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智战时代的智战略 苏恩泽  
 

在举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关时代和战略的话题倍受关注。如果说60年前的战争时代属于“热战”时代的话,那么,战后就是“冷战”时代;而今天的“冷战后”时代,实质则是“智战”时代。

智战,是对以军事变革为代表的战争特点的最好概括。由于军事变革使战争形态与以往大不相同,进入了“智战”范畴,科技含量猛增,智能比例剧升,战得更巧,打得更精。

身处“智战”时代必须运用“智战略”,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战略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方法。军事战略可分为:陆战略、海战略、空战略等等。不过,现代的战略概念要广泛得多。它泛指一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性的筹划和指导。有人将其分为三级: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或大战略)、军事战略。

上述无论哪种说法,都是按照传统的地理或专业范围的大小来划分战略等级的。这显然与历史上人类的认识范围总是由小到大,战争范围总是由近及远相关联。当今,由于科学技术急剧发展,世界面貌日新月异,在战略环境越来越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同时,还有其越来越复杂(由外向内,由量向质)的一面。

换句话说,现代战略观,正经历着从范围到性质、从外延到内涵的发展过程。“智战略”概念的提出,就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一种表现。

智战略,突出的是“智”字,即“智慧”,属于更高、更深的层次。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勇战略”而言的,斗勇更斗智;它也是相对于传统的“力战略”而言的,重力更重巧。

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总统肯尼迪面临当时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全美大哗的形势,提出了“新边疆”战略,主张美国要像当年开发西部那样,冲出国界,扩大影响,因而导致和平队与阿波罗登月等计划的实施。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格雷厄姆将军面临世界新科技革命,美苏激烈争夺的形势,又提出“高边疆”战略,主张美国要迅速占领空间高地,夺取空间优势,因而导致“星球大战”等计划的实施。那么,今天,我国、我军就应审时度势,及时占领“新高地”——智力高地,突破“大边疆”——智力边疆。

其实,“智战”古已有之。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早就讲过:“兵不厌诈”。“战略”一词,在希腊文里就含有“诡计”的含义。历史上所有的战争行动,都离不开“计谋”和“谋略”,并提供了许许多多以少胜多、以巧胜力的战例。 现代,“智战”更为突出。由于现代武器装备破坏力大,价格昂贵,即使是富国也不得不遵循“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可靠的国防”的原则。美国在越南战争之后的战略,就经历了从过分依靠军事到综合利用军事、经济、政治、心理、外交等各种手段;从过分依赖核武器到与常规武器并重,甚至以高技术化的常规武器为主的变化。

所以,美前国务卿舒尔茨说:“我们在武器控制的有关方面,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智力挑战”。前苏联洛莫夫上将等16名专家的著作:《科学技术革命与军事上的革命》一书提到:“现代军人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智力化’,所有参战人员都必须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更丰富的技术知识”;美国的柯林斯则鼓吹:“我们国家应该比敌方先达到这个智慧的高峰”;西方几乎所有分析家都一致认为:“经过近两个世纪,那种兵多、将多、装备多的军事时代即将结束,将来通过计算机联系的一些小分队,就可完成目前一个拥有15000名官兵的师完成的任务”。近期的4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明白无误地证明了:美军已经到了“无‘芯’不战”、“无‘天’不战”、“无‘网’不战和“无‘智’不战”的程度。

我国在经济方面负担不起庞大的武器装备开支。在科技方面,即使等距离的追赶先进国家,也颇为困难,更不要说超过了。但是,在新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如果我们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寻“缝隙”,走“捷径”,在占领“智力高地”和突破“智力边疆”的征程中,我们也完全有成功的前景。

运用“智战略”,就要有措施。其内容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的“智”化和人才队伍的“智”化这两方面。

武器装备的“智”化,包括:克服“重能量,轻精度”的思想,扎实细致,力戒浮躁,提高武器装备的机动化、精确化、智能化程度,

使其更加“斯玛特”(smart,美小布什总统语,灵巧和敏捷的意思),特别是解决目标发现和火力打击的长期“瓶颈”,以提高实际作战的现代化水平。

人才队伍的“智”化,则包括:克服“重因袭,轻创新”的思想,牢记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敢于推陈出新,开发聪明才智,鼓励“巧干”,提倡“智取”,特别是在将武器装备与军事思想、组织编成的密切结合与灵活运用上,大力提倡创新。

运用“智战略”,更要有特色。既不与人家“比富”,也不跟在人后“趋步”,而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走有中国特色的智战道路。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