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  
 

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扬州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围绕营造投资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着力建设 “生态扬州”、“文化扬州”、“实力扬州”,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扬州区位条件实现历史性突破,由交通盲点城市变为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全市城市化率达49%;扬州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善了生态环境,拓宽了发展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营造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环境。

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在城市建设中,扬州市坚持科学发展观,致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全新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一是坚持做大做精做优的理念。这几年我们不仅注重扩张城市规模,更注重完善城市功能;不仅注重使城市融入现代元素,更注重传承历史和文化;不仅注重当今的开发建设,更注重为今后留下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二是坚持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载体与空间,统筹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居住、生活功能,统筹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三是坚持建设名城彰显特色的理念。按照江泽民同志“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要求,在延续历史文化中融合现代元素,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坚持内涵发展、功能完善的“精明增长”理念。严格实施“五调整二控制”: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城市工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用地结构;调整城市居住结构。五是坚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激发和培植扬州独特的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激发城市的生机和活力,打造创造财富效益和价值的能力。六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着眼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发展能力和富裕程度。

规划先导

高起点推进城市建设

一是编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全市初步形成1个中心城市、4个中等城市、10个重点中心镇和若干一般乡镇为梯次、以沿江沿河城镇带为主的城镇体系。二是修编中心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定位,建设“一体两翼”现代滨江大城市。三是认真编制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编制城区古运河沿线、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新城西区及“一区五园”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发展、绿地系统等10多个专项规划。四是精心做好城市设计。在建筑设计上,注重单体设计与周边建筑的协调,注重空间尺度及天际轮廓线的勾勒;在环境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美化街景,增加休闲空间;在绿化设计上,注重生态设计,倡导生物、植物多样性。进一步理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规划的法定原则,建立专家组评审、规委会审议、重大规划提交人大审议和向市民公示系列制度规范和规划制订、执行、管理的程序,划定城市的绿红蓝紫黑 “五线”,依法保证规划实施,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完整性和法定性。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城市创建创优创品牌

扬州市自2001年9月起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创优活动为抓手,大力度、全方位整治城市。一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外围修建宁启铁路扬州段、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扬州港扩容和沿江高等级公路建设为对外开放提供了大通道,特别是润扬长江大桥的通车,使扬州从交通盲点城市变成交通网络重要节点城市,形成“江海河沟通、水公铁联运”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为扬州跨越长江、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在城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9亿元,整治拓宽和新建道路96条330公里。在古城区投入12亿元翻建整修街巷254条,消灭了城区“黄泥路”、“黑巷道”。二是推进水环境整治。投资近20亿元进行水环境整治,全面整治城区20条河道66公里。实施瘦西湖活水工程,整治古运河城区段,打造运河风光带。对小秦淮河、古运河、漕河、邗沟河等河道全面进行清淤整治。兴建一批大型涉水公园和一批涉水商业娱乐设施。三是推进街景改造。注重发挥城市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市民休闲功能。四是推进市容整治。通过实行“门前四包”、创建管理示范路等活动,组织开展城市一系列专项整治。五是推进绿化美化亮化。沿街沿路沿河实施“一路一景、一路一灯、一路一树”,新建一批富有生态特色的广场。城区新增绿化面积71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7%。新建一大批港湾式公交站台,增设更新路灯、公厕、垃圾箱等。通过整治,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奖。今年通过了全国生态示范市的验收。几次国家有关部门来扬州,随机民意调查市民满意率均达95%以上。

彰显“人文、生态、宜居”特色

打造最佳人居环境

扬州市十分注重传承古代文明,放大生态优势,营造宜居环境,彰显城市个性。一是搞好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成立“古城保护与利用、改善和复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高起点制订5.09平方公里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案,严格保护历史街区,投巨资抢救修复一批古建筑。大力实施名城解读工程,对2500多处人文景观、古城街巷、古宅名园、古树名木设置专用标志解读。同时,弘扬扬州工艺美术、扬剧、评话、木偶、书画等特色文化,新建广陵书社、工艺美术馆、扬州博物馆新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以及城市水环境展览馆、扬派盆景博物馆、淮扬菜历史文化博物馆等10多个博物馆。二是注重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实施“绿杨城郭新扬州”工程,全面实施市区绿化造林规划,绿化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新建200多个各具特色的公共“小游园”。加大水污染防治和空气污染源治理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对2400多家传统工业企业全部分类实施生态化改造。生态农业得以快速发展,建成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200多万亩。争取和实施了中德两国政府“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合作项目。三是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宜居城市。三年累计开发商品房556万平方米,初步建立解困定销房、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高档商品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四是建设和谐社区。以“我爱我家、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市民日”、“邻里节”、“市民万人看扬州”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极大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拓宽空间 完善功能

推进城市现代化

近几年扬州市按照“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城市形象看新城西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的思路,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

在空间布局调整上,一是以沿江开发、园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经济由“运河时代”走向“长江时代”。这几年我市全面推进沿江开发,加快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各园区根据不同发展定位,差别化发展,错位化竞争。同时,大力推动城区工业外迁。近几年,沿江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已占全市的90%。二是开发新城西区,规划广陵新城,松动古城,为古城保护腾出空间。在城市西部,划定10平方公里的范围封闭运作,建设城市副中心。在城市东部,目前正在启动广陵新城建设。

在城市功能完善上,一是完善文教卫生功能。2002年以来,全市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达到178.6亿元,接近我市前20年投入的总和。去年市区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实现了教育布局和医疗布局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二是完善商业服务功能。传统服务业加速整合、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态不断壮大。沃尔玛、广润发、金鹰等一批大型高档商场、超市落户扬州。港口物流园、水公铁联运中心等一批信息服务类项目及大型物流项目正在洽谈建设。三是提升旅游业服务功能。促进城市旅游向旅游城市转变,促进季节性旅游向常态旅游旺地转变。整理修缮何园、个园、唐城遗址、汪氏小苑、汉广陵王墓博物馆等大批人文古迹,开发、完善瘦西湖水上夜游、高邮湖渔家乐休闲游、仪征生态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四是完善市政设施配套功能。扬州市先后扩建四水厂、液化气混空气工程、污水处理厂及赵庄垃圾处理场等重点工程项目。目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49.64%,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以城带乡 以沿江带沿河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统筹协调沿江、沿河开发。在推进沿江开发的同时,去年我市制定了沿河开发规划纲要,启动沿河开发。在沿河地区重点规划2个省级开发区、15个工业集中区,以京杭大运河、安大路为轴线调整城镇体系,拉动沿河地区40多个乡镇的发展。二是规划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重点实施“市域环路”,开工建设贯穿市域南北全长122公里的安大路,在今年沿江高等级公路贯通的基础上,将构成环通全市域的交通大骨架。今明两年再建设1600公里公路,形成沟通城乡的交通网络。三是重点建设沿江地区城镇组团和中心城镇。扬州市把沿江地区15个镇规划成8个城镇组团,纳入城市规划控制区。沿河地区35个镇规划建设10 个中心镇,纳入市域规划,建设“田园城镇”。四是编制实施新一轮镇村规划,做到城乡规划全覆盖。近两年扬州市对全市74个乡镇1248个村进行规划调整,目前已修编完成。依据乡镇总体规划编制的详细规划已完成923个。五是大力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2002年以来,组织实施了以“通达、碧水、安居、扶贫、低保、医保、信息、改水改厕”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八件实事”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草危房改造任务和256所农村中小学网络建设工程,已改造农村公路2940公里,已整治县乡河道398条;全市42. 7%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70%。

多元投入

创新投资机制

整体包装,推介城市,展示城市发展预期,激发投资热情;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展融资平台。坚持行政与市场相结合,加强政府与各类资本的合作,引导国资、外资、民资三资齐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创新思路与整合资源相结合,坚持经营城市,既重视经营资源、资本、资产、债权、经营权、产权、所有权“三资四权”,又重视经营文化、生态、品牌等无形资产;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严格实行招投标管理,严格执行预决算分开;建立投入、产出和回报机制,打造外来资本安全的投资环境。近三年来,市区城市建设整治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其中市区土地出让金、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等社会资本各占三分之一。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