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海峡西岸"发展计划写入"十一五"的来龙去脉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10 日 | 文章来源:半月谈

今年两会期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字样分别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概念引起媒体的强烈关注。

福建人大代表联名提议得到回应

在2004年1月初举行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省长的卢展工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的以福建为核心区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它的提出,凸显福建对自身优势与条件的认识和自信。同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常务副省长的黄小晶代表与几十位代表联名提出建议,要求把建设“海西”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之所以把‘海峡西岸’提到如此重要的经济战略位置,是因为福建与台湾缘分不浅。它离小金门最近1公里,离大金门最近8公里,离马祖最近6公里,离台湾本岛最近128公里,这个地缘优势哪个地方有?”事隔两年,在“海峡西岸”被写入中央文件后,现任省委书记的卢展工这样解释。

福建提“海西”,是因为还有“海东”

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严正也表示,福建提“海西”,是因为还有“海东”,即海峡东岸的台湾。

从战略地位看,这个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望,将是推进两岸统一大业的关键地带。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为将来与台湾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圈”创造条件,并让它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布局中,成为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一样重要的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极。因此,它具有两个方面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我国东南沿海的竞争力。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内,长三角、珠三角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两大都市圈板块,相比之下,地处其间的福建已沦为这两大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谷地”,我国东南沿海繁荣带被割裂。加快“海西”建设,将使这一“断裂带”实现弥合,有助于提高东南沿海的整体经济实力,更好地发挥其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增强其参与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二是有利于推动祖国的统一大业。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有八成的台湾居民祖籍地在福建,这种特殊的渊源关系决定了福建在两岸统一大业中的战略地位,也决定了福建与台湾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圈”的必然趋势。如能在台湾海峡西岸构建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治民主的经济区,不仅有利于减少两岸经济发展的落差,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而且也能为海峡两岸在未来世界经济舞台上互利双赢奠定基础。

按照构想,建设“海西”的关键是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首先是打造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的三个城市群: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和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群。其次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即围绕已确立的电子、石化、机械制造这三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水平,力争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即打破传统行政割据格局,拓宽对外开放、对内联接和山海协作的通道,全力实施“东出西进”战略。“东出”即通过沿海港口建设,让福建走向海峡对岸,走向世界。“西进”即加快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建设,让福建西部和江西、湖南等内陆地区成为福建港口物流延伸的广阔腹地。

胡锦涛亲赴福建了解“海西”建设

近年来,中央多位高层领导包括政治局常委吴邦国、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均到过福建视察,对福建发展及对台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海峡西岸”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2004年1月,建设“海西”战略构想一提出,就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写进了“两岸关系”部分。

今年1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视察,在深入了解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情况之后,充分肯定了这一战略构想,并深情寄语福建广大干部群众,希望福建抓住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力量,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半月谈记者 王凡凡)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