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十一五:普通百姓家庭的“新打算”“新规划”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21 日 |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国家正在制定五年规划,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也同样在心底憧憬着自己的未来,请看——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对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5年,因此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尤其受人关注。

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的“十一五”规划描绘的是国家未来5年的蓝图,而每一个家庭在这个开局之年,同样在自己的心里描绘了一张张憧憬的蓝图。而这些小家未来5年的蓝图,正是国家这个“大家”未来5年蓝图上绚丽的色彩。透过这些小家的蓝图,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国家大蓝图的宏伟面貌;而国家大蓝图的绘就,也为这些小家的蓝图得以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家的“五年规划”》选取了几户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家庭,展现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憧憬,让我们通过这些小家的未来憧憬,来更加具体真实地触摸未来5年国家发展的大蓝图。

家庭规划一:农民王建福的增收账

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白各庄村,位于顺平公路旁边,离城区只有2公里。王建福和王东艳是这里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两口子从前年开始,便尝试着在大棚中种草莓。

一年到头,难得空闲的王建福夫妇,终于有了时间盘算一年来的收成。

“草莓2005年卖了1万多块钱,猪能卖7000到8000块钱,平常再接点小活,弄个1000多块钱吧。”王建福掰着指头数收入。

辛苦了一年,收入两万来块钱,对于这对只有一个孩子的年轻夫妇来说,还算交代得过去。但仔细算算,这一年的花销也不少。

“2005年咱家买粮食,花了300多。买薄膜又花了1000多块。又买地膜,又买肥料,这又花300多。平常花销一年也得3000多元。平常感冒啦、吃点这个药啦、这个油盐酱醋啦、买点衣裳啦,这又得3000多出去了。” 王东艳对于家庭的支出记得清清楚楚。

对于王建福夫妇来说,这些支出都是该省的省,该花的花。由于北京地区早就取消了农民的各种税费,一年下来,王建福一家还是能攒下不少钱。 “弄个四五千块钱,咱就存起来,给咱姑娘上大学花了。”王东艳对于收入状况还比较满意。

农民都是靠地吃饭,王建福夫妇说,其实他们所谓的规划也好,愿望也好,都很简单,就是希望有个好收成,让家里人生活更富裕。对于今后的生产和生活,王建福夫妇没有想得太远,但对于下一年的生产,他们还是有着不少打算。

王建福夫妇是2004年开始种草莓的,由于他们是这一带第一户草莓专业户,村里的干部还给他们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当年的收入就达到了2万多元。但2005年草莓的价格就没有2004年好,他们只卖了1万多块钱。2006年是不是接着种草莓,夫妇俩的信心显得不是那么足了。

王东艳告诉记者:“过完年,咱还种那草莓,瞅着不行,过了五一黄金周,咱就把土铲出去,种黄豆。”

王建福在一旁说:“种一年黄豆,这黄豆今年要是不行,咱明年就取土。”

2005年,王建福还养了七箱蜂。

因为村里其他户都是种桃,他就在开花时,将蜂租给村民授粉用。每箱还能赚100块钱。今年,他还想多养点蜂。

说到养蜂,夫妻俩又说开了。

“过完年,瞅着你这蜂要养好了,给咱家增加点收入。”王东艳叮嘱丈夫。

“我不是说还得买箱子来着,得弄20多个箱子。投资1000多块钱,卖点花粉、卖点蜂蜜,成本全都回来了,每年都是100多块钱一箱租给人家。”王建福似乎有点不放心,“开春瞅瞅再说,不行还得抓养猪。”

这一点王东艳很赞同:“把咱家这个品种的猪卖了吧,养别的品种吧!”

……

种什么不种什么,每当计划下一年的农作物时,王建福两口子都得反复琢磨。种多了,怕来年卖不上价,种少了,又怕错过机会。

家庭规划二:为了小志伦的学习培养

这是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

爸爸刘再煊是IT媒体从业人员,还兼任清华大学等三所知名学府的客座教授,闲暇之余去给人家讲讲课;妈妈李俊刚刚MBA毕业,一边带孩子,一边找工作;儿子刘志伦今年5岁,是全家的核心人物,除了学习这件事,家里大小事情全都由他说了算;爷爷、奶奶退休在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着孙子转。

还没有走进刘先生的家,我们就被一阵阵稚嫩的音乐声吸引了,原来是这家的小主人刘志伦在练习演奏葫芦丝。小志伦的妈妈自豪地告诉我们,孩子是海娃艺术团的主力乐手。小志伦的爸爸说,未来5年的第一个规划就是把小志伦培养成“小福娃”。

“当2001年确定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时候,我就坐在这个房间里,而他们在远隔千里之外,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后来慢慢都过来了,我跟我儿子说,希望8岁的时候你能到开幕式上代表中国的小朋友们向大家致一声‘欢迎’,所以我说你要练习唱歌,你要练习乐感,你要练习乐器,希望能够唱一首真挚的歌曲。”

爸爸给小志伦定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而“小福娃”的路走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小志伦每周要上6个兴趣班,有的时候一天还会有两个班重叠,就连周末也不能休息。

来看看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吧——

周一:声乐课;周二:朗诵课;周三:葫芦丝;周四:珠心算;周五:识字或英语;周日:电子琴。

这么紧张的日程安排让我们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可是志伦的妈妈告诉我们说,他的负担还算是小的,“我们院子里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经常在一起,他们上了小学之后非常累,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几乎把孩子所有玩耍的时间全部占进去了。”

尽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小志伦,但是在学习上却一点儿不敢马虎。

这个家庭今后5年的规划几乎都围绕着他们的孩子,孩子6岁了,他们首先规划的是两年后,也就是2008年,让8岁的小志伦成为“福娃”,为这他们家没少投资,光6个兴趣班一年下来就得两三千块钱。另外孩子马上就上小学了,他们的第二个规划就是给孩子找个好学校。这项投资就更多了。

天真的小志伦只知道上各种兴趣班是爸爸妈妈给他安排好的,他只要学好就行了,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妈妈为此也花了不少的钱,细心的妈妈曾经给他算过一笔小账。

“我按月给他算过几次,就是吃啊喝啊,一些文具、书本,有一个月花了800多,还有一个月700多,平均下来每个月在600元—7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幼儿园的费用。”

今年秋天小志伦就要上小学了,按照孩子父亲算的一年给孩子花3万,今后5年光教育方面的支出就要15万。

现在孩子的花销都是从每个月的工资中直接支出的,没有记得那么详细。由于上小学孩子要花的钱多了,他们今年打算立一个银行户头,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存起来,专门给孩子留着上学用。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