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十一五”我国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要实现三目标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29 日 |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理念“十一五”我国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要实现三大目标

“十一五”期间,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型植物保护体系。这是记者从4月28日农业部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发布会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王守聪首先通报了前不久农业部在湖北襄樊召开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的有关情况。他说,植物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我们要像对待禽流感和“非典”一样对待植物疫情,要像对待人类医疗和动物卫生一样对待植物卫生,“十一五”期间,我国要重点加强新型植保体系建设。

新型植保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法规标准、监测预警、防治控制、科技创新、评估评价、支持保障等系统。构建新型植保体系,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所谓“公共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所谓“绿色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推进新型植保体系建设,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任务之一。

“十一五”期间,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要努力实现三大目标

力争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新型植保体系的雏形,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点覆盖的县数达50%以上,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机制基本建立,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5%以下,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施药机械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科学用药水平进一步提升,农药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据悉,近年来我国植保工作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是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强植物保护措施,主要粮食作物的病虫害损失率一直控制在2%-3%,挽回粮食损失占产量的比率已提高到11%。二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一方面,植保工作促进了设施园艺、“南菜北移”、“南果北移”的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各级植保部门大力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农业防治等综合控害技术,减少了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我国植保科技人员已初步摸清了蝗虫、小麦条锈病、稻飞虱、棉铃虫等30多种重大病虫灾变规律,研究和推广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四是初步形成了与农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植保体制和机制。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农业部门都设立了植保植检机构,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植物保护标准不断完善,全国植保技术人员达5万多人,植保科研人员5000人以上。五是保障了生产和生态安全。目前,生物农药推广速度逐步加快,彻底改变过去“三个70%”(即农药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产品占70%,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农药占70%)的状况。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也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买天)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