土地、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搞“形象工程”。

(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因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相对粗放增长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直接关系。一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教育不发达,国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下,高级人才缺乏,经济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和粗放。二是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给市政建设带来新的压力,城市交通、住房、水电气暖冷及高速公路等大规模建设,必然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高物质消耗的特征。三是从国际经验看,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正是居民对住房、高档家电家具、家庭汽车等保持较旺需求的时期,也必然拉动电力、水泥、钢材、汽油等物质消耗的重化工业的迅猛增长。

(三)经济结构因素。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GDP的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带动。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过快增长,必然导致资金、能源、原材料的高投入和消耗,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在需求结构方面,目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国内消费不足,拉动力不强。三是在要素结构方面,仍然没有改变主要依靠资金投入和大量自然资源支撑增长的模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仅为40%左右,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必然造成经济增长的粗放。

对策建议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集约化增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认为,当务之急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行政体制基础。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经济发展的事前、事中、事后调控体系建设,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评价体系,抓好“五个统筹”,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改革税收和价格体系,完善重要资源价格机制,利用税收和价格等经济杠杆调剂资源的合理流向;建立和完善促进节约型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通过立法,实行资源节约的硬约束。在没有立法之前,政府可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条例和制度,把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制度性公共服务上来。

(二)深化企业改革,构筑经济集约化增长的坚实微观基础。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主体。能否以最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的活力是否激发出来。为此,必须从深化企业改革上找出路,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

(三)依靠科技进步,构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技术创新平台。我国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要素驱动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变。一是要大力推动科技体制创新,促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鼓励“产学研”联动,优势互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力支持,特别是增加对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装备工业等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大幅度提高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投入比重;扩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规模;改善高技术企业融资环境;全面提高综合折旧率,尽快淘汰陈旧落后设备,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如积极普及利用太阳能。四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寻找后备能源,开发资源替代技术,生产替代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储蓄后发优势。

(四)鼓励适度消费,构筑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要人们节衣缩食,去过“苦行僧”生活,而是提倡一种与国力、家庭及个人收入相适应,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协调提高的生活方式。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