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不足及主要着手点

目前国内一些省市已经着手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发展规划。对于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消费城市来说,着力建立循环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念构筑首都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北京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配合“绿色奥运”的既定目标,整个城市的环境整治和保护开始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离循环社会和循环经济尚有距离,主要表现在:

第一,区域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与市区不同,北京郊区特别是远郊区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致使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1%,这与绿色奥运要求的100%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环保产业发展仍然落后。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很低,综合利用率仅为5%,距申奥承诺的40%相去甚远。如许多废电池被搜集后,并没有进行资源的重新回收,仅做到定点投放。其它对环境严重污染的废餐盒、废塑料、废荧光灯管等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也基本没有回收利用起来,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物资的收集和流转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垃圾收费率为10%,还远不能满足处理所需费用,也没有形成垃圾处理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第三,没有建立循环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长远规划。虽然结合“绿色奥运”,北京的环保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但环保工作毕竟不能替代循环社会和循环经济,北京距离建立循环型城市还有很大距离。

北京发展循环经济,势所必然。北京的发展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为指针,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健康消费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战略,以此来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此,主要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全面开展循环经济战略规划研究。拓展“首都经济”的内涵,根据首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产业结构变动要求,应开展以下研究: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工业废弃物利用与循环经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与循环经济;城市建设废弃物处置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二手货市场与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法规与政策研究等。

第二,构筑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能量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整合现有的各级工业园区,努力建设系统化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城市中水回收利用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完善特种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和社会绿色消费体系,鼓励使用再生产品。

(3)加强区域合作。北京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积极发展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体系的同时,还应该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生产循环合作,建设辐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基地、区域性的废旧物资再生产业基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基地,减少由于能力有限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最终实现经济资源的循环利用。 (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闫敏博士后摘编)

中国网 2005年1月18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